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荣楚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升降电瓶车停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2614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瓶车自动停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升降电瓶车停车系统,包括车库,车库包括4个停车区和1个运车区;停车区上滑动连接有若干个带有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的活动运车板;B区和D区位于车库的地板上,B区和D区之间设置运车区;运车区的地面上设置两条第二轨道,且第二轨道通过带有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的电动升降杆滑动连接固定运车板;固定运车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轨道相互拼接配合使用的第三轨道;车库的地面上设置有带有控制面板的操作箱,操作箱内设置有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控制面板、第一止位开关、第二止位开关、电动升降杆以及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车库分设为上下两层,使得车库空间利用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Parking system of automatic lifting storage battery vehicl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atic parking the car battery, in particular to an automatic lifting system including battery car parking, garage, parking garage comprises 4 zones and 1 transport vehicles; parking area sliding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motors with linear reciprocating activities transport car plate; floor B area and D area in the garage. Transport vehicles, located between B and D area; transport vehicle area is arranged on the ground two second track, and second track through the electric lifter sliding with linear reciprocating driving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port vehicle; fixed transport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ail spliced with the use of third track; the garage floor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box with a control panel, the operation box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processor, the central process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 panel, the first stop switch, second stop switch, electric lift Garage and linear reciprocating drive motor; the garage is divided into two layers, make the garage space utilization rat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升降电瓶车停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瓶车停车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升降电瓶车停车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研制出了电动自行车,并不断完善其构造。直到本世纪初电动自行车才得以大量推广,进入无数家庭。为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的人员有:上海自行车研究所前任所长王培元先生、杭州建业电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芝建等等。电动自行车已经是节能环保的一种代步工具。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但是,最着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快,城市土地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商务区寸土寸金的情况下,设置较大的电瓶车车库来停放电瓶车需要占据大量的面积,成本过高,因此造成了上班电瓶车停放困难的尴尬局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解决了现有电动车停车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升降电瓶车停车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升降电瓶车停车系统,包括车库,所述车库包括4个停车区和1个运车区;4个停车区分别为固定于所述车库左侧的A区和B区以及固定于所述车库右侧的C区和D区,所述A区位于所述B区的正上方,所述C区位于所述D区的正上方;所述A区和所述C区所处的高度相同,所述A区和所述C区包括垂直固定于竖直墙壁上的支撑板和若干个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轨道,且所述第一轨道将所述A区和所述C区等分为n个小区域,分别A1区-An区和C1区-Cn区;每个所述小区域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竖直墙壁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止位开关;每个所述小区域上表面均通过2根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有活动运车板;所述活动运车板的左右两侧中的其中一侧设置有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所述B区和所述D区位于所述车库的地板上,所述B区和所述D区之间设置所述运车区;所述运车区的地面上设置两条沿着所述运车区长的方向设置的第二轨道,且所述第二轨道通过底部带有滑动轮的电动升降杆滑动连接有固定运车板;所述滑动轮卡合于所述第二轨道中滑动;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底端的一侧设置有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所述固定运车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轨道相互拼接配合使用的第三轨道;且所述固定运车板的底面的四角处固定有所述电动升降杆;所述固定运车板通过所述电动升降杆升至与所述支撑板相同的高度时,所述固定运车板卡合于左右2块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固定运车板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1个第二止位开关;所述车库的地面上设置有带有控制面板的操作箱,所述操作箱内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所述第一止位开关、所述第二止位开关、所述电动升降杆以及所述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优选的,所述A区和所述C区的底部设置有一端固定于所述车库侧壁的加强杆;优选的,所述活动运车板和所述固定运车板的长宽尺寸一致,且所述运车区从左至右的宽度、所述固定运车板从左至右的长度以及所述支撑板从左到右的长度均相等;优选的,所述固定运车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设置有2根所述第三轨道;优选的,所述A区和所述C区被等分为相同个数的所述小区域;优选的,所述停车区和所述运车区的长度和宽度相等;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停车选区按钮和取车选区按钮;优选的,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升高至最高点处的高度位于所述支撑板所处的高度;优选的,所述活动运车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并电性连接至中央处理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车库分设为上下两层,有效的利用了车库的空间,使得车库空间利用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停车和取车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且停放整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电动升降杆位于最低端且固定运车板上没有活动运车板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电动升降杆位于最高位置时且其中一个活动运车板运动到固定运车板上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A区,2、B区,3、C区,4、D区,5、支撑板,6、第一轨道,7、第一止位开关,8、活动运车板,9、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10、运车区,11、第二轨道,12、电动升降杆,13、固定运车板,14、第三轨道,15、第二止位开关,16、操作箱,17、控制面板,18、加强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参看图1:一种自动升降电瓶车停车系统,包括车库,车库包括4个停车区和1个运车区10。4个停车区分别为固定于车库左侧的A区1和B区2以及固定于车库右侧的C区3和D区4,A区1位于B区2的正上方,C区3位于D区4的正上方。A区1和C区3所处的高度相同,A区1和C区3包括垂直固定于竖直墙壁上的支撑板5和若干个设置于支撑板5上的第一轨道6,且第一轨道6将A区1和C区3等分为n个小区域,分别A1区-An区和C1区-Cn区。每个小区域的支撑板5与竖直墙壁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止位开关7。每个小区域上表面均通过2根第一轨道6滑动连接有活动运车板8。活动运车板8的左右两侧中的其中一侧设置有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9。B区2和D区4位于车库的地板上,B区2和D区4之间设置运车区10。运车区10的地面上设置两条沿着运车区10长的方向设置的第二轨道11,且第二轨道11通过底部带有滑动轮的电动升降杆12滑动连接有固定运车板13。滑动轮卡合于第二轨道11中滑动。电动升降杆12的底端的一侧设置有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9。固定运车板13上设置有与第一轨道6相互拼接配合使用的第三轨道14。且固定运车板13的底面的四角处固定有电动升降杆12。固定运车板13通过电动升降杆12升至与支撑板5相同的高度时,固定运车板13卡合于左右2块支撑板5之间。固定运车板13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1个第二止位开关15。车库的地面上设置有带有控制面板17的操作箱16,操作箱16内设置有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控制面板1(7)、第一止位开关(7)、第二止位开关1(5)、电动升降杆12以及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9;A区1和C区3的底部设置有一端固定于车库侧壁的加强杆18。活动运车板8和固定运车板13的长宽尺寸一致,且运车区10从左至右的宽度、固定运车板13从左至右的长度以及支撑板5从左到右的长度均相等。固定运车板13上表面的前后两侧设置有2根第三轨道14。A区1和C区3被等分为相同个数的小区域。停车区和运车区10的长度和宽度相等。控制面板17上设置有停车选区按钮和取车选区按钮。电动升降杆12的升高至最高点处的高度位于支撑板5所处的高度。活动运车板8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并电性连接至中央处理器。控制面板上的停车选区按钮包括上标有A1-An和C1-Cn其中一个的若干个按钮,取车选取按钮包括上标有A1-An和C1-Cn其中一个的若干个按钮。需要停车时,先将处于地面层的B区2和D区4停满,再通过选择操作箱16上的停车选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升降电瓶车停车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升降电瓶车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库,所述车库包括4个停车区和1个运车区;4个停车区分别为固定于所述车库左侧的A区和B区以及固定于所述车库右侧的C区和D区,所述A区位于所述B区的正上方,所述C区位于所述D区的正上方;所述A区和所述C区所处的高度相同,所述A区和所述C区包括垂直固定于竖直墙壁上的支撑板和若干个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轨道,且所述第一轨道将所述A区和所述C区等分为n个小区域,分别A1区‑An区和C1区‑Cn区;每个所述小区域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竖直墙壁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止位开关;每个所述小区域上表面均通过2根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有活动运车板;所述活动运车板的左右两侧中的其中一侧设置有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所述B区和所述D区位于所述车库的地板上,所述B区和所述D区之间设置所述运车区;所述运车区的地面上设置两条沿着所述运车区长的方向设置的第二轨道,且所述第二轨道通过底部带有滑动轮的电动升降杆滑动连接有固定运车板;所述滑动轮卡合于所述第二轨道中滑动;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底端的一侧设置有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所述固定运车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轨道相互拼接配合使用的第三轨道;且所述固定运车板的底面的四角处固定有所述电动升降杆;所述固定运车板通过所述电动升降杆升至与所述支撑板相同的高度时,所述固定运车板卡合于左右2块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固定运车板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1个第二止位开关;所述车库的地面上设置有带有控制面板的操作箱,所述操作箱内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所述第一止位开关、所述第二止位开关、所述电动升降杆以及所述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升降电瓶车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库,所述车库包括4个停车区和1个运车区;4个停车区分别为固定于所述车库左侧的A区和B区以及固定于所述车库右侧的C区和D区,所述A区位于所述B区的正上方,所述C区位于所述D区的正上方;所述A区和所述C区所处的高度相同,所述A区和所述C区包括垂直固定于竖直墙壁上的支撑板和若干个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轨道,且所述第一轨道将所述A区和所述C区等分为n个小区域,分别A1区-An区和C1区-Cn区;每个所述小区域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竖直墙壁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止位开关;每个所述小区域上表面均通过2根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有活动运车板;所述活动运车板的左右两侧中的其中一侧设置有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所述B区和所述D区位于所述车库的地板上,所述B区和所述D区之间设置所述运车区;所述运车区的地面上设置两条沿着所述运车区长的方向设置的第二轨道,且所述第二轨道通过底部带有滑动轮的电动升降杆滑动连接有固定运车板;所述滑动轮卡合于所述第二轨道中滑动;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底端的一侧设置有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所述固定运车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轨道相互拼接配合使用的第三轨道;且所述固定运车板的底面的四角处固定有所述电动升降杆;所述固定运车板通过所述电动升降杆升至与所述支撑板相同的高度时,所述固定运车板卡合于左右2块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固定运车板的左右两端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楚
申请(专利权)人:陈荣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