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蝗虫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0956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人工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蝗虫养殖方法,通过预处理、接种、放养、管理共四个步骤完成蝗虫的养殖,通过将蝗虫卵在器皿中培养,并且培养环境进行调整,进而使得蝗虫卵的成虫率提高,蝗虫的抗病能力增强;再将其幼虫放养于大棚中,通过对温湿度的控制,为蝗虫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使得蝗虫的天性得到发挥,进而提高蝗虫的产量和存活率;通过配备营养料,使得蝗虫长至2龄及以上时,能够有充足的营养物质补充,同时还能提高蝗虫对草料的利用率,增加蝗虫的进食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养殖的蝗虫体格健壮和肥硕、营养含量丰富、肉质鲜嫩。

Method for culturing locust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rtificial breeding, especially a locust breeding method, through pretreatment, inoculation, stocking management, a total of four steps to complete the locust breeding, the eggs of locust in containers and culture, culture environment adjustment, which makes the adult locust egg rate, enhance locust resistance; the larvae of stocking in greenhouse, the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growth of locust locust, the nature to be played, so as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and the yield by locusts; with nutrition material, so that the locusts long to 2 years old and above, can have ample nutrition supplement, at the same time ca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forage locusts, grasshoppers increased food intake; the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of the locust breeding strong and stout, abundant nutrition, fresh m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蝗虫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养殖
,尤其是一种蝗虫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蝗虫又名蚂蚱,属于昆虫纲直翅目,成虫呈绿色、褐色或黑色,全世界已知的蝗虫有1万种以上,我国蝗虫总科知名蝗虫约1000种以上,隶属8个科;并且蝗虫与其他生物资源相比,具有种类多、资源数量大、繁殖能力强、可培育等特点,因此在我国的蝗虫资源的含量十分丰富,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物质,被广泛应用到草料、医药以及食品等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蝗虫已经成为一种高价值的原料,因此市场上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而目前蝗虫人工养殖,蝗虫对草料的利用率不高,进而导致草料的需求增加,成本提高,并且在养殖过程中蝗虫的抗病能率较弱,容易感染疾病死亡,从而影响产量,经济效益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蝗虫养殖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蝗虫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营养土、蛭石粉、西瓜皮混匀,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粒径≤0.1mm,干燥至含水量为18~23%,将其平铺在器皿中,厚度为2~4cm;(2)接种:将蝗虫卵接种到步骤(1)的器皿中,表面覆盖营养土,覆盖厚度为0.5~1cm,并每日光照10~12h;(3)放养:待步骤(2)的虫卵长至幼虫时,将其放养到种有植物的大棚中;(4)管理:待蝗虫长至2龄及以上时,配备营养料,每日将其均匀洒在大棚的植物表面或地面上,经过5~6月的养殖周期,即可得到成品蝗虫。所述营养土是由针叶土、草灰、腐殖土、硅藻土、腐熟猪粪、中药渣混合搅拌而成。所述针叶土50~80份、草灰10~15份、腐殖土20~30份、硅藻土5~10份、腐熟猪粪5~10份、中药渣10~15份。所述营养土、蛭石粉、西瓜皮按照3:1:(0.3~0.6)的重量配比混匀。所述步骤(2)蝗虫卵接种后,置于温度为31~33℃,湿度为25~30%条件下养殖。所述步骤(3)植物为黑麦草、紫花苜宿、籽粒苋、高丹草中至少一种。所述黑麦草和紫花苜宿同时存在时,种植比例为3:1。所述营养料,是通过将麦麸、鱼骨粉、蜂蜜和碎木屑混合后,置于温度为150~200℃环境中处理45~60min,然后降温至60~80℃,恒温处理1~3h,送入造粒机造粒。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处理、接种、放养、管理共四个步骤完成蝗虫的养殖,通过将蝗虫卵在器皿中培养,并且培养环境进行调整,进而使得蝗虫卵的成虫率提高,蝗虫的抗病能力增强;再将其幼虫放养于大棚中,通过对温湿度的控制,为蝗虫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使得蝗虫的天性得到发挥,进而提高蝗虫的产量和存活率;通过配备营养料,使得蝗虫长至2龄及以上时,能够有充足的营养物质补充,同时还能提高蝗虫对草料的利用率,增加蝗虫的进食量;本专利技术方案养殖的蝗虫体格健壮和肥硕、营养含量丰富、肉质鲜嫩、产量高。效果验证:试验设计分为两组,每组筛选50只大小无明显差异的蝗虫作为试验对象,试验组采用本专利技术蝗虫养殖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蝗虫养殖方法,试验周期为21d,结果如下表:组别存活数(只)存活率(%)增重(g)试验组4896%4.85对照组4284%4.36由试验结果可知,试验组蝗虫的存活率高出对照组12%,试验组蝗虫体重增加高出对照组0.49g。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核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蝗虫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营养土、蛭石粉、西瓜皮混匀,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粒径≤0.1mm,干燥至含水量为18%,将其平铺在器皿中,厚度为2cm;(2)接种:将蝗虫卵接种到步骤(1)的器皿中,表面覆盖营养土,覆盖厚度为0.5cm,并每日光照10h;(3)放养:待步骤(2)的虫卵长至幼虫时,将其放养到种有植物的大棚中;(4)管理:待蝗虫长至2龄时,配备营养料,每日将其均匀洒在大棚的植物表面或地面上,经过5~6月的养殖周期,即可得到成品蝗虫。所述营养土是由针叶土、草灰、腐殖土、硅藻土、腐熟猪粪、中药渣混合搅拌而成。所述针叶土50kg、草灰10kg、腐殖土20kg、硅藻土5kg、腐熟猪粪5kg、中药渣10kg。所述营养土、蛭石粉、西瓜皮按照3:1:0.3的重量配比混匀。所述步骤(2)蝗虫卵接种后,置于温度为31℃,湿度为25~30%条件下养殖。所述步骤(3)植物为黑麦草。所述营养料,是通过将麦麸、鱼骨粉、蜂蜜和碎木屑混合后,置于温度为150℃环境中处理45min,然后降温至60℃,恒温处理1h,送入造粒机造粒。实施例2一种蝗虫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营养土、蛭石粉、西瓜皮混匀,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粒径≤0.1mm,干燥至含水量为23%,将其平铺在器皿中,厚度为4cm;(2)接种:将蝗虫卵接种到步骤(1)的器皿中,表面覆盖营养土,覆盖厚度为1cm,并每日光照12h;(3)放养:待步骤(2)的虫卵长至幼虫时,将其放养到种有植物的大棚中;(4)管理:待蝗虫长至3龄时,配备营养料,每日将其均匀洒在大棚的植物表面或地面上,经过5~6月的养殖周期,即可得到成品蝗虫。所述营养土是由针叶土、草灰、腐殖土、硅藻土、腐熟猪粪、中药渣混合搅拌而成。所述针叶土80kg、草灰15kg、腐殖土30kg、硅藻土10kg、腐熟猪粪10kg、中药渣15kg。所述营养土、蛭石粉、西瓜皮按照3:1:0.6的重量配比混匀。所述步骤(2)蝗虫卵接种后,置于温度为33℃,湿度为30%条件下养殖。所述步骤(3)植物为紫花苜宿。所述营养料,是通过将麦麸、鱼骨粉、蜂蜜和碎木屑混合后,置于温度为200℃环境中处理60min,然后降温至80℃,恒温处理3h,送入造粒机造粒。实施例3一种蝗虫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营养土、蛭石粉、西瓜皮混匀,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粒径≤0.1mm,干燥至含水量为20%,将其平铺在器皿中,厚度为3cm;(2)接种:将蝗虫卵接种到步骤(1)的器皿中,表面覆盖营养土,覆盖厚度为0.7cm,并每日光照11h;(3)放养:待步骤(2)的虫卵长至幼虫时,将其放养到种有植物的大棚中;(4)管理:待蝗虫长至2龄时,配备营养料,每日将其均匀洒在大棚的植物表面或地面上,经过5~6月的养殖周期,即可得到成品蝗虫。所述营养土是由针叶土、草灰、腐殖土、硅藻土、腐熟猪粪、中药渣混合搅拌而成。所述针叶土70kg、草灰13kg、腐殖土25kg、硅藻土7kg、腐熟猪粪8kg、中药渣14kg。所述营养土、蛭石粉、西瓜皮按照3:1:0.5的重量配比混匀。所述步骤(2)蝗虫卵接种后,置于温度为32℃,湿度为27%条件下养殖。所述步骤(3)植物为黑麦草和紫花苜宿。所述黑麦草和紫花苜宿的种植比例为3:1。所述营养料,是通过将麦麸、鱼骨粉、蜂蜜和碎木屑混合后,置于温度为180℃环境中处理50min,然后降温至75℃,恒温处理2h,送入造粒机造粒。实施例4一种蝗虫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营养土、蛭石粉、西瓜皮混匀,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粒径≤0.1mm,干燥至含水量为18%,将其平铺在器皿中,厚度为4cm;(2)接种:将蝗虫卵接种到步骤(1)的器皿中,表面覆盖营养土,覆盖厚度为0.5cm,并每日光照12h;(3)放养:待步骤(2)的虫卵长至幼虫时,将其放养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蝗虫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营养土、蛭石粉、西瓜皮混匀,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粒径≤0.1mm,干燥至含水量为18~23%,将其平铺在器皿中,厚度为2~4cm;(2)接种:将蝗虫卵接种到步骤(1)的器皿中,表面覆盖营养土,覆盖厚度为0.5~1cm,并每日光照10~12h;(3)放养:待步骤(2)的虫卵长至幼虫时,将其放养到种有植物的大棚中;(4)管理:待蝗虫长至2龄及以上时,配备营养料,每日将其均匀洒在大棚的植物表面或地面上,经过5~6月的养殖周期,即可得到成品蝗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蝗虫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营养土、蛭石粉、西瓜皮混匀,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粒径≤0.1mm,干燥至含水量为18~23%,将其平铺在器皿中,厚度为2~4cm;(2)接种:将蝗虫卵接种到步骤(1)的器皿中,表面覆盖营养土,覆盖厚度为0.5~1cm,并每日光照10~12h;(3)放养:待步骤(2)的虫卵长至幼虫时,将其放养到种有植物的大棚中;(4)管理:待蝗虫长至2龄及以上时,配备营养料,每日将其均匀洒在大棚的植物表面或地面上,经过5~6月的养殖周期,即可得到成品蝗虫。2.如权利要求1所述蝗虫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土是由针叶土、草灰、腐殖土、硅藻土、腐熟猪粪、中药渣混合搅拌而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蝗虫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叶土50~80份、草灰10~15份、腐殖土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光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龙县海子镇祥飞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