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动臂侧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3067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2:13
挖掘机动臂侧移机构,包括车体、转向机构、动臂;转向机构包括E字形连接架、油缸;转向机构通过设置于E字形连接架的下层板和中层板之间的转轴与车体前端铰接,E字形连接架前端与动臂连接;油缸包括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前端与E字形连接架转动连接的,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的尾部与车体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油缸控制转动,更稳定,且能够实现动臂左右摆动相同角度,实现挖掘机在有限地转动空间内挖出平直的沟壕。

Movable arm side shift mechanism of excavator

Excavator arm sway mechanism comprises a body and a movable arm mechanism, steering; steer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E shaped connecting frame, steering shaft and cylinder; the front end of the vehicle body is hinged with the mechanism by setting in the E shaped connecting frame of the lower plate and the middle plate, E shaped connecting the front end of the frame and a movable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oil cylinder comprises a first cylinder; first, second cylinder, second cylinder, the piston rod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front end of E shaped connecting frame is rotatablely connected with the tail, and the first cylinder, second cylinder body hinge; the utility model double cylinder rotation control, more stable, and can achieve the same arm swing angle, realize the limited space rotation of excavator dug straight tre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挖掘机动臂侧移机构
本技术涉及挖掘机动臂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挖掘机动臂侧移机构。
技术介绍
挖掘机是一种多用途土石方施工机械,主要进行土石方挖掘、装载,还可进行土地平整、修坡、吊装、破碎、拆迁、开沟等作业,所以在公路、铁路等道路施工,桥梁建设,城市建设、机场港口及水利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所使用的挖掘机的挖掘臂一般包举升臂和挖斗臂两节臂,统称为动臂,但是一般的挖掘机动臂与转盘上方和驾驶室之间的方向是相对固定的,伸向驾驶室的正前方,且只能随转盘和驾驶室转动,这在空间较大的地方施工时完全可以,但是当一侧空间有限时,挖出来的沟壕两侧边就不再是两条平行的侧边,都后续工作产生影响;现有技术中有技术方案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专利号为201420639432.2,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左右摆臂挖掘机的专利介绍了一种在举升臂和挖斗臂一侧设置摆动油缸的方案,实现举升臂和挖斗臂的左右摆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在一侧设置油缸弊端非常明显,向油缸一侧摆动角度明显小于向另一侧的摆动角度,这对挖掘环境要求较高,沟壕位置必须要在挖掘机摆臂油缸的另一侧,对展开挖掘工作不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同等大转角的挖掘机动臂侧移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挖掘机动臂侧移机构,包括车体、转向机构、动臂;转向机构包括E字形连接架、油缸;所述转向机构通过设置于E字形连接架的下层板和中层板之间的转轴与车体前端铰接,所述E字形连接架前端与动臂连接;所述油缸包括第一油缸、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前端与E字形连接架转动连接的,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的尾部与车体铰接。进一步地,所述转轴设置于E字形连接架下层板和中层板的横向中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E字形连接架的上层板一端的上部设置有圆柱形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前端以转动方式连接;所述E字形连接架的上层板另一端的下部设置有圆柱形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与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前端以转动方式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的尾部均与设置在车体上的楔形支撑块竖直平面铰接,铰接点在同一竖直直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双油缸控制转动,更稳定,且能够实现动臂左右摆动相同角度,实现挖掘机在有限地转动空间内挖出平直的沟壕;在动臂向第一油缸一侧转动时,第一油缸收缩,第二油缸伸长,实现E字形连接架带动动臂绕转轴向第一油缸一侧转动;反之动臂向第二油缸一侧转动时,第一油缸伸长,第二油缸收缩,实现E字形连接架带动动臂绕转轴向第二油缸一侧转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设置位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动臂,2、E字形连接架,3、油缸,31、第一油缸、32、第二油缸,4、车体,5、第一连接柱,6、第二连接柱,7、转轴,8、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对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附图1和附图2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挖掘机动臂1侧移机构,包括车体4、转向机构、动臂1;转向机构包括E字形连接架2、油缸3;E字形连接架2包括上层板、下层板和中层板,所述转向机构通过设置于E字形连接架2的下层板和中层板之间的转轴7与车体4前端铰接,所述E字形连接架2前端与动臂1连接;所述油缸3包括第一油缸31、第二油缸32,所述第一油缸31、第二油缸32的活塞杆前端与E字形连接架2转动连接的,所述第一油缸31、第二油缸32的尾部与车体4铰接。所述转轴7设置于E字形连接架2下层板和中层板的横向中轴线上;所述E字形连接架2的上层板一端的上部设置有圆柱形第一连接柱5,所述第一连接柱5与第一油缸31的活塞杆前端以转动方式连接;所述E字形连接架2的上层板另一端的下部设置有圆柱形的第二连接柱6,所述第二连接柱6与第二油缸32的活塞杆前端以转动方式连接;所述第一油缸31、第二油缸32的尾部均与设置在车体4上的楔形支撑块8竖直平面铰接,铰接点在同一竖直直线上。具体地,在动臂1向第一油缸31一侧转动时,第一油缸31收缩,第二油缸32伸长,实现E字形连接架2带动动臂1绕转轴7向第一油缸31一侧转动;反之动臂1向第二油缸32一侧转动时,第一油缸31伸长,第二油缸32收缩,实现E字形连接架2带动动臂1绕转轴7向第二油缸32一侧转动。本技术双油缸3控制转动,更稳定,且能够实现动臂1左右摆动相同角度,实现挖掘机在有限地转动空间内挖出平直的沟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挖掘机动臂侧移机构

【技术保护点】
挖掘机动臂侧移机构,包括车体(4)、转向机构、动臂(1);其特征在于转向机构包括E字形连接架(2)、油缸(3);E字形连接架(2)包括上层板、下层板和中层板,所述转向机构通过设置于E字形连接架(2)的下层板和中层板之间的转轴(7)与车体(4)前端铰接,所述E字形连接架(2)前端与动臂(1)连接;所述油缸(3)包括第一油缸(31)、第二油缸(32),所述第一油缸(31)、第二油缸(32)的活塞杆前端与E字形连接架(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油缸(31)、第二油缸(32)的尾部与车体(4)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挖掘机动臂侧移机构,包括车体(4)、转向机构、动臂(1);其特征在于转向机构包括E字形连接架(2)、油缸(3);E字形连接架(2)包括上层板、下层板和中层板,所述转向机构通过设置于E字形连接架(2)的下层板和中层板之间的转轴(7)与车体(4)前端铰接,所述E字形连接架(2)前端与动臂(1)连接;所述油缸(3)包括第一油缸(31)、第二油缸(32),所述第一油缸(31)、第二油缸(32)的活塞杆前端与E字形连接架(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油缸(31)、第二油缸(32)的尾部与车体(4)铰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动臂侧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设置于E字形连接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延福田延国田延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