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多孔抗菌树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245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树脂制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纤维合成、制作流程简便、可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微多孔抗菌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配方包括醋酸、软水、甲壳素粉体、二氧化钛粉体、阳离子分散剂磷酸二钠、二甲基甲醇、氯化鎂、7205樹脂、溶剂、多元醇、抗氧化剂、PH缓冲剂、UV剂、抗黏剂。

Preparation method of micro porous antibacterial res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esin preparation field,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synthetic fiber, has simp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icro porous mass production of antibacterial resin, its preparation formula including acetic acid, water softener, chitin powder, titanium powder, cationic dispersant, sodium phosphate, two methyl two magnesium chloride, 7205 resin, solvent, polyol, antioxidant, PH buffer, UV agent, anti sticking ag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多孔抗菌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制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微多孔抗菌树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制作衣物的基础材料纤维,是由高分子材料树脂合成的,所以树脂的质量根本上决定了一件衣物的质量,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衣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穿着要舒服,更需要在衣服的品质上进行改进,特别是婴儿衣服,由于婴儿抵抗力比较弱,衣服抗菌成为行业的一大研发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纤维合成、制作流程简便、可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微多孔抗菌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配方包括醋酸、软水、甲壳素粉体、二氧化钛粉体、阳离子分散剂磷酸二钠、二甲基甲醇、氯化鎂、7205樹脂、溶剂、多元醇、抗氧化剂、PH缓冲剂、UV剂、抗黏剂、主胶料、氨水、甲苯、二甲苯、架桥剂、促进剂、水性滑剂以及泼水剂,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取97.7份软水、2份二氧化钛、0.2份二甲基甲醇、0.1份阳离子分散剂磷酸二钠,充分搅拌使得二氧化钛在溶剂中充分分散,制得二氧化钛分散液。步骤二:取96份软水、3份甲壳素粉体、1份醋酸,充分搅拌使得甲壳素粉体充分分散,制得水溶性甲壳素。步骤三:取10份水溶性甲壳素、64.8份软水、9份二氧化钛分散液、16份7205樹脂、以及0.2份作为促进剂的氯化鎂,充分反应制得抗菌树脂。步骤四:利用脂肪族聚氨酯树脂与溶剂和水的置換产生微多孔,投入溶剂、抗菌树脂、多元醇、抗氧化剂、PH緩衝剂,合成完成后,加入UV剂、抗黏剂,冷却后制得微多孔抗菌树脂。步骤五:先稀释制得溶度为19%氨水,把甲苯和二甲苯混合制得甲苯混合物,把主胶料取所需量倒入干净调胶桶开启搅拌盘至1000RPM把19%氨水缓缓加入,搅拌均匀,把甲苯混合物缓缓加入,搅拌均匀。按顺序加入泼水剂、水溶性润滑剂、架桥剂以及促进剂,最后把水溶性甲壳素加入,全部料加完后,搅拌5-10分钟,制得涂层浆。步骤六:先于微多孔抗菌树脂底层按1毫米的涂层间距进行涂层,覆盖量为4-5克/平方米,后在表层按0.25-0.35毫米间距涂层,覆盖量为25-30g/平方米。优选的,所述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丁酮溶剂、甲苯溶剂中的任一种。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酚类或芳香胺类。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甲壳素是阳离子型天然聚合物,有良好的抑制微生物/细菌/微菌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無毒性、生物可分解性及來源不匮乏等优点,但甲壳素只有溶于pH值小于6的溶液时,甲壳素才会释放出正电,而所释放出的正电分子会和细菌細胞膜所漏出的蛋白质或其他负电分子形成交链,而且甲壳素会选择性的与金属离子结合,本专利技术通过分散技术将甲壳素溶于树脂中,制得抗菌树脂,通过抗菌树脂制得的衣物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且该抗菌树脂利用脂肪族聚氨酯树脂与溶剂和水的置換产生微多孔,甲壳素树脂具有吸湿功能,可防止微多孔加工时桔皮的产生,使得该树脂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微多孔抗菌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配方包括醋酸、软水、甲壳素粉体、二氧化钛粉体、阳离子分散剂磷酸二钠、二甲基甲醇、氯化鎂、7205樹脂、溶剂、多元醇、抗氧化剂、PH缓冲剂、UV剂、抗黏剂、主胶料、氨水、甲苯、二甲苯、架桥剂、促进剂、水性滑剂以及泼水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制备配方包括醋酸、软水、甲壳素粉体、二氧化钛粉体、阳离子分散剂磷酸二钠、二甲基甲醇、氯化鎂、7205樹脂、溶剂、多元醇、抗氧化剂、PH缓冲剂、UV剂、抗黏剂、主胶料、氨水、甲苯、二甲苯、架桥剂、促进剂、水性滑剂以及泼水剂,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取97.7份软水、2份二氧化钛、0.2份二甲基甲醇、0.1份阳离子分散剂磷酸二钠,充分搅拌使得二氧化钛在溶剂中充分分散,制得二氧化钛分散液。步骤二:取96份软水、3份甲壳素粉体、1份醋酸,充分搅拌使得甲壳素粉体充分分散,制得水溶性甲壳素。步骤三:取10份水溶性甲壳素、64.8份软水、9份二氧化钛分散液、16份7205樹脂、以及0.2份作为促进剂的氯化鎂,充分反应制得抗菌树脂。步骤四:利用脂肪族聚氨酯树脂与溶剂和水的置換产生微多孔,投入溶剂、抗菌树脂、多元醇、抗氧化剂、PH緩衝剂,合成完成后,加入UV剂、抗黏剂,冷却后制得微多孔抗菌树脂。步骤五:先稀释制得溶度为19%氨水,把甲苯和二甲苯混合制得甲苯混合物,把主胶料取所需量倒入干净调胶桶开启搅拌盘至1000RPM把19%氨水缓缓加入,搅拌均匀,把甲苯混合物缓缓加入,搅拌均匀。按顺序加入泼水剂、水溶性润滑剂、架桥剂以及促进剂,最后把水溶性甲壳素加入,全部料加完后,搅拌5-10分钟,制得涂层浆。步骤六:先于微多孔抗菌树脂底层按1毫米的涂层间距进行涂层,覆盖量为4-5克/平方米,后在表层按0.25-0.35毫米间距涂层,覆盖量为25-30g/平方米。优选的,所述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丁酮溶剂、甲苯溶剂中的任一种。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酚类或芳香胺类。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多孔抗菌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配方包括醋酸、软水、甲壳素粉体、二氧化钛粉体、阳离子分散剂磷酸二钠、二甲基甲醇、氯化鎂、7205樹脂、溶剂、多元醇、抗氧化剂、PH缓冲剂、UV剂、抗黏剂、主胶料、氨水、甲苯、二甲苯、架桥剂、促进剂、水溶性润滑剂以及泼水剂,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取97.7份软水、2份二氧化钛、0.2份二甲基甲醇、0.1份阳离子分散剂磷酸二钠,充分搅拌使得二氧化钛在溶剂中充分分散,制得二氧化钛分散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多孔抗菌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配方包括醋酸、软水、甲壳素粉体、二氧化钛粉体、阳离子分散剂磷酸二钠、二甲基甲醇、氯化鎂、7205樹脂、溶剂、多元醇、抗氧化剂、PH缓冲剂、UV剂、抗黏剂、主胶料、氨水、甲苯、二甲苯、架桥剂、促进剂、水溶性润滑剂以及泼水剂,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取97.7份软水、2份二氧化钛、0.2份二甲基甲醇、0.1份阳离子分散剂磷酸二钠,充分搅拌使得二氧化钛在溶剂中充分分散,制得二氧化钛分散液。2.步骤二:取96份软水、3份甲壳素粉体、1份醋酸,充分搅拌使得甲壳素粉体充分分散,制得水溶性甲壳素。3.步骤三:取10份水溶性甲壳素、64.8份软水、9份二氧化钛分散液、16份7205樹脂、以及0.2份作为促进剂的氯化鎂,充分反应制得抗菌树脂。4.步骤四:利用脂肪族聚氨酯树脂与溶剂和水的置換产生微多孔,投入溶剂、抗菌树脂、多元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洪华
申请(专利权)人:佳福福建染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