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雾摄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319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雾摄像机,包括摄像机外壳、摄像头,于摄像机外壳的顶部下侧设置上滑杆,于摄像机外壳的底部上侧设置下滑杆,于上滑杆上套设上滑块,于下滑杆上套设下滑块,上滑块、下滑块上均设有贴片式加热器,摄像机外壳内设有用于驱使上滑块于上滑杆上做往复轴向运动的上动力组件、用于驱使下滑块于下滑杆上做往复轴向运动的下动力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共同作用,通过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共同作用,加热摄像机外壳下部空间的温度,如此均匀加热摄像机外壳内部空间的温度,解决了现有摄像机在湿度高、温差大的环境中使用时产生水雾影响摄像头拍摄质量的问题。

An anti fogging camera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nti fog camera, including camera shell, camera, camera on the top of the shell arranged on the slide bar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bottom of the camera casing set on the slide bar, the slide bar is sheathed on the slider on the slide bar is sheathed on the lower slider, slider, slider are provided patch type heater, the camera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is used for driving the slide on the slide bar on the power assembly and for reciprocating axial movement of the driven slider on the slide bar on dynamic assembly of reciprocating axial movemen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combined action of the first cylinder, second cylinder, third cylinder, fourth by both the heating cylinder, the lower part of the shell temperature of space camera, this camera housing interior space uniform heating temperature, solves the problem of water mist affect the quality of existing camera cameras used in hig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environment wh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雾摄像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机
,特别是指一种防雾摄像机。
技术介绍
摄像机是现代社会中广泛使用的工具之一。现有的摄像机为了保护摄像头,一般都将摄像头内置于透明的外壳内,但是当摄像机在湿度高、温差大的环境中使用时,会因为外壳表面温度相对于外部温度低,从而在外壳表面附着水雾,影响设于外壳内的摄像头的拍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雾摄像机,解决了现有摄像机在湿度高、温差大的环境中使用时产生水雾影响摄像头拍摄质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雾摄像机,包括透明材料制成的摄像机外壳、设于摄像机外壳内的摄像头,于摄像机外壳的顶部下侧水平设置上滑杆,于摄像机外壳的底部上侧水平设置下滑杆,于上滑杆上套设上滑块,于下滑杆上套设下滑块,上滑块、下滑块上均设有贴片式加热器,摄像机外壳内设有用于驱使上滑块于上滑杆上做往复轴向运动的上动力组件、用于驱使下滑块于下滑杆上做往复轴向运动的下动力组件,上动力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设于摄像机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作用于上滑块且驱使上滑块于上滑杆上运动,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设于第一气缸对侧的摄像机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作用于上滑块且驱使上滑块于上滑杆上运动;下动力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三气缸、第四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缸体设于摄像机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作用于下滑块且驱使下滑块于下滑杆上运动,所述第四气缸的缸体设于第三气缸对侧的摄像机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作用于下滑块且驱使下滑块于下滑杆上运动。通过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共同作用,使上滑块带动贴片式加热器于摄像机外壳的上部空间往复移动,加热摄像机外壳上部空间的温度,通过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共同作用,使下滑块带动贴片式加热器于摄像机外壳的下部空间往复移动,加热摄像机外壳下部空间的温度,如此均匀加热摄像机外壳内部空间的温度,而贴片式加热器固定设置,数量少了会产生热量不够、加热不均的现象,不能消除摄像机在湿度高、温差大的环境中使用时产生水雾影响摄像头拍摄质量的问题,数量多,各处布置的话会产生成本增加,发热量增加,造成安全隐患。而本专利技术的设计,结构简单、无需过多数量的贴片式加热器即可达到使摄像机外壳内温度均匀升高且发热量不大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上均设导向柱,所述上滑块、下滑块上均设有配合导向柱的导向孔。导向柱配合导向孔,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驱动上滑块以及第三气缸、第四气缸驱动下滑块的动作更准确,力传导的效果更好。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第二气缸的缸体、第三气缸的缸体、第四气缸的缸体均通过安装座连接摄像机外壳的内侧壁。连接紧密,不易掉落,既保证了本专利技术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又延长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再进一步地,所述摄像机外壳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对称设置。驱动效果更好、更平滑,延长了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的使用寿命。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共同作用,使上滑块带动贴片式加热器于摄像机外壳的上部空间往复移动,加热摄像机外壳上部空间的温度,通过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共同作用,使下滑块带动贴片式加热器于摄像机外壳的下部空间往复移动,加热摄像机外壳下部空间的温度,如此均匀加热摄像机外壳内部空间的温度,解决了现有摄像机在湿度高、温差大的环境中使用时产生水雾影响摄像头拍摄质量的问题,而贴片式加热器固定设置,数量少了会产生热量不够、加热不均的现象,不能消除摄像机在湿度高、温差大的环境中使用时产生水雾影响摄像头拍摄质量的问题,数量多,各处布置的话会产生成本增加,发热量增加,造成安全隐患。而本专利技术的设计,结构简单、无需过多数量的贴片式加热器即可达到使摄像机外壳内温度均匀升高且发热量不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防雾摄像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防雾摄像机,包括透明材料制成的摄像机外壳1、设于摄像机外壳1内的摄像头2,摄像头2设于透明的摄像机外壳1,受到保护,所述摄像机外壳1呈长方体状,于摄像机外壳1的顶部下侧水平设置上滑杆3,于摄像机外壳1的底部上侧水平设置下滑杆4,于上滑杆3上套设上滑块5,于下滑杆4上套设下滑块6,上滑块5、下滑块6上均设有贴片式加热器7,摄像机外壳1内设有用于驱使上滑块5于上滑杆3上做往复轴向运动的上动力组件、用于驱使下滑块6于下滑杆4上做往复轴向运动的下动力组件,上动力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13的缸体设于摄像机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气缸13的活塞杆作用于上滑块5且驱使上滑块5于上滑杆3上运动,所述第二气缸8的缸体设于第一气缸13对侧的摄像机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气缸8的活塞杆作用于上滑块5且驱使上滑块5于上滑杆3上运动。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8相向而设,第一气缸13的行程、第二气缸8的行程均匹配上滑杆3的长度,也即第一气缸13的活塞杆可将上滑块5从上滑杆3的一端推至另一端,而第二气缸8的活塞杆可将上滑块5反向推回,以此实现上滑块5在上滑竿3上的往复运动,工作时,第一气缸13的活塞杆伸出/收缩,则第二气缸8的活塞杆对应收缩/伸出,使上滑块上的贴片式加热器7在发热过程中不断运动,发热范围覆盖摄像机外壳1的上部空间。下动力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三气缸9、第四气缸10,所述第三气缸9的缸体设于摄像机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三气缸9的活塞杆作用于下滑块6且驱使下滑块6于下滑杆4上运动,所述第四气缸10的缸体设于第三气缸9对侧的摄像机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四气缸10的活塞杆作用于下滑块6且驱使下滑块6于下滑杆4上运动;所述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8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气缸9、第四气缸10对称设置。第三气缸9、第四气缸10相向而设,第三气缸9的行程、第四气缸10的行程均匹配下滑杆4的长度,也即。第三气缸9的活塞杆可将下滑块6从下滑杆4的一端推至另一端,而第四气缸10的活塞杆可将下滑块6反向推回,以此实现下滑块6在下滑杆4上的往复运动,工作时,第三气缸9的活塞杆伸出/收缩,则第四气缸10的活塞杆对应收缩/伸出,使下滑块6上的贴片式加热器7在发热过程中不断运动,发热范围覆盖摄像机外壳1的下部空间。上动力组件、下动力组件配合使贴片式加热器7在发热过程中不断运动,发热范围覆盖摄像机外壳1的内部空间。所述第一气缸13的缸体、第二气缸8的缸体、第三气缸9的缸体、第四气缸10的缸体均通过安装座12连接摄像机外壳1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气缸13的活塞杆、第二气缸8的活塞杆、第三气缸9的活塞杆、第四气缸10的活塞杆上均设导向柱11,所述上滑块5、下滑块6上均设有配合导向柱11的导向孔。在第一气缸13的活塞杆、第二气缸8的活塞杆接触上滑块5以及第三气缸9的活塞杆、第四气缸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雾摄像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雾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材料制成的摄像机外壳(1)、设于摄像机外壳(1)内的摄像头(2),于摄像机外壳(1)的顶部下侧水平设置上滑杆(3),于摄像机外壳(1)的底部上侧水平设置下滑杆(4),于上滑杆(3)上套设上滑块(5),于下滑杆(4)上套设下滑块(6),上滑块(5)、下滑块(6)上均设有贴片式加热器(7),摄像机外壳(1)内设有用于驱使上滑块(5)于上滑杆(3)上做往复轴向运动的上动力组件、用于驱使下滑块(6)于下滑杆(4)上做往复轴向运动的下动力组件,上动力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13)的缸体设于摄像机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气缸(13)的活塞杆作用于上滑块(5)且驱使上滑块(5)于上滑杆(3)上运动,所述第二气缸(8)的缸体设于第一气缸(13)对侧的摄像机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气缸(8)的活塞杆作用于上滑块(5)且驱使上滑块(5)于上滑杆(3)上运动;下动力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三气缸(9)、第四气缸(10),所述第三气缸(9)的缸体设于摄像机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三气缸(9)的活塞杆作用于下滑块(6)且驱使下滑块(6)于下滑杆(4)上运动,所述第四气缸(10)的缸体设于第三气缸(9)对侧的摄像机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四气缸(10)的活塞杆作用于下滑块(6)且驱使下滑块(6)于下滑杆(4)上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雾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材料制成的摄像机外壳(1)、设于摄像机外壳(1)内的摄像头(2),于摄像机外壳(1)的顶部下侧水平设置上滑杆(3),于摄像机外壳(1)的底部上侧水平设置下滑杆(4),于上滑杆(3)上套设上滑块(5),于下滑杆(4)上套设下滑块(6),上滑块(5)、下滑块(6)上均设有贴片式加热器(7),摄像机外壳(1)内设有用于驱使上滑块(5)于上滑杆(3)上做往复轴向运动的上动力组件、用于驱使下滑块(6)于下滑杆(4)上做往复轴向运动的下动力组件,上动力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13)的缸体设于摄像机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气缸(13)的活塞杆作用于上滑块(5)且驱使上滑块(5)于上滑杆(3)上运动,所述第二气缸(8)的缸体设于第一气缸(13)对侧的摄像机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气缸(8)的活塞杆作用于上滑块(5)且驱使上滑块(5)于上滑杆(3)上运动;下动力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三气缸(9)、第四气缸(10),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军刘春莲汪洋徐守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万建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第一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