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登山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33890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登山杖,包括登山杖本体,所述登山杖本体包括支撑杆、握把和触地头,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之间通过折叠装置连接,所述折叠装置包括凹槽、转轴、锁扣和锁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末端开设有所述凹槽,所述转轴水平架设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所述转轴贯穿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壁上设有收纳槽,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所述转轴旋转导入所述收纳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侧壁上设有所述锁扣,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设有所述锁孔,所述锁扣导入所述锁孔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折叠存放登山杖,减少登山杖在长度上占用的空间。

Folding po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lding alpenstock, including alpenstock body, the body comprises a supporting rod, mountaineering rod grip and touch head, the supporting rod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wherein the first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by a folding device, wherein the folding device comprises a groove, shaft, lock and lock,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o open the groove, the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evel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groove, the rotating shaft through connected on the top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storage tank.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rough the rotation shaft into the storage groove,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lock,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on rod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the lock, the lock guide Through the method, the invention can fold and store the climbing rod, and reduce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climber on the l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登山杖
本专利技术涉及登山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登山杖。
技术介绍
登山运动是一项非常利于健康的有氧锻炼方式,在攀登到山顶的同时也能够满足自身强烈的成就感,登山杖作为登山运动中最为常见的工具,其使用率日益增大,但是登山杖的长度不小,存放和携带均不够方便,目前的登山杖鲜有折叠功能,或是折叠方式不够便捷快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登山杖,能够折叠存放登山杖,减少登山杖在长度上占用的空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折叠登山杖,包括登山杖本体,所述登山杖本包括支撑杆、握把和触地头,所述握把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所述触地头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底端,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之间通过折叠装置连接,所述折叠装置包括凹槽、转轴、锁扣和锁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末端开设有所述凹槽,所述转轴水平架设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所述转轴贯穿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壁上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形状与长度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所述转轴旋转导入所述收纳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侧壁上设有所述锁扣,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设有所述锁孔,所述锁扣导入所述锁孔连接,所述收纳槽中间位置设有绑带。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内部设有磁铁,所述第二连接杆为磁性金属材料制成。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握把上套接有防滑硅胶套,所述握把顶端设有腕带。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锁扣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壁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两段式设计实现一种折叠登山杖,登山杖的支撑杆分为两段,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二连接杆的容纳槽,第二连接杆可以通过折叠装置被折叠收纳进入,可以直接将登山杖的长度减半,这样即可将登山杖置入原先难以放入的行李箱等容器中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折叠登山杖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登山杖本体;2、支撑杆;3、握把;4、触地头;5、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凹槽;8、转轴;9、锁扣;10、锁孔;11、收纳槽;12、腕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折叠登山杖,包括登山杖本体1,所述登山杖本体1包括支撑杆2、握把3和触地头4,所述握把3连接在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所述触地头4连接在所述支撑杆2的底端,所述支撑杆2包括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5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6上端之间通过折叠装置连接,所述折叠装置包括凹槽7、转轴8、锁扣9和锁孔10,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末端开设有所述凹槽7,所述转轴8水平架设在所述凹槽7的侧壁之间,所述转轴8贯穿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侧壁上设有收纳槽11,所述收纳槽1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形状与长度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杆6通过所述转轴8旋转导入所述收纳槽11内,所述第一连接杆5下端侧壁上设有所述锁扣9,所述第二连接杆6上端设有所述锁孔10,所述锁扣9导入所述锁孔10连接,所述收纳槽11中间位置设有绑带。另外,所述收纳槽11内部设有磁铁,所述第二连接杆6为磁性金属材料制成。另外,所述握把3上套接有防滑硅胶套,所述握把3顶端设有腕带12。另外,所述锁扣9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侧壁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登山杖本体1包括支撑杆2、握把3和触地头4,握把3连接在支撑杆2的顶端,触地头4连接在支撑杆2的底端。支撑杆2包括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5下端与第二连接杆6上端之间通过折叠装置连接,折叠装置包括凹槽7、转轴8、锁扣9和锁孔10,第一连接杆5的末端开设有凹槽7,第二连接杆6的上端置入该凹槽7内部,转轴8水平架设在凹槽7的侧壁之间,转轴8贯穿连接在第二连接杆6的顶端,第二连接杆6通过转轴实现折叠功能。第一连接杆5的侧壁上设有收纳槽11,收纳槽11与第二连接杆6的形状与长度相匹配,第二连接杆6通过转轴8旋转折叠导入收纳槽11内,并与收纳槽11完美契合,收纳槽11内设有磁铁,而第二连接杆6也是由磁性金属制成,故第二连接杆6被折叠收入后会被吸附在收纳槽11内而不会轻易脱离,第一连接杆5下端侧壁上设有锁扣9,第二连接杆6上端设有锁孔10,锁扣9导入锁孔10连接,锁扣9导入后阻止第二连接杆6转动,收纳槽11中间位置设有绑带,绑带环绕捆绑住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折叠登山杖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登山杖,包括登山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山杖本体包括支撑杆、握把和触地头,所述握把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所述触地头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底端,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之间通过折叠装置连接,所述折叠装置包括凹槽、转轴、锁扣和锁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末端开设有所述凹槽,所述转轴水平架设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所述转轴贯穿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壁上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形状与长度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所述转轴旋转导入所述收纳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侧壁上设有所述锁扣,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设有所述锁孔,所述锁扣导入所述锁孔连接,所述收纳槽中间位置设有绑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登山杖,包括登山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山杖本体包括支撑杆、握把和触地头,所述握把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所述触地头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底端,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之间通过折叠装置连接,所述折叠装置包括凹槽、转轴、锁扣和锁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末端开设有所述凹槽,所述转轴水平架设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所述转轴贯穿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壁上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形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日升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