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随车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165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随车扳手,包括:调整臂,调整臂为L形结构,包括调整轴和设在调整轴端部的第一夹持臂,在所述调整轴的中部设有螺纹部;固定臂,固定臂包括固定轴和设在固定轴端部的第二夹持臂;手柄,手柄上设有一组固定孔,固定轴和所述调整轴平行的安装于所述固定孔内,调整臂位于所述固定臂的顶部,第一夹持臂正对第二夹持臂设置;沿手柄的侧壁向内切削形成一圆槽,在圆槽内安装有与螺纹部相配合的调节轮,所述调节轮在所述圆槽内转动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臂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夹持臂的方向运动。本方案通过采用装配在手柄内的调节轮配合设置在调整轴上的螺纹部,实现扳手开度的调整,节省了扳手的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随车扳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随车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随车扳手。
技术介绍
汽车随车工具为了满足车辆各部分不同规格连接螺栓、螺母和十字头螺钉的应急拆装需求,配备了许多不同规格的开口扳手和十字型螺丝起子,既增加了制造成本,又占用了大量的车内存放空间,还增加了车辆的重量,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目前,汽车为了满足车辆的应急维修需求,通常配备一些常用的开口扳手和十字型螺丝起子,作为随车工具给用户备用。由于汽车各部分采用不同规格的螺栓、螺母和十字头螺钉进行安装连接,必须配备许多不同规格的开口扳手和十字型螺丝刀以满足用户应急维修需求。目前汽车随车工具为了满足车辆各部分不同规格连接螺栓、螺母和十字头螺钉的应急拆装需求,配备了许多不同规格的开口扳手,既增加了制造成本,又占用了大量的车内存放空间,还增加了车辆的重量,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随车工具中,多种不同规格的随车扳手占用较大存放空间,成本较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随车扳手,包括:调整臂,所述调整臂为L形结构,包括调整轴和设在调整轴端部的第一夹持臂,在所述调整轴的中部设有螺纹部;固定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随车扳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随车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臂,所述调整臂为L形结构,包括调整轴和设在调整轴端部的第一夹持臂,在所述调整轴的中部设有螺纹部;固定臂,所述固定臂包括固定轴和设在固定轴端部的第二夹持臂;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一组固定孔,所述固定轴和所述调整轴平行的安装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调整臂位于所述固定臂的顶部,所述第一夹持臂正对所述第二夹持臂设置;沿所述手柄的侧壁向内切削形成一圆槽,在所述圆槽内安装有与所述螺纹部相配合的调节轮,所述调节轮在所述圆槽内转动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臂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夹持臂的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随车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臂,所述调整臂为L形结构,包括调整轴和设在调整轴端部的第一夹持臂,在所述调整轴的中部设有螺纹部;固定臂,所述固定臂包括固定轴和设在固定轴端部的第二夹持臂;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一组固定孔,所述固定轴和所述调整轴平行的安装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调整臂位于所述固定臂的顶部,所述第一夹持臂正对所述第二夹持臂设置;沿所述手柄的侧壁向内切削形成一圆槽,在所述圆槽内安装有与所述螺纹部相配合的调节轮,所述调节轮在所述圆槽内转动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臂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夹持臂的方向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随车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固定轴的连接处具有限位斜面;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光仙陈正江姜超左印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