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绕电芯自动入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卷绕电芯入盒装置,特别是一种全自动的卷绕电芯入盒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锂电行业,对单个电池的一致性要求越来越高,势必要求电池生产厂家在各方面、各步骤想方设法提升品质保证,设备自动化升级改造是最好的实现方式;同时自动化升级改造,也是近期国家明文规定的硬性指标;而且自动化的实现,最直接的体现是为企业大量节约了人力成本,在当前人力成本不断升高的状态下,无形中为企业减轻了负担,还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为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卷绕电芯成型后需要人工手动抓电芯放置物料盒,装完一盒后继续放空盒子堆叠,叠完6到8盒后,再一起搬运到皮带线上逐个流送至自动物流线上。此过程均由作业员一人操作,因卷绕机输送带较短,作业员一人开2台设备需要来回频繁走动搬运;这样造成后果:1、设备暂停时间频繁,稼动率降低;2、作业员来回搬运频繁,容易忽略机台故障(尤其插中心管故障)和碰倒电芯盒,造成电芯浪费和损坏;3、作业员手套带有灰尘和机油,直接捡电芯会严重电芯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卷绕 ...
【技术保护点】
卷绕电芯自动入盒装置,用于实现将电芯自动装入电芯盒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空盒自动下料机构(20)、插板挡盒机构(30)、吸电芯机构(40)和横移收料机构(50);所述空盒自动下料机构(20)、吸电芯机构(40)和横移收料机构(50)均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0)上,空盒置于空盒自动下料机构(20)中,通过空盒自动下料机构(20)和插板挡盒机构(30)的装配和分离分别实现空盒的限位和释放,所述横移收料机构(50)位于空盒自动下料机构(20)下方,设置有机械手(51)和横移收料驱动机构(52),所述机械手(51)用于固定空盒,所述横移收料驱动机构(52)与机械手(51 ...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26 CN 20161026663741.卷绕电芯自动入盒装置,用于实现将电芯自动装入电芯盒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空盒自动下料机构(20)、插板挡盒机构(30)、吸电芯机构(40)和横移收料机构(50);所述空盒自动下料机构(20)、吸电芯机构(40)和横移收料机构(50)均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0)上,空盒置于空盒自动下料机构(20)中,通过空盒自动下料机构(20)和插板挡盒机构(30)的装配和分离分别实现空盒的限位和释放,所述横移收料机构(50)位于空盒自动下料机构(20)下方,设置有机械手(51)和横移收料驱动机构(52),所述机械手(51)用于固定空盒,所述横移收料驱动机构(52)与机械手(51)连接,带动机械手(51)进行左右横向移动;所述吸电芯机构(40)上设置有电芯抓取机构(41)和吸电芯驱动机构(42),所述电芯抓取机构(41)用于抓取电芯,所述吸电芯驱动机构(42)与电芯抓取机构(41)连接,驱动电芯抓取机构(41)将电芯放入横移收料机构(50)的空盒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电芯自动入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空盒自动下料机构(20)和插板挡盒机构(30)的装配和分离分别实现空盒的限位和释放,具体为:所述空盒自动下料机构(20)底部相对的两边设置有平板(21)和插孔(22),所述插板挡盒机构(30)安装在平板(21)上端面,当插板挡盒机构(30)插入插孔(22)中时对空盒进行限位,防止空盒向下脱离空盒自动下料机构(20),当插板挡盒机构(30)从插孔(22)中拔出位于最下层的空盒向下脱离空盒自动下料机构(20),落入位于空盒自动下料机构(20)下方的横移收料机构(50)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电芯自动入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盒自动下料机构(20)还包括:连接板(23)、叠盒护板(24)和空盒自动下料驱动机构(25);所述叠盒护板(24)设置有容纳堆叠空盒的空间,且叠盒护板(24)底部相对的两边设置有平板(21)和插孔(22),所述空盒自动下料驱动机构(25)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0)上,且通过连接板(23)与叠盒护板(24)固定连接,空盒自动下料驱动机构(25)通过连接板(23)带动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保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