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内植入医疗设备无线充电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内植入医疗设备无线充电设备,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植入式医疗器械种类多样、应用范围广泛,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植入式医疗产品多采用高能量密度的锂原电池进行供电,寿命大多较短。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植入式医疗产品的功能变的更加复杂,耗电量也随着增加,常规的锂原电池的寿命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应用需求,因此,开发寿命更长的可充电的植入式医疗器械产品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由于植入式医疗产品需要长期植入患者体内,需要使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金属钛壳密封,并且和体外的充电装置间有皮肤等组织隔离,因此需要通过无线方式对体内植入式医疗设备进行能量传输。目前主流的近距离无线充电技术一般采用电磁感应原理,这种充电方法需要发送和接收线圈之间存在很好的磁耦合才能有效的提高充电效率。然而当医疗设备植入体内后,患者很难对植入体内的医疗设备准确定位,存在由于体内外装置对不准确或者长时间对位引起体内植入式医疗器械发热增加的问题。针对对位问题,目前已有的比较常规的对位方案有以下几种:在充电间隙,周期性的进行体内外设备的信息交互,通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体内植入式医疗设备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11)、信号产生装置(12)、频率偏移装置(13)、信号放大装置(14)、状态监测装置(16)、天线组件(15)以及反馈装置和/或通讯装置;信号产生装置(12),用于发出一组极性相反、固定相位差的方波信号;频率偏移装置(13),用于对将信号产生装置(12)发出的方波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偏移后的频率为(70%‑99%)f0或者(101%‑130%)f0,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内植入式医疗设备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11)、信号产生装置(12)、频率偏移装置(13)、信号放大装置(14)、状态监测装置(16)、天线组件(15)以及反馈装置和/或通讯装置;信号产生装置(12),用于发出一组极性相反、固定相位差的方波信号;频率偏移装置(13),用于对将信号产生装置(12)发出的方波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偏移后的频率为(70%-99%)f0或者(101%-130%)f0,其中L为充电线圈(31)的电感,单位为H,C为匹配电容的电容值,单位为F,fo为谐振频率值,单位为Hz;信号放大装置(14),用于将偏移后的方波信号进行放大;天线组件(15),包括充电线圈(31)、匹配电容和铁芯,用于接收信号产生装置(12)产生的或者放大后的方波信号,并发出电磁波,充电线圈(31)与匹配电容形成LC震荡;状态检测装置(16),用于检测信号放大装置(14)的发送电流或功率;控制装置(11),接收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信号放大装置(14)的功率值或者根据接收到发送电流值计算出功率值,并根据该功率值与距离—功率值曲线换算得到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之间的距离;反馈装置,用于向使用者反应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之间的距离值;通讯装置,用于将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文,张新国,庄国志,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瑞神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