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75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调节结构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通风调节结构,可以减少扇叶在通风状态下的变形,同时增加操作的稳定性。移动杆轨道与风箱箱体相连接,移动杆与横杆支架相连接,且移动杆位于横杆支架的下端,螺帽与螺杆相连接,螺帽位于横杆支架的上端,螺杆与螺杆支座相连接,且螺杆位于螺杆支座的上端,螺杆支座与风箱箱体相连接,且螺杆支座位于风箱箱体的上端,转动杆Ⅰ与移动杆轨道相连接,转动杆Ⅰ与移动杆相连接,转动杆Ⅰ与挡风板Ⅰ相连接,挡风板Ⅰ与转动杆Ⅲ相连接,挡风板Ⅱ与转动杆Ⅲ相连接,挡风板Ⅱ与转动杆Ⅱ相连接,转动杆Ⅱ与移动杆轨道相连接。

Ventilation regulat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ntilation adjusting structure field, more specifically, a ventilation adjustment structure, which can reduc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fan blade in the ventilation state, and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the operation. The moving rod track and bellows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ing rod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bar, and the bar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mobile support bar, the nut and the screw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cap is positioned in the support bar, screw and screw bea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and the screw in screw bearings, screw bearing and bellows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and screw bearing in bellows box, rotating rod type and moving track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rod 1 and the mov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rod I and a windshield windshield of I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indshield II III, and the rota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indshield, and the rotating rod II phase II connection, rotating rod and the mov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ck i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调节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风调节结构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通风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通风即为保证矿工在井下作业时的安全与健康,为提供足量合乎卫生标准的空气,为把环境温度维持在许可的范围内,为排出瓦斯、煤尘、矿尘和有害气体所采取的矿井通风工程与技术,指利用通风机使空气获得能量,并沿井巷流动。它能增大流经井巷的风量,有效地克服矿井阻力,防止瓦斯积聚,排出有毒有害气体,保证安全生产。机械通风的矿井,至少必须有两个出口通至地面,形成通风系统,使工作地点有贯通风流,给离开工作面的乏风提供排出通路。机械通风是产生机械风压的动力源。机械通风按通风机工作方式不同,分压入式通风和抽出式通风,目前通风调节机构为旋转杆带动扇叶合闭,以达到调节通风量的目的,但是这种调节方式容易造成扇叶远离旋转轴的一端变形,影响实际通风调节的作用,所以设计一种通风调节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风调节结构,可以减少扇叶在通风状态下的变形,同时增加操作的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通风调节结构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通风调节结构,包括风箱箱体、移动杆轨道、移动杆、横杆支架、螺帽、螺杆、螺杆支座、转动杆Ⅰ、挡风板Ⅰ、挡风板Ⅱ、转动杆Ⅱ和转动杆Ⅲ,可以减少扇叶在通风状态下的变形,同时增加操作的稳定性。移动杆轨道与风箱箱体相连接,移动杆与横杆支架相连接,且移动杆位于横杆支架的下端,螺帽与螺杆相连接,螺帽位于横杆支架的上端,螺杆与螺杆支座相连接,且螺杆位于螺杆支座的上端,螺杆支座与风箱箱体相连接,且螺杆支座位于风箱箱体的上端,转动杆Ⅰ与移动杆轨道相连接,转动杆Ⅰ与移动杆相连接,转动杆Ⅰ与挡风板Ⅰ相连接,挡风板Ⅰ与转动杆Ⅲ相连接,挡风板Ⅱ与转动杆Ⅲ相连接,挡风板Ⅱ与转动杆Ⅱ相连接,转动杆Ⅱ与移动杆轨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通风调节结构所述的移动杆轨道与风箱箱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通风调节结构所述的移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通风调节结构所述的螺杆垂直于螺杆支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通风调节结构所述的移动杆与转动杆Ⅰ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通风调节结构所述的挡风板Ⅰ与挡风板Ⅱ的大小相等。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通风调节结构所述的挡风板Ⅰ、挡风板Ⅱ的正面面积为风箱箱体的横截面积的一半。本技术一种通风调节结构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通风调节结构,可以减少扇叶在通风状态下的变形,同时增加操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通风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风箱箱体1;移动杆轨道2;移动杆3;横杆支架4;螺帽5;螺杆6;螺杆支座7;转动杆Ⅰ8;挡风板Ⅰ9;挡风板Ⅱ10;转动杆Ⅱ11;转动杆Ⅲ12。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通风调节结构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通风调节结构,包括风箱箱体1、移动杆轨道2、移动杆3、横杆支架4、螺帽5、螺杆6、螺杆支座7、转动杆Ⅰ8、挡风板Ⅰ9、挡风板Ⅱ10、转动杆Ⅱ11和转动杆Ⅲ12,可以减少扇叶在通风状态下的变形,同时增加操作的稳定性。移动杆轨道2与风箱箱体1相连接,移动杆轨道2与风箱箱体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移动杆3与横杆支架4相连接,移动杆3与横杆支架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移动杆3位于横杆支架4的下端,螺帽5与螺杆6相连接,螺帽5位于横杆支架4的上端,螺杆6与螺杆支座7相连接,螺杆6与螺杆支座7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螺杆6位于螺杆支座7的上端,螺杆支座7与风箱箱体1相连接,螺杆支座7与风箱箱体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螺杆支座7位于风箱箱体1的上端,转动杆Ⅰ8与移动杆轨道2相连接,转动杆Ⅰ8与移动杆轨道2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转动杆Ⅰ8与移动杆3相连接,转动杆Ⅰ8与移动杆3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动杆Ⅰ8与挡风板Ⅰ9相连接,转动杆Ⅰ8与挡风板Ⅰ9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挡风板Ⅰ9与转动杆Ⅲ12相连接,挡风板Ⅰ9与转动杆Ⅲ12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挡风板Ⅱ10与转动杆Ⅲ12相连接,挡风板Ⅱ10与转动杆Ⅲ12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挡风板Ⅱ10与转动杆Ⅱ11相连接,挡风板Ⅱ10与转动杆Ⅱ1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动杆Ⅱ11与移动杆轨道2相连接,转动杆Ⅱ11与移动杆轨道2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移动杆轨道2与风箱箱体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具体实施方式三: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移动杆3的数量为两个。具体实施方式四: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螺杆6垂直于螺杆支座7。具体实施方式五: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移动杆3与转动杆Ⅰ8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具体实施方式六: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挡风板Ⅰ9与挡风板Ⅱ10的大小相等。具体实施方式七: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挡风板Ⅰ9、挡风板Ⅱ10的正面面积为风箱箱体1的横截面积的一半。工作原理:移动杆轨道2与风箱箱体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移动杆3与横杆支架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螺帽5位于横杆支架4的上端,螺杆6与螺杆支座7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螺杆支座7与风箱箱体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转动杆Ⅰ8与移动杆轨道2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转动杆Ⅰ8与移动杆3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动杆Ⅰ8与挡风板Ⅰ9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挡风板Ⅰ9与转动杆Ⅲ12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挡风板Ⅱ10与转动杆Ⅲ12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挡风板Ⅱ10与转动杆Ⅱ1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动杆Ⅱ11与移动杆轨道2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通过拧紧螺帽5可以调节挡风板Ⅰ9与挡风板Ⅱ10之间的角度,继而控制挡风量的大小,可以减少扇叶在通风状态下的变形,同时增加操作的稳定性。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通风调节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调节结构,包括风箱箱体(1)、移动杆轨道(2)、移动杆(3)、横杆支架(4)、螺帽(5)、螺杆(6)、螺杆支座(7)、转动杆Ⅰ(8)、挡风板Ⅰ(9)、挡风板Ⅱ(10)、转动杆Ⅱ(11)和转动杆Ⅲ(12),其特征在于:移动杆轨道(2)与风箱箱体(1)相连接,移动杆(3)与横杆支架(4)相连接,且移动杆(3)位于横杆支架(4)的下端,螺帽(5)与螺杆(6)相连接,螺帽(5)位于横杆支架(4)的上端,螺杆(6)与螺杆支座(7)相连接,且螺杆(6)位于螺杆支座(7)的上端,螺杆支座(7)与风箱箱体(1)相连接,且螺杆支座(7)位于风箱箱体(1)的上端,转动杆Ⅰ(8)与移动杆轨道(2)相连接,转动杆Ⅰ(8)与移动杆(3)相连接,转动杆Ⅰ(8)与挡风板Ⅰ(9)相连接,挡风板Ⅰ(9)与转动杆Ⅲ(12)相连接,挡风板Ⅱ(10)与转动杆Ⅲ(12)相连接,挡风板Ⅱ(10)与转动杆Ⅱ(11)相连接,转动杆Ⅱ(11)与移动杆轨道(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调节结构,包括风箱箱体(1)、移动杆轨道(2)、移动杆(3)、横杆支架(4)、螺帽(5)、螺杆(6)、螺杆支座(7)、转动杆Ⅰ(8)、挡风板Ⅰ(9)、挡风板Ⅱ(10)、转动杆Ⅱ(11)和转动杆Ⅲ(12),其特征在于:移动杆轨道(2)与风箱箱体(1)相连接,移动杆(3)与横杆支架(4)相连接,且移动杆(3)位于横杆支架(4)的下端,螺帽(5)与螺杆(6)相连接,螺帽(5)位于横杆支架(4)的上端,螺杆(6)与螺杆支座(7)相连接,且螺杆(6)位于螺杆支座(7)的上端,螺杆支座(7)与风箱箱体(1)相连接,且螺杆支座(7)位于风箱箱体(1)的上端,转动杆Ⅰ(8)与移动杆轨道(2)相连接,转动杆Ⅰ(8)与移动杆(3)相连接,转动杆Ⅰ(8)与挡风板Ⅰ(9)相连接,挡风板Ⅰ(9)与转动杆Ⅲ(12)相连接,挡风板Ⅱ(10)与转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宜轩逄京亮沙祥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