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18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阳光板,包括中空结构,所述阳光板包括至少两个面板,在相邻的两个面板之间设置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的截面为交错设置的正梯形和倒梯形,所述正梯形的上底边与靠近的面板间设置竖直加强筋,所述倒梯形的上底边与靠近的面板间设置竖直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耐冲击性强,特别适用于恶劣天气多发地带,载荷量大,透光率高,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更利于隔热、保温,非常适合温室搭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农业温室、工业屋顶外墙、商业阳光房、购物中心采光顶、火车站、足球场顶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光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阳光板,属于阳光大棚

技术介绍
农业大棚中所用的阳光板,通常为中空结构,具有质轻、成本低廉、隔热性强等优点。但由于中空结构的阳光板的自身结构的特性,当外界压力较大的时候,往往不能承受一定的压力,会出现压垮、坍塌等现象。另外,当内外压差较大时,还会出现变形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阳光板,耐冲击性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阳光板,包括中空结构,所述阳光板包括至少两个面板,在相邻的两个面板之间设置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的截面为交错设置的正梯形和倒梯形,所述正梯形的上底边与靠近的面板间设置竖直加强筋,所述倒梯形的上底边与靠近的面板间设置竖直加强筋。所述正梯形和所述倒梯形的上底边均是指长度较短的底边。由于竖直加强筋与梯形结构连接,当阳光板的一侧面板受到内、外界压力时,竖直加强筋将受到的压力分散到梯形的两腰上,将压力分散,另一侧面板受到的压强减小,减低压力造成的损伤。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面板为六个,所述阳光板具有三层加强结构。当加强结构等多时,阳光板的结构更坚固。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正梯形和倒梯形均为等腰梯形。所述正梯形和倒梯形均为等腰梯形时,压力分散更均匀。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正梯形或所述倒梯形的两腰均与靠近的面板固定。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正梯形的两腰和靠近的面板固定的位置与相邻的所述倒梯形的两腰和靠近的面板固定的位置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这样面板受力更均匀,不会出现某些区域压力过大、某些区域压力过小。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竖直加强筋位于所述正梯形或所述倒梯形的中心线上。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竖直加强筋的高度为所述正梯形或所述倒梯形高的一半。这样设置,所述加强结构的支撑作用更明显,使阳光板更牢固、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位于一侧表面的面板、位于中间的面板、所述正梯形的腰和所述倒梯形的腰上均设置通气孔。由于通气孔的设置,可以使通过外力压力自行控制阳光板内的空气量,自动调节阳光板的中空结构承受压力的能力。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阳光板的两侧设置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与一侧表面的面板形成U型结构,在所述U型结构的上方设置有与另一侧表面的面板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U型结构间设置一定距离。由于阳光板材质一般为聚碳酸酯材料或聚乙烯,具有一定的韧性,相邻两个阳光板可以插入相互的U型结构中,形成无缝连接,并且挡板可将连接部位遮挡,防止雨水、细菌、灰尘和虫子的进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耐冲击性强,特别适用于恶劣天气多发地带,载荷量大,透光率高,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更利于隔热、保温,非常适合温室搭建。本技术可用于农业温室、工业屋顶外墙、商业阳光房、购物中心采光顶、火车站、足球场顶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阳光板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阳光板,包括中空结构,所述阳光板包括至少两个面板,在相邻的两个面板之间设置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的截面为交错设置的正梯形1和倒梯形2,所述正梯形1的上底边与靠近的面板间设置竖直加强筋3,所述倒梯形2的上底边与靠近的面板间设置竖直加强筋3。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板可以为六个,所述阳光板具有三层加强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梯形和倒梯形均为等腰梯形。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梯形或所述倒梯形的两腰均与靠近的面板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梯形的两腰和靠近的面板固定的位置与相邻的所述倒梯形的两腰和靠近的面板固定的位置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竖直加强筋位于所述正梯形或所述倒梯形的中心线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竖直加强筋的高度为所述正梯形或所述倒梯形高的一半。本实施例中,位于一侧表面的面板、位于中间的面板、所述正梯形的腰和所述倒梯形的腰上均设置通气孔。本实施例中,所述阳光板的两侧设置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与一侧表面的面板形成U型结构4,在所述U型结构的上方设置有与另一侧表面的面板连接的挡板5,所述挡板与所述U型结构间设置一定距离。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阳光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阳光板,包括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光板包括至少两个面板,在相邻的两个面板之间设置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的截面为交错设置的正梯形和倒梯形,所述正梯形的上底边与靠近的面板间设置竖直加强筋,所述倒梯形的上底边与靠近的面板间设置竖直加强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光板,包括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光板包括至少两个面板,在相邻的两个面板之间设置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的截面为交错设置的正梯形和倒梯形,所述正梯形的上底边与靠近的面板间设置竖直加强筋,所述倒梯形的上底边与靠近的面板间设置竖直加强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为六个,所述阳光板具有三层加强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梯形和倒梯形均为等腰梯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阳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梯形或所述倒梯形的两腰均与靠近的面板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阳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梯形的两腰和靠近的面板固定的位置与相邻的所述倒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凌合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