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 type filter into the trough, including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1), (2), inclined trough the bottom (1) with the two ends of the tank wall, chute plate (2)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ottom (1) is provided with a cleaning hole and the cleaning holes are arranged in the first tube (3), the first tube (3) and (5), second elbow tube (6) are detachably connected, the second tube (6) arranged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the second short (6) opening end for oblique mouth wat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cleaning hole in the construction, ensure the backwash effect of the backwash and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型滤池进水槽
本技术涉及水净化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V”型滤池进水槽。
技术介绍
在水处理工程中,“V”型滤池是近十几年内国内采用最多的过滤池型。以往,“V”型进水槽下的扫洗孔的设计,早期采用预埋DN20的短管,由于槽板是斜面板,且槽壁较薄,在施工中浇捣砼时,难以保证短管的水平定位,从而大大影响反冲洗时清洗浮渣的效果。后来在设计中,将预埋短管改为先浇筑砼槽板,再用人工钻孔的方法,但由于开孔间距较密,钻孔时常出现将板内钢筋打断影响槽板强度,且采用人工钻孔劳动强度大,同样难以保证其精确度,影响反冲洗的扫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V”型滤池进水槽,可确保施工中扫洗孔的精度,保证反冲洗的扫洗效果并减少施工时劳动强度。一种“V”型滤池进水槽,包括槽底、斜槽板,所述槽底两端分别与池壁、斜槽板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开设有扫洗孔,所述扫洗孔内设置有第一短管,所述第一短管与弯头、第二短管依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短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且第二短管末端的开口为斜口。优选的,所述第二短管末端的开口为45°的斜口。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V”型滤池进水槽,包括槽底(1)、斜槽板(2),所述槽底(1)两端分别与池壁、斜槽板(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1)开设有扫洗孔,所述扫洗孔内设置有第一短管(3),所述第一短管(3)与弯头(5)、第二短管(6)依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短管(6)沿水平方向设置,且第二短管(6)末端出水的开口为斜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型滤池进水槽,包括槽底(1)、斜槽板(2),所述槽底(1)两端分别与池壁、斜槽板(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1)开设有扫洗孔,所述扫洗孔内设置有第一短管(3),所述第一短管(3)与弯头(5)、第二短管(6)依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短管(6)沿水平方向设置,且第二短管(6)末端出水的开口为斜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型滤池进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短管(6)末端出水的开口为45°的斜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型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志刚,周兵,刘尚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