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GIS+BIM技术的工程施工风险源实时监控及人工智能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29601 阅读:4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3DGIS+BIM技术的工程施工风险源实时监控及人工智能预测方法,首先采用3DGIS+BIM技术构建三维环境模型及施工管理平台;其次通过自动监控手段对数据进行采集,并上传到BIM施工管理平台;然后在BIM施工管理平台设定预警值,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系统将自动亮显报警;最后基于自适应灰色傅里叶指数预测模型对所有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预测风险趋势,在达到某一风险值前预警。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数据分析有效判断风险源的安全稳定状态,从而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风险源危险性并规避施工风险,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保障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3DGIS+BIM技术的工程施工风险源实时监控及人工智能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GIS+BIM技术的工程施工风险源实时监控及人工智能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土木工程施工的风险源主要是指在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自身或周边区域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如自然灾害风险(如暴雨、洪水、泥石流、飓风、地震等)、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影响、施工工艺和方法等。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土木工程施工作业常见周边环境复杂,各种建筑物、地下管线多且对施工变形控制要求高。而土木工程中的地下工程更具有隐蔽性大、岩土物理力学参数不准确、施工技术复杂、作业空间有限、作业环境恶劣、施工周期长、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以及对社会环境影响大等特点,此外,由于对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的认识不客观,风险管理不科学,风险管理的投入不到位等主观原因,地下工程建设中,事故频发,形势非常严峻。如2007年南京地铁发生地铁施工导致燃气管断裂,引起燃气泄漏发生爆炸引起大大火的事件;2008年杭州地铁发生基坑坍塌事故,造成21人死亡,10余人受伤。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传统工程施工的经验型、事后型、人盯人的安全管理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3DGIS+BIM技术的工程施工风险源实时监控及人工智能预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3DGIS+BIM技术的工程施工风险源实时监控及人工智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3DGIS+BIM技术建立三维环境模型及BIM施工管理平台;(2)自动采集工程施工风险源数据,并上传到BIM施工管理平台;(3)在BIM施工管理平台设定预警值;(4)建立自适应灰色傅里叶指数预测模型;(5)对工程施工风险源监控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实时预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GIS+BIM技术的工程施工风险源实时监控及人工智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3DGIS+BIM技术建立三维环境模型及BIM施工管理平台;(2)自动采集工程施工风险源数据,并上传到BIM施工管理平台;(3)在BIM施工管理平台设定预警值;(4)建立自适应灰色傅里叶指数预测模型;(5)对工程施工风险源监控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实时预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GIS+BIM技术的工程施工风险源实时监控及人工智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1.1)获取地形数据绘制三维地形模型;(1.2)通过城市景观数据绘制三维城市模型;(1.3)建立3DGIS+BIM施工管理平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GIS+BIM技术的工程施工风险源实时监控及人工智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2.1)通过自动化监测系统,采集在外力作用下结构及环境的实时数据,回传3DGIS+BIM施工管理平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GIS+BIM技术的工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秉展罗紫萍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宗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