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喷测试堵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1926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8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喷测试堵头,属于石油开采测试技术领域。该防喷测试堵头包括:主体、垫片、盘根以及压帽;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孔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同轴且相互连通;垫片位于第一通孔内,且垫片的中心设置有第三通孔;盘根位于第一通孔内且位于垫片上方,盘根的中心设置有第四通孔;压帽的下端位于第一通孔内,且与第一通孔螺纹连接,压帽的中心设置有第五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同轴;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的孔径相同且小于第二通孔的孔径;垫片的材质为钢。该防喷测试堵头能够实现盘根的快速更换。

A blowout preventer test plu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lowout proof test plug,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etroleum exploitation testing technology. The blowout preventer test plug includes a main body, gasket, packing and pressure cap; the upper end of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main body has second through holes, the through hole is greater than the aperture of the first aperture of the second hole,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coaxial communicated through holes in the first gasket; inside, and the gasket is arranged in the center of the third through-hole; packing in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is located above the gasket, packing is arranged in the center of the fourth through-hole; the lower end cap is positioned in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crew through hole, the pressure cap is arranged in the center of the fifth through-hole vias, second; third hole, fourth hole and fifth hole coaxial aperture; third holes, fourth holes and fifth holes of the same and less than second through holes; the material of the gasket for steel. The blowout test plug can realize quick replacement of pa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喷测试堵头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防喷测试堵头。
技术介绍
钢丝试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钢丝试井技术录取地层资料,能够为油井稳产、增产措施的确定提供可靠的依据。钢丝试井技术通过钢丝起下试井仪器。为保证井口的有效密封,在井口安装有防喷管,防喷管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防喷测试堵头。现有的防喷测试堵头包括:主体,压帽以及盘根。其中,盘根为橡胶材质,压帽与主体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拧紧压帽将盘根固定在主体内部。压帽、盘根以及主体上设置有用于钢丝穿过的通孔,由于在钢丝试井过程中需要多次起下仪器,这就使得钢丝与防喷测试堵头中的盘根产生比较大的磨损,导致盘根的通孔的孔径增大,使得井口不能有效密封,可能导致井喷事故,造成环境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盘根进行更换。但是,由于盘根紧贴在主体内部,很难将旧盘根取出,使得更换盘根速度较慢,影响试井的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更换盘根的防喷测试堵头。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喷测试堵头,包括:主体、垫片、盘根以及压帽;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且相互连通;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垫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垫片的中心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盘根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位于所述垫片上方,所述盘根的中心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压帽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压帽的下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压帽的中心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同轴;所述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的孔径相同且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垫片的材质为钢。进一步地,所述压帽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部,且所述压帽的上端设置有油槽,所述油槽与所述第五通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压帽包括自下而上外径依次增大的圆柱形的第一部分、圆柱形的第二部分和圆柱形的第三部分;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同轴;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油槽设置在所述第三部分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为12毫米,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为8毫米;所述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的孔径均为3毫米;所述垫片的外径为12毫米,所述垫片的厚度为10毫米。进一步地,所述压帽的第三部分的外径为8厘米,高为4厘米,设置所述油槽的部分的壁厚为3毫米。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密封圈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更换盘根的防喷测试堵头。具体来说,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喷测试堵头中在盘根和主体之间增加了由钢质材料制成的垫片;另一方面,增大了主体下端用于穿过钢丝的通孔(即第二通孔)的孔径,使其大于压帽、盘根以及垫片的通孔的孔径,以便于能够穿过直径较大的顶杆。当需要更换盘根时,将顶杆穿过主体的第二通孔并推动垫片,通过推动垫片将盘根从主体的第一通孔内推出,解决了现有的防喷测试堵头中由于盘根与主体紧密接触而难以取出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更换盘根的速度,从而提升钢丝试井的工作效率。并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喷测试堵头结构简单,井口承压能力能够满足钢丝试井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喷测试堵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喷测试堵头的主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喷测试堵头的主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喷测试堵头的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喷测试堵头的盘根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喷测试堵头的压帽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喷测试堵头的盘根取出方式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主体;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接头;14-密封圈槽;2-垫片;21-第三通孔;3-盘根;31-第四通孔;4-压帽;41-第五通孔;42-油槽;43-压帽的第一部分;44-压帽的第二部分;45-压帽的第三部分;5-顶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石油开采测试中钢丝试井的防喷测试堵头,参见图1,并结合图2-1、图2-2、图3、图4以及图5,该防喷测试堵头包括:主体1、垫片2、盘根3以及压帽4。其中,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11,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通孔12,第一通孔11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12的孔径,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12同轴且相互连通;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第一通孔11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垫片2位于第一通孔11内,且垫片2的中心设置有第三通孔21。盘根3位于第一通孔11内且位于垫片2上方,盘根3的中心设置有第四通孔31。压帽4的下端位于第一通孔11内,且压帽4的下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1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压帽4的中心设置有第五通孔4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21、第四通孔31和第五通孔41同轴;第三通孔21、第四通孔31和第五通孔41的孔径相同且小于第二通孔12的孔径。垫片2的材质为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喷测试堵头中,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主体1与井口防喷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主体1的第一通孔用于容纳垫片2和盘根3,压帽4的下端通过螺纹与主体1连接,并通过拧紧压帽4使盘根3与主体1的第一通孔11的内壁紧密接触,以保证钢丝试井过程中井口密封。钢丝试井用的钢丝自上而下依次穿过压帽4中心的第五通孔41、盘根3中心的第四通孔31、垫片2中心的第三通孔21和主体1的第二通孔12后下入井下。当需要更换盘根3时,参见图6,首先将压帽4从主体1中取下,再将主体1从井口防喷管中取下,之后,将顶杆5穿过主体1的第二通孔12后与垫片2相接触,通过推动顶杆5将旧盘根从主体1的第一通孔11内推出。通过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方面,在盘根和主体之间增加了由钢质材料制成的垫片2;另一方面,增大了主体1下端用于穿过钢丝的第二通孔12的孔径,使其大于压帽4、盘根3以及垫片2的通孔的孔径,以便于能够穿过直径较大的顶杆,从而在保证井口密封的前提下,解决了现有的防喷测试堵头中由于盘根与主体紧密接触而难以取出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更换盘根的速度,提升钢丝试井的工作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主体1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组合形成了一个阶梯通孔的结构,在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相连接的位置处形成了一个限位台阶,垫片2则通过该限位台阶固定在第一通孔11内。主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喷测试堵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喷测试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垫片(2)、盘根(3)以及压帽(4);所述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11),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12)的孔径,所述第一通孔(11)与所述第二通孔(12)同轴且相互连通;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通孔(11)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垫片(2)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内,且所述垫片(2)的中心设置有第三通孔(21);所述盘根(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内且位于所述垫片(2)上方,所述盘根(3)的中心设置有第四通孔(31);所述压帽(4)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内,且所述压帽(4)的下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1)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压帽(4)的中心设置有第五通孔(41);所述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21)、第四通孔(31)和第五通孔(41)同轴;所述第三通孔(21)、第四通孔(31)和第五通孔(41)的孔径相同且小于所述第二通孔(12)的孔径;所述垫片(2)的材质为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喷测试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垫片(2)、盘根(3)以及压帽(4);所述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11),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12)的孔径,所述第一通孔(11)与所述第二通孔(12)同轴且相互连通;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通孔(11)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垫片(2)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内,且所述垫片(2)的中心设置有第三通孔(21);所述盘根(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内且位于所述垫片(2)上方,所述盘根(3)的中心设置有第四通孔(31);所述压帽(4)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内,且所述压帽(4)的下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1)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压帽(4)的中心设置有第五通孔(41);所述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21)、第四通孔(31)和第五通孔(41)同轴;所述第三通孔(21)、第四通孔(31)和第五通孔(41)的孔径相同且小于所述第二通孔(12)的孔径;所述垫片(2)的材质为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喷测试堵头,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立和吴亚波李磊许旭华陈凌霄孙瑜李庆辉郑侠宝罗玲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