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挑式脚手架体系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手架体系,特别是一种悬挑式脚手架体系。
技术介绍
在构筑物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外围结构防护的必要性,往往在住宅类、写字楼类的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会采用悬挑式脚手架进行结构安全性的防护,并且通常采用工字钢作为其支撑点进行搭设。建筑物目前常用的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等等。以上类型的结构形式在阳角处(剪力墙或框架柱部位)的脚手架往往会因为工字钢穿过永久性结构而造成拆除过程中的修补困难及安全性问题。由于工字钢横穿结构剪力墙或框架柱,或满足材料周转使用或为施工方便,往往有如下做法:1、在墙体中预埋挤塑板,后续拆除过程中可将工字钢拆除周转使用。但此种做法的后续修补量加大,还会造成墙柱体根部的渗水隐患。2、直接将工字钢埋设于混凝土中,此种做法后续的材料损耗加大,需将材料本身区别于混凝土外的部分使用气割割除,工程量大,材料损耗大。综上所述,均为不经济做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挑式脚手架体系,要解决传统的悬挑式脚手架体系无法全部拆除、不能实现材料的全部周转使用以及后期工作量较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挑式脚手架体系,包括有脚手架和一组平行间隔支撑在脚手架底部的悬挑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梁(3)垂直悬挑于混凝土结构(7)的外侧,其末端连接在混凝土结构(7)的外侧面上;所述脚手架体系还包括有一组对应布置在悬挑梁(3)底部的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呈直角三角形,支撑架(6)的竖边通过紧固件(8)固定混凝土结构(7)的外侧面上,支撑架(6)的横边支撑在悬挑梁(3)底部;所述支撑架(6)的横边两侧分别连接有限位件(4);所述限位件(4)的顶部均超出支撑架(6)的顶部,且超出部分与支撑架(6)的顶面共同形成卡槽;所述悬挑梁(3)卡在卡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挑式脚手架体系,包括有脚手架和一组平行间隔支撑在脚手架底部的悬挑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梁(3)垂直悬挑于混凝土结构(7)的外侧,其末端连接在混凝土结构(7)的外侧面上;所述脚手架体系还包括有一组对应布置在悬挑梁(3)底部的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呈直角三角形,支撑架(6)的竖边通过紧固件(8)固定混凝土结构(7)的外侧面上,支撑架(6)的横边支撑在悬挑梁(3)底部;所述支撑架(6)的横边两侧分别连接有限位件(4);所述限位件(4)的顶部均超出支撑架(6)的顶部,且超出部分与支撑架(6)的顶面共同形成卡槽;所述悬挑梁(3)卡在卡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式脚手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包括有立杆(1)和连接在立杆(1)之间的水平杆(2);所述立杆(1)包括有内、外两排,且每排立杆(1)均沿着混凝土结构(7)外侧面间隔布置在悬挑梁(3)顶部;其中内排立杆(1)与混凝土结构(7)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为250~350mm;所述水平杆(2)包括有若干层,且沿竖向平行间隔连接在立杆(1)之间;其中最低层水平杆(2)与悬挑梁(3)顶部之间距离为150mm~250mm,相邻两层水平杆(2)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8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式脚手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梁(3)为工字钢梁或者槽钢梁,悬挑梁(3)的末端焊接有与混凝土结构(7)连接的竖向连接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挑式脚手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珊,娄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