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观喜专利>正文

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124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其包括一对按摩器,该对按摩器可旋转并对称的安装在背垫上,每一按摩器均包括外壳及安置于外壳内的马达、齿轮组、发热装置及按摩转盘,齿轮组连接于马达和按摩转盘之间,按摩转盘突出于外壳上,马达通过齿轮组驱动所述按摩转盘转动,发热装置位于上述按摩转盘之下,马达和发热装置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由于兼具可转动的对人体进行按摩的按摩转盘及可进行热疗的发热装置为一体,且通过旋转可以选择对颈部或肩部进行按摩,发热装置会持续地对其供热,这样不但可以对人体肌肉进行按摩,还可以进行热疗,使得这种按摩器能产生非常好的模仿人工按摩的效果,克服了按摩方式单一且模仿人工按摩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器,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对颈部和肩部进行按摩的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的社会节奏和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人们需要放松自己来缓减工作的压力和身心的疲惫,因此各种人体保健器械走入大众家庭。目前,对于人体的颈部和肩部的按摩主要有人为按摩和机械按摩,人为按摩即为人工劳动,其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按摩质量上很难得到保证,而且需要到指定的服务场所,且还需要有专业的人士方可,不能随时随地的按摩;而对于机械按摩,现有的按摩器的按摩方式过于单调,其主要体现如下:1.只是单靠震动或按摩头的转动来实现按摩,无其它的模仿人体按摩的热疗保健装置。2.一个装置只能对单一部位进行按摩,如需要对多个部位进行按摩时,需要增加相应的按摩装置,这样使得结构复杂,且增加了制造成本。3.按摩装置缺乏美感,使人在放松的时候难于融入放松的氛围,不能很好的实现对人体放松的作用。4.不能很好地实现基本按摩手法的效果且按摩工作时欠柔和,达不到模仿人工按摩的效果。因此,急需一种既可发热又可旋转,并可对颈部和肩部进行按摩的赋予美感的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发热又可旋转,并可对颈部和肩部进行按摩的赋予美感的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安装于背垫上并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包括一对按摩器,该对按摩器可旋转并对称的安装在背垫上,每一按摩器均包括外壳及安置于上述外壳内的马达、齿轮组、发热装置及按摩转盘,所述齿轮组连接于所述马达和按摩转盘之间,所述按摩转盘突出于外壳上,所述马达通过齿轮组驱动所述按摩转盘转动,所述发热装置位于上述按摩转盘之下,所述马达和发热装置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较佳地,所述外壳包括底壳及上壳,所述马达及齿轮组容置于所述底壳内,所述上壳盖于底壳之上,所述上壳具有容置槽,所述发热装置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按摩转盘盖于发热装置之上。较佳地,所述齿轮组包括蜗杆、双联的蜗轮齿轮、齿轮传动轴及双联齿轮,所述双联的蜗轮齿轮、齿轮传动轴及双联齿轮均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内,所述双联的蜗轮齿轮具有蜗轮端和第一齿轮端,所述齿轮传动轴具有传动轴端及围绕所述传动轴端的第二齿轮端,所述双联齿轮由大小不同的第三齿轮端及第四齿轮端组成,所述蜗杆一端与马达连接,另一端与双联的蜗轮齿轮的蜗轮端啮合,所述双联的蜗轮齿轮的第一齿轮端与所述双联齿轮的第三齿轮端啮合,所述第四齿轮端与所述齿轮传动轴的第二齿轮端啮合,所述齿轮传动轴的传动轴端与所述按摩转盘连接,较佳地,每一按摩器还包括环形的压圈,所述压圈罩于按摩转盘上,并固定于外壳之上,上述压圈使得既能保护按摩转盘的转动不受外界的干扰,也稳固了按摩转盘与齿轮传动轴的连接。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兼具可转动的对人体进行按摩的按摩转盘及可进行热疗的发热装置为一体,且通过旋转可以选择对颈部或肩部进行按摩,使得按摩转盘在转动中发热装置会持续地对其供热,这样不但可以对人体肌肉进行按摩,还可以进行热疗,使得这种按摩机构能产生非常好的模仿人工按摩的效果,克服了当前按摩器的按摩方式单一且模仿人工按摩效果差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与背垫的连接且处于按摩肩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图1沿箭头方向旋转后处于按摩颈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处于按摩肩部的状态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包括一对按摩器1,该对按摩器1分别通过旋转连接件3可旋转并对称的安装于背垫2上,并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沿箭头方向旋转本专利技术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到图2所示的位置,即可用于按摩颈部,具体结构如下:如图3所示,每一按摩器1均包括外壳及安置于上述外壳内的马达20、齿轮组30、发热装置40及按摩转盘50,所述齿轮组30连接于所述马达20和按摩转盘50之间,所述按摩转盘50突出于外壳上,所述马达20通过齿轮组30驱动所述按摩转盘转动50,所述发热装置40位于上述按摩转盘50之下,所述马达20和发热装置40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更具体地,所述外壳包括底壳10a及上壳10b,所述马达20及齿轮组30容置于所述底壳10a内,所述上壳10b盖于底壳10a之上,所述发热装置40及按摩转盘50连接于上壳之上,所述齿轮组30包括蜗杆34、双联的蜗轮齿轮31及齿轮传动轴33,所述双联的蜗轮齿轮31的第一轴孔312可转动的安装于底壳10a的固定轴103,所述齿轮传动轴33通过第二轴孔332可转动的安装于底壳10a与上壳10b之间,所述双联的蜗轮齿轮31具有蜗轮端310和第一齿轮端311,所述齿轮传动轴33具有传动轴端331及围绕所述传动轴端311的第二齿轮端330,所述蜗杆34一端与马达20的输出轴200连接,另一端与双联的蜗轮齿轮31的蜗轮端310啮合,所述双联的蜗轮齿轮31的第一齿轮端311与所述齿轮传动轴端33的第二齿轮端330啮合,所述齿轮传动轴33的传动轴端33穿过上壳10b的传动轴孔101与按摩转盘50的支撑板51连接,所述按摩转盘50包括支撑板51、大按摩头52及小按摩头53,所述大按摩头52和小按摩头53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板51上,位于上述支撑板51之下的上壳具有容置槽10,所述容置槽10用于放置发热装置40,所述发热装置包括氖管灯43、电路板42及支撑架41,所述电路板42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42承载于所述支撑架41的上表面上,所述氖管灯43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42上,上述氖管灯43既能发光增加美感,也能发热用于热疗,所述发热装置40位于按摩转盘50的支撑板51与上壳10b之间,这样使得马达20在齿轮组30的作用下可驱动按摩转盘50转动,按摩转盘50的转动再带动其上的大按摩头52和小按摩头53的转动,从而实现了对人体的按摩,且还由于发热装置40位于按摩转盘50之下,使得在通过大按摩头52和小按摩头53按摩的同时,还有具有热疗的作用。较佳者,所述齿轮组30还包括双联齿轮32,所述双联齿轮32通过第三轴孔322可转动的安装于底壳10a和上壳10b之间,所述双联齿轮32由大小不同的第三齿轮端320及第四齿轮端321组成,所述第三齿轮端320与所述双联的蜗轮齿轮31的第一齿轮端311啮合,所述第四齿轮端321与所述齿轮传动轴33的第二齿轮端330啮合,上述双联齿轮32增加了齿轮组的灵敏性,方便于控制按摩转盘50的转速,能更好的实现按摩效果。较佳者,每一按摩器1还包括环形的压圈60,所述压圈60罩于按摩转盘50的支撑板51上,并通过第一固定孔600、支撑架41的第二固定孔410及上壳的第三固定孔100,将压圈60及发热装置40固定于上壳10b之上,上述压圈60使得既能保护按摩转盘50的转动不受外界的干扰,也稳固了按摩转盘50与齿轮传动轴33的连接。结合图1、图2及图3对本专利技术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的工作原理做一详细的说明:在马达20及发热装置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安装于背垫上并与电源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包括一对按摩器,该对按摩器可旋转并对称的安装在背垫上,每一按摩器均包括外壳及安置于上述外壳内的马达、齿轮组、发热装置及按摩转盘,所述齿轮组连接于所述马达和按摩转盘之间,所述按摩转盘突出于外壳上,所述马达通过齿轮组驱动所述按摩转盘转动,所述发热装置位于上述按摩转盘之下,所述马达和发热装置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安装于背垫上并与电源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包括一对按摩器,该对按摩器可旋转并对称的安装在背垫上,每一按摩器均包括外壳及安置于上述外壳内的马达、齿轮组、发热装置及按摩转盘,所述齿轮组连接于所述马达和按摩转盘之间,所述按摩转盘突出于外壳上,所述马达通过齿轮组驱动所述按摩转盘转动,所述发热装置位于上述按摩转盘之下,所述马达和发热装置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模仿人工按摩效果的智能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壳及上壳,所述马达及齿轮组容置于所述底壳内,所述上壳盖于底壳之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观喜
申请(专利权)人:陈观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