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塞气举排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03193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柱塞气举排液装置,包括地面设备和井下工具串,井下工具串包括油管、中间球座、喇叭口、柱塞,在油管中部设置有弹性滑套,弹性滑套包含本体、上接头和下接头,本体的内腔设有滑套,本体的侧壁设有气孔,滑套被上接头和下接头限制并在本体内上下移动,使气孔重复开关,滑套内壁安装受到横向挤压后直径发生变化的弧形弹性拨片,弧形顶部设置有耐磨凸起;柱塞是圆柱状,沿着轴向围绕柱塞侧壁圆周表面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凹槽在弹性拨片的弹力作用下和耐磨凸起发生咬合或分离,带动滑套向上下运动。使用时利用油管内的柱塞,在井内气体的推动下,把井底的水,举升到地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是一种排采作业的新装置。

Plunger gas lift liquid discharg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unger gas lift drainage device, including surface equipments and downhole tool string, downhole tool string including tubing, middle seat, bell, plunger, the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elastic sleeve, the elastic sleeve comprises a body, an upper joint and a lower joint body, an inner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sleeve, side wall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hole, the sliding sleeve is the upper joint and the lower joint limit and in the body to move up and down, the stomatal repeat switch, the sliding sleeve is installed on the inner wall by arc elastic transverse extrusion diameter change paddles, arc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plunger is wear bulge; cylindrical shape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around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lateral wall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lunger a plurality of mutually parallel grooves, groove occluded or separation in the elastic effect of the elastic paddles and wear bulge driven upward and downward motion of the sliding sleeve. When using the plunger in the tubing, the water at the bottom of the well is lifted to the ground under the driving of the gas in the wel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low cost, and is a new device for discharging and mining oper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塞气举排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气田开发应用的装置,尤其是一种柱塞气举排液装置,利用油管内的柱塞,在井内气体的推动下,把井底的水举升到地面。
技术介绍
目前油气井的举升工艺包括有杆抽油泵、电泵、螺杆泵、水力泵、气举、泡沫排液、抽汲等方式,对于高含水气井,多数使用泡沫排液,但是当地层含水高时效果不理想,使用气举排液费用高,且对地层产生回压高,排液效果不理想,使用其他泵需要压井起出油管,存在作业周期长,对地层有污染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柱塞气举排液装置,解决气举排液无法下入有杆泵、电泵等方式的排液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柱塞气举排液装置,包括地面设备和井下工具串,井下工具串包括设置在套管中的油管,连接在油管上的中间球座和喇叭口,以及沿着油管内壁上下移动的柱塞,在油管中部设置有弹性滑套,弹性滑套位于中间球座上方并具有一定的距离;弹性滑套包含采用通孔设计的本体,位于本体两端的上接头和下接头,上、下接头的内径小于本体的内径,上接头和下接头分别通过螺口连接到油管上,本体的内腔设有滑套,本体的侧壁设有气孔,气孔能被滑套密闭,滑套的外径略小于本体的内径但是大于上、下接头的内径,被上接头和下接头限制并在本体内上下移动,使气孔重复开关,连通或者隔离油管壁内外空间,滑套内壁安装受到横向挤压后直径发生变化的弧形弹性拨片,弧形顶部设置有耐磨凸起,耐磨凸起呈圆弧形;在油管内部上下自由移动的柱塞是圆柱状,沿着轴向围绕柱塞侧壁圆周表面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凹槽在弹性拨片的弹力作用下和耐磨凸起发生咬合或分离,当柱塞从上向下移动穿过弹性滑套时,凹槽咬合耐磨凸起,带动滑套向下运动,气孔关闭,使油管和套管不连通;柱塞从下向上移动穿过弹性滑套时,凹槽咬合耐磨凸起,带动滑套向上运动,气孔打开,使油管油管和套管环空连通。井下工具串通过油管悬挂器固定在套管顶部的采气树大四通内并密封;地面设备包括采气树小四通,小四通一侧与出口管线连接,上部与捕捉器和柱塞缓冲室连接,出口管线上安装有油管压力表和油管阀门,在油套环形空间的出口有套管进出口管线,套管上压力表和套管阀门。井内的多段的油管规格相同,中间球座的内径小于柱塞的外径,中间球座到地面设备柱塞缓冲室之间的其他工具和油管的内径略大于柱塞的外径,柱塞能在中间球座和柱塞缓冲室之间上下自由移动。所述弹性滑套位于套管内液面的上部,到液面距离在100-300m之间,喇叭口位于套管内液面的下部,到液面距离在200-300m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是一种排采作业的新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柱塞气举排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弹性滑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柱塞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柱塞从井口下落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关井恢复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开井柱塞上行穿过弹性滑套示意图。图中:7柱塞,9弹性滑套,10中间球座,11气层,12套管内液面,13油管内液面,14缓冲器,15套管进出口管线,17套管压力表,18出口管线,19油管闸门,20油管压力表,22油管,23套管,24喇叭口,26套管闸门,27油管挂,28采气树大四通,29采气树小四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方案表述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地面设备与现有技术是相同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所以不再叙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不同点是井下工具串结构不同,下面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柱塞气举排液装置,包括地面设备和井下工具串,井下工具串包括设置在套管23中的油管22,连接在油管22上的中间球座10和喇叭口24,以及沿着油管22内壁上下移动的柱塞7,在油管22中部设置有弹性滑套9,弹性滑套9位于中间球座10上方并具有一定的距离;弹性滑套9包含采用通孔设计的本体2,位于本体2两端的上接头1和下接头1-1,上、下接头的内径小于本体2的内径,上接头1和下接头1-1分别通过螺口连接到油管22上,本体2的内腔设有滑套3,本体2的侧壁设有气孔5,气孔5能被滑套3密闭,滑套3的外径略小于本体2的内径但是大于上、下接头的内径,被上接头1和下接头1-1限制并在本体2内上下移动,使气孔5重复开关,连通或者隔离油管壁内外空间,滑套3内壁安装受到横向挤压后直径发生变化的弧形弹性拨片4,弧形顶部设置有耐磨凸起6,耐磨凸起6呈圆弧形;在油管22内部上下自由移动的柱塞7是圆柱状,沿着轴向围绕柱塞侧壁圆周表面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8,凹槽8在弹性拨片4的弹力作用下和耐磨凸起6发生咬合或分离,当柱塞7从上向下移动穿过弹性滑套9时,凹槽8咬合耐磨凸起6,带动滑套3向下运动,气孔5关闭,使油管22和套管23不连通;柱塞7从下向上移动穿过弹性滑套9时,凹槽8咬合耐磨凸起6,带动滑套3向上运动,气孔5打开,使油管油管22和套管23环空连通。井下工具串通过油管悬挂器27固定在套管23顶部的采气树大四通28内并密封;地面设备包括采气树小四通29,小四通一侧与出口管线18连接,上部与捕捉器25和柱塞缓冲室14连接,出口管线上安装有油管压力表20和油管阀门19,在油套环形空间的出口有套管进出口管线15,套管上压力表17和套管阀门26。井内的多段的油管22规格相同,中间球座10的内径小于柱塞7的外径,中间球座10到地面设备柱塞缓冲室14之间的其他工具和油管22的内径略大于柱塞7的外径,柱塞7能在中间球座10和柱塞缓冲室之间上下自由移动。所述弹性滑套9位于套管内液面12的上部,到液面距离在100-300m之间,喇叭口24位于套管内液面12的下部,到液面距离在200-300m之间。柱塞气举排液装置按照如下方式连接和使用:步骤1,如图1所示,设备安装;首先,用清水或者压井液灌满井筒以平衡地层压力,保持液面在井口;其次,将喇叭口24、中间球座10、弹性滑套9等井下工具,依次通过油管22连接,中间球座10和弹性滑套9之间的优选距离在300-600米之间,按照顺序连接好井下工具串,根据地层预测压力和液面深度,计算工具串中弹性滑套9的预设深度,并下入井内,下入时,确认弹性滑套处于关闭位置(确保油管和油套环空不连通)。然后,安装采气树并紧固螺丝,在井口采气树小四通上一侧安装油管压力表20、闸门19和出口管线18,出口管线18与采气流程或者井场的放喷流程连接,采气树小四通29的顶部安装捕捉器25、柱塞缓冲器14(柱塞7此时位于柱塞缓冲器14内),采气树大四通28一侧安装套管压力表17。步骤2,气举诱喷;利用常规的气举排液工艺,把氮气或者天然气从套管和油管的环形空间注入,把井内的水排出到地面,并放空井口压力,之后关闭油管阀门19和套管阀门26。步骤3,启动装置;在地面操作捕捉器25,释放柱塞7,柱塞缓冲器14内的柱塞7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油管22向下运动,当柱塞7经过弹性滑套9时,凹槽8咬合弹性拨片4顶部的耐磨凸起6,在惯性作用下,带动滑套3向下移动关闭气孔5,弹性滑套9隔离油管22和套管23,滑套3到达下接头1-1时,停止移动,耐磨凸起6从凹槽8中跳出,柱塞7离开弹性滑套9,继续下落到中间球座上。如图4所示。步骤4,恢复井筒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柱塞气举排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柱塞气举排液装置,包括地面设备和井下工具串,井下工具串包括设置在套管(23)中的油管(22),连接在油管(22)上的中间球座(10)和喇叭口(24),以及沿着油管(22)内壁上下移动的柱塞(7),其特征在于,在油管(22)中部设置有弹性滑套(9),弹性滑套(9)位于中间球座(10)上方并具有一定的距离;弹性滑套(9)包含采用通孔设计的本体(2),位于本体(2)两端的上接头(1)和下接头(1‑1),上、下接头的内径小于本体(2)的内径,上接头(1)和下接头(1‑1)分别通过螺口连接到油管(22)上,本体(2)的内腔设有滑套(3),本体(2)的侧壁设有气孔(5),气孔(5)能被滑套(3)密闭,滑套(3)的外径略小于本体(2)的内径但是大于上、下接头的内径,被上接头(1)和下接头(1‑1)限制并在本体(2)内上下移动,使气孔(5)重复开关,连通或者隔离油管壁内外空间,滑套(3)内壁安装受到横向挤压后直径发生变化的弧形弹性拨片(4),弧形顶部设置有耐磨凸起(6),耐磨凸起(6)呈圆弧形;在油管(22)内部上下自由移动的柱塞(7)是圆柱状,沿着轴向围绕柱塞侧壁圆周表面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8),凹槽(8)在弹性拨片(4)的弹力作用下和耐磨凸起(6)发生咬合或分离,当柱塞(7)从上向下移动穿过弹性滑套(9)时,凹槽(8)咬合耐磨凸起(6),带动滑套(3)向下运动,气孔(5)关闭,使油管(22)和套管(23)不连通;柱塞(7)从下向上移动穿过弹性滑套(9)时,凹槽(8)咬合耐磨凸起(6),带动滑套(3)向上运动,气孔(5)打开,使油管油管(22)和套管(23)环空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塞气举排液装置,包括地面设备和井下工具串,井下工具串包括设置在套管(23)中的油管(22),连接在油管(22)上的中间球座(10)和喇叭口(24),以及沿着油管(22)内壁上下移动的柱塞(7),其特征在于,在油管(22)中部设置有弹性滑套(9),弹性滑套(9)位于中间球座(10)上方并具有一定的距离;弹性滑套(9)包含采用通孔设计的本体(2),位于本体(2)两端的上接头(1)和下接头(1-1),上、下接头的内径小于本体(2)的内径,上接头(1)和下接头(1-1)分别通过螺口连接到油管(22)上,本体(2)的内腔设有滑套(3),本体(2)的侧壁设有气孔(5),气孔(5)能被滑套(3)密闭,滑套(3)的外径略小于本体(2)的内径但是大于上、下接头的内径,被上接头(1)和下接头(1-1)限制并在本体(2)内上下移动,使气孔(5)重复开关,连通或者隔离油管壁内外空间,滑套(3)内壁安装受到横向挤压后直径发生变化的弧形弹性拨片(4),弧形顶部设置有耐磨凸起(6),耐磨凸起(6)呈圆弧形;在油管(22)内部上下自由移动的柱塞(7)是圆柱状,沿着轴向围绕柱塞侧壁圆周表面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8),凹槽(8)在弹性拨片(4)的弹力作用下和耐磨凸起(6)发生咬合或分离,当柱塞(7)从上向下移动穿过弹性滑套(9)时,凹槽(8)咬合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黄其李楠徐庆祥白石马田力吴英新李相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