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672c\u53d1\u660e\u63d0\u4f9b\u4e00\u79cd\u7535\u52a8\u589e\u538b\u50a8\u80fd\u8231\u95e8\u4f5c\u52a8\u7cfb\u7edf\uff0c\u5305\u62ec\u589e\u538b\u50a8\u80fd\u88c5\u7f6e\u548c\u4f20\u52a8\u88c5\u7f6e(2)\uff1b\u6240\u8ff0\u589e\u538b\u50a8\u80fd\u88c5\u7f6e\u5305\u62ec\u5355\u5411\u6cf5\u2011\u53cc\u5411\u9a6c\u8fbe(3)\uff0c\u7b2c\u4e00\u5355\u5411\u9600(4)\uff0c\u84c4\u80fd\u5668(5)\uff0c\u5f00\u5173\u9600(6)\uff0c\u4f3a\u670d\u9600(7)\uff0c\u7b2c\u4e8c\u5355\u5411\u9600(8)\uff0c\u6cb9\u7bb1(9)\uff1b\u6240\u8ff0\u5355\u5411\u6cf5\u2011\u53cc\u5411\u9a6c\u8fbe(3)\u80fd\u591f\u7ecf\u7b2c\u4e8c\u5355\u5411\u9600(8)\u4ece\u6cb9\u7bb1(9)\u4e2d\u5438\u6cb9\uff0c\u5e76\u5c06\u6cb9\u7ecf\u7b2c\u4e00\u5355\u5411\u9600(4)\u5145\u5165\u6240\u8ff0\u84c4\u80fd\u5668(5)\u4e2d\uff1b\u6240\u8ff0\u5f00\u5173\u9600(6)\u7528\u4e8e\u63a7\u5236\u6240\u8ff0\u84c4\u80fd\u5668(5)\u548c\u6240\u8ff0\u4f3a\u670d\u9600(7)\u4e4b\u95f4\u6cb9\u8def\u7684\u901a\u65ad\uff1b\u6240\u8ff0\u4f3a\u670d\u9600(7)\u7528\u4e8e\u63a7\u5236\u6240\u8ff0\u84c4\u80fd\u5668(5)\u4e2d\u7684\u6cb9\u9a71\u52a8\u6240\u8ff0\u5355\u5411\u6cf5\u2011\u53cc\u5411\u9a6c\u8fbe(3)\uff1b\u6240\u8ff0\u5355\u5411\u6cf5\u2011\u53cc\u5411\u9a6c\u8fbe(3)\u8fd8\u7528\u4e8e\u9a71\u52a8\u6240\u8ff0\u4f20\u52a8\u88c5\u7f6e(2)\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增压储能舱门作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舱门作动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增压储能舱门作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几大军事强国均在研制或已经成功研制了第四代战斗机,由于隐身和减少阻力的需求,弹舱内埋布局方式已经被新型战机普遍应用。武器内埋装载技术的关键是舱门作动系统。内埋弹舱的舱门作动系统是四代机相对于三代机新增的重要作动系统。其特点就是大载荷、大惯量和快速启闭,由此导致舱门的启闭需要瞬时大功率。目前国内外采用的传统舱门驱动方式为机载液压系统,为液压马达直接供油,该驱动马达输出转矩经过减速后带动舱门转动开启,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A-伺服阀;B-驱动马达。由于舱门开启过程有大气动负载和高开启速度的特点,导致舱门开启的液压驱动系统装机功率特别大,进而使配套的机载液压系统装机功率很大,增大了发动机的负荷以及飞机的重量。国内的隐身飞行器研制面对发动机能力有限的现状,液压提取功率变得非常珍贵,暴露出的突出矛盾是:舱门与舵机争抢功率、几个舱门之间争抢功率。导致舱门开关时间无法继续提高、主侧舱门不能同时开启、舱门开启时飞机姿态与过载受限的突出问题,发动机的负担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增压储能舱门作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储能装置和传动装置(2);所述增压储能装置包括单向泵‑双向马达(3),第一单向阀(4),蓄能器(5),开关阀(6),伺服阀(7),第二单向阀(8),油箱(9);所述单向泵‑双向马达(3)能够经第二单向阀(8)从油箱(9)中吸油,并将油经第一单向阀(4)充入所述蓄能器(5)中;所述开关阀(6)用于控制所述蓄能器(5)和所述伺服阀(7)之间油路的通断;所述伺服阀(7)用于控制所述蓄能器(5)中的油驱动所述单向泵‑双向马达(3);所述单向泵‑双向马达(3)还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装置(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增压储能舱门作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储能装置和传动装置(2);所述增压储能装置包括单向泵-双向马达(3),第一单向阀(4),蓄能器(5),开关阀(6),伺服阀(7),第二单向阀(8),油箱(9);所述单向泵-双向马达(3)能够经第二单向阀(8)从油箱(9)中吸油,并将油经第一单向阀(4)充入所述蓄能器(5)中;所述开关阀(6)用于控制所述蓄能器(5)和所述伺服阀(7)之间油路的通断;所述伺服阀(7)用于控制所述蓄能器(5)中的油驱动所述单向泵-双向马达(3);所述单向泵-双向马达(3)还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装置(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泵-双向马达(3)与所述传动装置(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系统还包括双向电机(1),所述双向电机(1)与所述传动装置(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作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2)的输出端与舱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作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阀(7)通过控制油路连接方式来控制所述单向泵-双向马达(3)的双向马达转动方向。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作动系统进行舱门作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蓄能器(5)蓄能阶段:所述单向泵-双向马达(3)作为单向泵使用,经第二单向阀(8)从油箱(9)中吸油,并将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耀星,刘晓超,焦宗夏,吴登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