一种多用途鼓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5399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5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鼓身,包括鼓身主体,鼓身主体呈圆环状结构设置。上述鼓身设有复数组铃片容置孔,每组铃片容置孔设有至少一个铃片容置孔,每组铃片容置孔内的每个铃片容置孔的中轴线均处于同一沿上述鼓身主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直线上。每组上述铃片容置孔均附设有一连接凹槽以及一螺杆容置孔,连接凹槽与螺杆容置孔的中轴线均与所对应的该组铃片容置孔的中轴线延伸处于同一直线设置,连接凹槽由蒙皮敞口延伸至邻近该蒙皮敞口的第一个铃片容置孔设置,螺杆容置孔连通其所对应的该组铃片容置孔以及铃片容置孔与开放敞口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鼓身可以用于铃鼓也可以用于手鼓,并且鼓身结构巧妙地融入了鼓皮的调节机构。

A multi-purpose drum bod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purpose drum body, which comprises a drum body, and the drum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ring shaped structure. The drum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groups of bell plate containing holes, each bell sheet containing hol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bell plate containing holes, each containing each bell bell sheet piece hole containing holes are on the same axis extending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drum body on the line. Each of the bell sheet containing holes are equipped with a connecting groove and a screw holding hole, a connecting groove and the screw holding hole in the axis and the group bell piece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taining hole in the axis extending in the same line set, the first bell plate connecting grooves by skin exposure extends the adjacent skin exposure holding hole set, containing the corresponding screw connected the bell piece holding hole and the bell sheet holding hole and open hole open set.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for the tambourine drum body can also be used for hand drum, and the drum body structure cleverly integrated into the regulating mechanism of the drum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鼓身
本技术涉及打击乐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鼓身。
技术介绍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单面蒙皮,有大、中、小三种。用于歌舞或器乐合奏。无论在民间舞蹈或乐队伴奏中,铃鼓都是一种色彩性很强的节奏打击乐器,可用作伴奏、伴舞和伴歌,节奏自由,任凭演奏者即兴发挥。现有的铃鼓大多采用鼓皮固定蒙设于鼓身上的方案,该鼓皮不能够调整的方案存在以下不足:其一,鼓皮不能调整使得铃鼓在面对力气大的人和力气小的人的时候不能兼顾,具有局限性和使用不便利性;其二,鼓皮长时间绷紧在鼓身上也存在容易松脱,导致鼓皮变松甚至损坏;其三,铃鼓从生产到运输再到售卖甚至日常闲置时间,铃鼓在没有使用期间也保持鼓皮处于存在应力的绷紧状态,也将减少鼓皮的使用寿命以及不便于产品包装、运输。而现有的用于调节鼓面张紧度的调节机构大都直接裸露在鼓身外,容易划伤使用者的手掌且不美观。申请号为201620041291.3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新型铃鼓,包括鼓壁、固定圈和鼓皮,所述鼓皮设在鼓壁上,所述固定圈设在鼓皮外侧,所述鼓皮通过固定圈与鼓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圈内径大于鼓壁外径1-1.5mm,所述鼓壁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固定圈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鼓壁外侧设置有孔槽,所述孔槽内设置有铃片,该新型铃鼓安装的固定圈能够保持鼓皮均不会脱落,外形美观,降低了成产成本,加工效率高。该方案虽然通过固定圈来增强鼓皮的连接强度,但是同样存在上述问题。现有铃鼓和手鼓都是分开生产,而且手鼓用于调节鼓皮张紧度的调节机构大多又不适用于铃鼓,企业生产手鼓与铃鼓的生产线相对独立,缺乏共通性,不利于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鼓身,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鼓身,包括鼓身主体,鼓身主体呈圆环状结构设置。上述鼓身设有复数组铃片容置孔,每组铃片容置孔设有至少一个铃片容置孔,每组铃片容置孔内的每个铃片容置孔的中轴线均处于同一沿上述鼓身主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直线上。每组上述铃片容置孔均附设有一连接凹槽以及一螺杆容置孔,连接凹槽与螺杆容置孔的中轴线均与所对应的该组铃片容置孔的中轴线延伸处于同一直线设置,连接凹槽由蒙皮敞口延伸至邻近该蒙皮敞口的第一个铃片容置孔设置,螺杆容置孔连通其所对应的该组铃片容置孔以及铃片容置孔与开放敞口设置,该蒙皮敞口为鼓身主体用于蒙设鼓皮一侧的鼓身敞口,该开放敞口为鼓身主体背离该蒙皮敞口的一侧的鼓身敞口。进一步地:每组上述铃片容置孔均只包括一个该铃片容置孔。上述鼓身主体设有四组上述铃片容置孔,四组铃片容置孔沿鼓身主体周向延伸方向均匀布设。上述铃片容置孔朝向上述蒙皮敞口延伸并贯通蒙皮敞口形成上述连接凹槽设置。更进一步地:装配有上述多用途鼓身的铃鼓,包括该鼓身、鼓皮、铃片以及蒙皮圈,鼓皮绷设于蒙皮圈上,蒙皮圈套设于鼓身侧壁外沿,鼓皮覆盖鼓身的蒙皮敞口设置,铃片装配于上述铃片容置孔内。每一上述螺杆容置孔插设有一调节螺栓,调节螺栓延伸至上述铃片容置孔内,调节螺栓尾端与上述蒙皮圈连接,调节螺栓通过调节蒙皮圈与蒙皮敞口的相对位置以调节上述鼓皮的松紧度。上述铃片套设于上述调节螺栓外沿。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第一,本技术的鼓身可以用于铃鼓也可以用于手鼓,并且鼓身结构巧妙地融入了鼓皮的调节机构,调节螺栓以及连接部等部件都处于鼓身内部,铃鼓外部没有增设凸出部件,不影响产品的整体外观且不会出现诸如凸出物划破使用者手掌等危险。工厂可以成批量生产本技术的鼓身,在组装铃鼓时候在铃片容置孔内装配铃片,组装手鼓的时候则在铃片容置孔内装配装饰件或者不装入铃片即可,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第二,本技术的通过调节螺栓配合蒙皮圈内的连接部,起到对鼓皮张紧度的调节,在面对手劲小的使用者可以调松鼓皮,在面对手劲大的使用者可以调紧鼓皮,并且调节方式仅需转动调节螺栓,方便快捷,使得产品的适用性更广。并且使用过程中,鼓皮受长时间使用和外界因素影响变松后,使用者可以轻松再次调至使用者需要的张紧度,提升产品的使用便利性与使用寿命。第三,本技术结构巧妙,组装方便快捷,使用者可以自己手动组装、调整,在产品生产、包装、运输过程可以模块化生产,直接零件、模块进行包装、运输,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零件、模块的体积更小且造型简单,可以以更低的包装成本来更好的保护产品不受运输途中的碰撞而损坏。并且产品模块化在售后过程中,套设于蒙皮圈外的鼓皮为易损件,使用者可以单独购买该易损模块来自己维修,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使用便利性。第四,本技术调节螺栓同时具有调节鼓皮张紧度与固定铃片两种功能,简化了铃鼓的产品结构,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且便于工厂或者实用者对铃鼓的组装、维护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装配有本技术的鼓身的铃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装配有本技术的鼓身的铃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装配有本技术的鼓身的铃鼓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中本技术的鼓身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考图1、图2,一种结构改进的铃鼓,包括鼓身1、鼓皮2、铃片(图中未画出)、蒙皮圈3以及复数个调节螺栓4,鼓皮2绷设于蒙皮圈3上,蒙皮圈3套设于鼓身1侧壁外沿,鼓皮2覆盖鼓身1的蒙皮敞口设置,鼓身1侧壁开设有若干组铃片容置孔11以及一手持通孔12,铃片(图中未画出)装配于铃片容置孔11内。手持通孔12贯穿鼓身1侧壁设置,手持通孔12邻近上述开放敞口设置。鼓身1开设铃片容置孔11来装配铃片(图中未画出)为铃鼓常见技术手段,装配有本技术的鼓身的铃鼓可以设有一到几十组铃片容置孔11不等,铃片容置孔11以组为单位沿鼓身1侧壁周向排布,每组铃片容置孔11含有一个乃至多个铃片容置孔11,每个铃片容置孔11内装配有一组或多组铃片(图中未画出)。每组铃片容置孔11均与上述调节螺栓4以及下文中的连接凹槽13、螺面容置孔14、螺杆容置孔15一一对应设置且对应的处于同一沿鼓身1宽度方向延伸的直线上的每组铃片容置孔11、调节螺栓4、连接凹槽13、螺面容置孔14、螺杆容置孔15的中轴线重合。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四组均匀排布的铃片容置孔11,每组设有一个铃片容置孔11的方案进行描述。每个铃片容置孔11内装配有一组铃片(图中未画出)。参考图2、图3,上述蒙皮圈3呈圆环状结构,蒙皮圈3内侧沿设有4个连接部31,连接部31朝向蒙皮圈3中部延伸地凸出蒙皮圈3圈体设置。上述鼓身1开设有4个连接凹槽13,连接凹槽13与上述连接部31配合设置,连接凹槽13沿该鼓身1宽度方向延伸设置,连接凹槽13连通上述蒙皮敞口与上述铃片容置孔11设置。上述调节螺栓4的螺面41邻近上述鼓身1的开放敞口设置,该开放敞口为背离上述蒙皮敞口一侧的鼓身1敞口。该调节螺栓4的螺杆42沿该鼓身1宽度方向延伸并穿过上述铃片容置孔11延伸至上述连接凹槽13内设置。调节螺栓4的螺杆42尾端与连接部31螺纹连接。螺杆42由铃片容置孔11中部穿过铃片容置孔11,上述铃片(图中未画出)套设于处于铃片容置孔11中的螺杆42外沿。图1至图3中,均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用途鼓身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鼓身,包括鼓身主体,鼓身主体呈圆环状结构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身设有复数组铃片容置孔,每组铃片容置孔设有至少一个铃片容置孔,每组铃片容置孔内的每个铃片容置孔的中轴线均处于同一沿所述鼓身主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直线上;每组所述铃片容置孔均附设有一连接凹槽以及一螺杆容置孔,连接凹槽与螺杆容置孔的中轴线均与所对应的该组铃片容置孔的中轴线延伸处于同一直线设置,连接凹槽由蒙皮敞口延伸至邻近该蒙皮敞口的第一个铃片容置孔设置,螺杆容置孔连通其所对应的该组铃片容置孔以及铃片容置孔与开放敞口设置,该蒙皮敞口为鼓身主体用于蒙设鼓皮一侧的鼓身敞口,该开放敞口为鼓身主体背离该蒙皮敞口的一侧的鼓身敞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鼓身,包括鼓身主体,鼓身主体呈圆环状结构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身设有复数组铃片容置孔,每组铃片容置孔设有至少一个铃片容置孔,每组铃片容置孔内的每个铃片容置孔的中轴线均处于同一沿所述鼓身主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直线上;每组所述铃片容置孔均附设有一连接凹槽以及一螺杆容置孔,连接凹槽与螺杆容置孔的中轴线均与所对应的该组铃片容置孔的中轴线延伸处于同一直线设置,连接凹槽由蒙皮敞口延伸至邻近该蒙皮敞口的第一个铃片容置孔设置,螺杆容置孔连通其所对应的该组铃片容置孔以及铃片容置孔与开放敞口设置,该蒙皮敞口为鼓身主体用于蒙设鼓皮一侧的鼓身敞口,该开放敞口为鼓身主体背离该蒙皮敞口的一侧的鼓身敞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鼓身,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铃片容置孔均只包括一个该铃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生陈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南安市同盛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