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东泽专利>正文

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191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上表面的发光粘结层、设置于发光粘结层上表面的透光保护层;发光粘结层将透光保护层粘附在本体上;发光粘结层为分散有蓄能发光材料的树脂层;本体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凹槽;本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两端均与第二凹槽贯通;第一凹槽内设置柔性霓虹灯,柔性霓虹灯的两端分别安装防水连接头;防水连接头自由暴露在第二凹槽内。该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只需使用少量电能即可实现长时间发光。同时,柔性霓虹灯因日累计开启时间的缩短及未暴露于自然环境中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
技术介绍
现有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的结构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在砖体内预留槽体,施工后在槽体内布置灯带,实现砖体发光;第二,在砖体表面利用树脂粘胶层粘附蓄能发光层,该蓄能发光层一般为分散有蓄能发光材料的树脂层,实现砖体自发光。第一种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耗电多;第二种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的发光时间及发光亮度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只需使用少量电能即可实现长时间发光。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上表面的发光粘结层、设置于所述发光粘结层上表面的透光保护层;所述发光粘结层将所述透光保护层粘附在本体上;所述发光粘结层为分散有蓄能发光材料的树脂层;所述本体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可设置在本体的上部、中部或底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凹槽贯通;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柔性霓虹灯,所述柔性霓虹灯的两端分别安装防水连接头;所述防水连接头自由暴露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一种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本体上表面的发光粘结层;所述发光粘结层为分散有蓄能发光材料的树脂层;所述本体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本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凹槽贯通;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柔性霓虹灯,所述柔性霓虹灯的两端分别安装防水连接头;所述防水连接头自由暴露在所述第二凹槽内。进一步,所述柔性霓虹灯包括LED灯带和挤塑成型地包覆所述LED灯带的透明塑料柔性外壳;为所述LED灯带提供电源的金属线嵌入在所述透明塑料柔性外壳的本体内,所述金属线与所述LED灯带相连。所述蓄能发光材料可以为荧光粉、发光粉、或发光玻璃颗粒,以及其他不带放射性的蓄能发光材料。优选,所述透光保护层为透明塑料板、玻璃板、紧密排列的玻璃颗粒、表面粘附有玻璃颗粒的玻璃板或透明塑料板。更优选,所述玻璃板为凹凸玻璃板,或者叫凹凸纹玻璃板,指玻璃表面并非平面,玻璃表面的凹凸设计可增多入射光线,提高发光及防滑效果。进一步,所述发光粘结层的下表面部分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将所述柔性霓虹灯固定在第一凹槽内。优选,所述柔性霓虹灯外侧还设置有直径大于柔性霓虹灯外径的透明管,方便柔性霓虹灯的更换。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贯通处均设有斜面过渡段,方便所述柔性霓虹灯从第一凹槽进入第二凹槽。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为“S”形、直线、斜线或弧形。进一步,所述本体自第二凹槽的下沿内收,形成斜面或弧面,方便排水。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有两条或多条。该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时仅需将相邻两块砖的防水连接头连接在一起,即能实现灯带的导通;通过间歇式供电维持该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中柔性霓虹灯的LED灯带的供电,另发光粘结层中蓄能发光材料吸收光能,再在LED灯带不供电时,释放光能发光,如此往复,既能维持长时间发光,满足城市景观建设所需,又至少节约了80%的用电。同时,柔性霓虹灯因日累计开启时间的缩短及未暴露于自然环境中,而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a为本技术提供的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技术提供的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体设第二凹槽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另一状态本体设第二凹槽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柔性霓虹灯的LED灯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包括本体2,设置于本体2上表面的发光粘结层1、设置于发光粘结层1上表面的透光保护层6;发光粘结层1将透光保护层6粘附在本体2上;发光粘结层1为分散有蓄能发光材料的树脂层;或者该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只包括本体2和设置于本体2上表面的发光粘结层1;发光粘结层1为分散有蓄能发光材料的树脂层;本体2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凹槽3;第二凹槽3可设置在本体2的上部、中部或底部(分别如图1、1a、1b所示);本体2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凹槽5,具体而言,第一凹槽5为“S”形、直线、斜线或弧形,第一凹槽5的两端均与第二凹槽3贯通;第一凹槽5内设置柔性霓虹灯4,柔性霓虹灯4的两端分别安装防水连接头;防水连接头自由暴露在第二凹槽3内。第一凹槽5还可以有两条或多条。优选,本体2自第二凹槽3的下沿内收,形成斜面或弧面,方便排水。柔性霓虹灯4包括LED灯带和挤塑成型地包覆LED灯带的透明塑料柔性外壳;为LED灯带提供电源的金属线嵌入在透明塑料柔性外壳的本体内,金属线与LED灯带相连。蓄能发光材料可以为荧光粉、发光粉、或发光玻璃颗粒,以及其他不带放射性的蓄能发光材料。透光保护层6为透明塑料板、玻璃板、紧密排列的玻璃颗粒、表面粘附有玻璃颗粒的玻璃板或透明塑料板。优选,玻璃板为凹凸玻璃板,或者叫凹凸纹玻璃板,指玻璃表面并非平面,玻璃表面的凹凸设计可增多入射光线,提高发光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发光粘结层1的下表面部分嵌入第一凹槽5内,将柔性霓虹灯4固定在第一凹槽5内。即制备时将发光粘结层1的树脂倒在本体2上表面,使发光粘结层与本体形成一体。作为对该实施例的改进,在柔性霓虹灯4外侧还设置有直径大于柔性霓虹灯外径的透明管,柔性霓虹灯4穿过透明管,可自由抽出更换。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第一凹槽5与第二凹槽3贯通处均设有斜面过渡段,方便柔性霓虹灯4从第一凹槽5进入第二凹槽3。防止拐角太大,损伤柔性霓虹灯4。使用时,将相邻两块砖的防水连接头连接在一起,在所有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铺好后,将柔性霓虹灯4的LED灯带与电源之间设置控制器,用于实现LED灯带的间歇式供电。使用时,将LED灯带接通电源时,柔性霓虹灯4发光,发光粘结层1内的蓄能发光材料吸收光能,15min后当LED灯带与电源断开时,发光粘结层1内的蓄能发光材料自发性释放光能发光,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发光,2~3h后,蓄能发光材料产生的自发光减弱,为LED灯带接通电源15min,满足蓄能发光材料2~3h自发光的需求。同时白天的太阳光、可见光也可满足蓄能发光材料吸收光能的需要,可推迟LED灯带接通电源的时间,从另一方面节约电能。另外,柔性霓虹灯因日累计开启时间的缩短及未暴露于自然环境中,而延长了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包括本体(2)和设置于所述本体(2)上表面的发光粘结层(1);所述发光粘结层(1)为分散有蓄能发光材料的树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凹槽(3);所述本体(2)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凹槽(3)贯通;所述第一凹槽(5)内设置柔性霓虹灯(4),所述柔性霓虹灯(4)的两端分别安装防水连接头;所述防水连接头自由暴露在所述第二凹槽(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包括本体(2)和设置于所述本体(2)上表面的发光粘结层(1);所述发光粘结层(1)为分散有蓄能发光材料的树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凹槽(3);所述本体(2)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凹槽(3)贯通;所述第一凹槽(5)内设置柔性霓虹灯(4),所述柔性霓虹灯(4)的两端分别安装防水连接头;所述防水连接头自由暴露在所述第二凹槽(3)内。2.一种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包括本体(2),设置于所述本体(2)上表面的发光粘结层(1)、设置于所述发光粘结层(1)上表面的透光保护层(6);所述发光粘结层(1)将所述透光保护层(6)粘附在本体(2)上;所述发光粘结层(1)为分散有蓄能发光材料的树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凹槽(3);所述本体(2)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凹槽(3)贯通;所述第一凹槽(5)内设置柔性霓虹灯(4),所述柔性霓虹灯(4)的两端分别安装防水连接头;所述防水连接头自由暴露在所述第二凹槽(3)内。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带柔性霓虹灯的自发光装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粘结层(1)的下表面部分嵌入所述第一凹槽(5)内,将所述柔性霓虹灯(4)固定在第一凹槽(5)内。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东泽
申请(专利权)人:高东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