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惯性的火药约束式隔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697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惯性的火药约束式隔离机构,属于引信保险机构技术领域。该隔离机构包括中心开有转子孔的本体,以及同轴套嵌入转子孔中可相对本体转动的转子,转子和本体上开设有容置火药拔销器、惯性保险部件、传火部件和传爆部件的相应孔洞,通过优化孔洞的位置关系,使隔离机构具有较大的解除隔离转角,且多级保险机构的设置使得安全状态下和待发状态下的隔离机构能够锁定在对应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优化了隔离机构的部件排列形式,减小了隔离机构的空间尺寸,提高了隔离机构的适用性;另一方面,安全状态下的两级保险能有效提高隔离机构的安全性,待发状态下的两级锁定能有效保证引爆序列的对正,大大提高引爆效率。

A powder type isol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inertial confine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pellant confinement isolating mechanism based on inertia,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fuze insurance mechanism. The isolat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rotor is arranged in the center hole of the body, the rotor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body and the sleeve hole embedded in the rotor, the rotor and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corresponding holes containing gunpowder pin puller, inertial components, fire insurance components and explosive components,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hole position, the isolation mechanism has a larger release angle, and multi-level insurance institutions set isolation mechanism of safe state and ready status can be locked at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rough the above settings, while optimizing the isolation mechanism component arrangement, reduces the space size of isolation mechanism, improv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isolation mechanism; on the other hand, the safety condition of grade two insuranc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afety isolation mechanism, outgoing state level two can effectively ensure the lock the sequence is detonated,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惯性的火药约束式隔离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引信保险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惯性的火药约束式隔离机构。
技术介绍
火工品是装有火药或炸药,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燃烧或爆炸,以引燃火药、引爆炸药或做机械功的一次性使用的元器件和装置的总称。在火工品中通常设置有隔离机构,其作用是使传爆序列中的敏感火工元件平时与下一级火工元件隔离,保证引信在其火工品偶然提前作用时不发火,从而避免弹药早炸以致危及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引信的安全性涉及到引信的论证、设计、制造、检验验收、试验、勤务处理、使用和爆炸物处理等全寿命周期。在引信的全寿命安全周期中,隔离机构的作用是保证引信在对目标作用的有效短时期/空间内处于待发状态,其余情况下均为安全状态。目前,常用的引信隔离机构有滑块机构、杆式机构和隔离转子机构,其中以水平转子式隔离机构较为常见。通常情况下,水平转子式隔离机构利用扭力簧、发条(盘簧)或其它弹簧作为机构运动的原动力,具有较小的轴向尺寸,适应于轴向尺寸要求小的场合,且水平转子式隔离机构具有较大的解除隔离转角,能确保一般情况下的隔爆安全性。但是,现有的水平转子式隔离机构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其缺陷主要集中为如下几点。首先,当隔离机构保险解除并运动到位后,隔离机构不具有锁定功能,在振动环境下,容易造成隔离机构错位,最终导致爆炸序列对正不完全;其次,水平转子式隔离机构的两级保险件错位排列,会使得机构尺寸较大,对空间利用不合理;再次,水平转子式隔离机构通常没有有效利用弹上的环境信息(如飞行过载、离心力、气动热等),且两级保险件的驱动需要消耗引信或弹上电源,造成能量浪费,且安全性较低。上述缺陷使得水平转子式隔离机构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对隔离机构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有一定的影响,无法充分满足引信的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惯性的火药约束式隔离机构,其中通过采用两级保险的设定,设置有较大的解除隔离转角,确保平时的隔爆安全性,且隔离机构具有运动到位后锁定功能,能确保在振动环境下处于到位状态,保证起爆的可靠性,提升引信机构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惯性的火药约束式隔离机构,包括中心开有转子孔的本体,以及同轴套嵌入转子孔中可相对本体转动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对应转子的端面开设有容置惯性保险部件一端的第一盲孔、用于容置火药拔销器的第二盲孔,以及用于容置传爆部件的传爆孔;以此对应地,所述转子上开设有用于容置传火部件的传火孔、在安全状态下与第一盲孔位置对应的用于惯性保险部件另一端容置其中以锁定该安全状态的第三盲孔、以及在安全状态下与所述第二盲孔对应的用于火药拔销器的插销端插入其中以锁定该安全状态的插销孔;在转子被驱动从安全状态下转换为待发状态的过程中,所述惯性保险部件被驱动而从所述第三盲孔中脱离并使得所述惯性保险部件整体容置于所述第一盲孔中,相应地,所述火药拔销器的插销端被驱动从所述插销孔中脱离,进而所述转子可被驱动而转动一定角度,使得容置所述传火部件与所述传爆部件的孔对正,且所述第一盲孔与所述插销孔对正而使得所述惯性保险部件的一端嵌入所述插销孔中以锁定该待发状态,从而可实现从安全状态转换到所述待发状态并锁定该待发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子上开设有弧形凹槽,用于为转子转动方向导向并限定转子的转动角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横截面上所述弧形凹槽两端与转子孔中心的连线所构成的夹角与转子从安全状态转换为待发状态时需转动的角度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横截面上所述弧形凹槽两端与转子孔中心的连线所构成的夹角为75°~13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转子对应本体的端面上还开设有用于容置锁定部件的第四盲孔,用于容置锁定部件,相应地,所述本体上开设有与之对应的球销孔;所述锁定部件包括锁定弹簧和球销,在安全状态下所述锁定弹簧处于收缩状态,所述球销端部与所述本体的转子孔端面接触,转子从安全状态转动到待发状态时,所述第四盲孔刚好与所述球销孔对正,即所述锁定部件的锁定弹簧压缩状态解除,球销插入所述球销孔中从而锁定该待发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惯性保险部件包括惯性筒和惯性弹簧,所述惯性筒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惯性弹簧一端的凹槽;在安全状态下,所述惯性筒容置于所述转子一侧端面上的所述第三盲孔中,所述惯性弹簧的另一端容置于所述本体上的所述第一盲孔中;所述转子从安全状态转动到待发状态过程中,所述惯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惯性保险部件整体嵌入所述第一盲孔中;所述转子转动到待发状态时,所述第一盲孔与所述转子上的所述插销孔对正,所述惯性筒嵌入所述插销孔中以锁定该待发状态。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惯性的火药约束式隔离机构中,通过采用惯性保险部件作为一级保险机构,火药拔销器作为另一级保险机构,两级保险机构共同作用,保证隔离机构的转子在安全状态下不发生转动,减少意外引爆情况的发生,提高隔离机构的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惯性的火药约束式隔离机构中,当隔离机构处于待发状态时,通过采用锁定部件作为一级锁定机构,惯性保险部件作为另一级锁定机构,两级锁定机构共同作用,保证隔离机构在待发状态下不发生机构错位,尤其是减少振动环境下隔离机构的组件错位,大大避免了爆炸序列对正不完全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惯性的火药约束式隔离机构中,由弧形凹槽和定位销对转子转动方向及角度进行限定,且设定的解除隔离转角较大,可以有效保证隔离机构在状态转换时组件对正,并大大提升引信机构日常的隔爆安全性;(4)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惯性的火药约束式隔离机构,安全状态下的两级保险组件和待发状态下的两级保险组件优化排列,使安全状态时容置火药拔销器插销端的插销孔可以在待发状态时与容置惯性保险部件的第一盲孔对正,用于惯性保险部件的一端嵌入进行待发状态锁定,通过合理设计孔洞位置,充分利用闲置的孔洞,从而可以大大减小隔离机构的空间尺寸;(5)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惯性的火药约束式隔离机构,其保险机构能分别利用弹上的环境信息和控制系统指令,能大幅提升隔离机构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惯性的火药约束式隔离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隔离机构的转子结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隔离机构的转子结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隔离机构的驱动部件结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隔离机构的驱动部件结构拆装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隔离机构的惯性保险部件结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隔离机构的传火部件结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隔离机构的锁定部件结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隔离机构的本体结构俯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隔离机构的本体结构侧视图。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转子,101.扭簧槽,102.转轴孔,103.传火孔,104.第四盲孔,105.第五盲孔,106.第三盲孔,107.插销孔,108.锁定孔,109.定轴孔,1010.弧形凹槽;2.驱动部件,201.扭簧,202.转轴,203.滚动轴承,204.压板;3.惯性保险部件,301.惯性筒,302.惯性弹簧;4.传火部件,401.火焰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惯性的火药约束式隔离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惯性的火药约束式隔离机构,包括中心开有转子孔(801)的本体(8),以及同轴套嵌入转子孔(801)中可相对本体(8)转动的转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8)上对应转子(1)的端面开设有容置惯性保险部件(3)一端的第一盲孔(803)、用于容置火药拔销器(9)的第二盲孔(804),以及用于容置传爆部件(7)的传爆孔(808);以此对应地,所述转子(1)上开设有用于容置传火部件(4)的传火孔(103)、在安全状态下与第一盲孔(803)位置对应的用于惯性保险部件(3)另一端容置其中以锁定该安全状态的第三盲孔(106)、以及在安全状态下与所述第二盲孔(804)对应的用于火药拔销器(9)的插销端插入其中以锁定该安全状态的插销孔(107);在转子(1)被驱动从安全状态下转换为待发状态的过程中,所述惯性保险部件(3)被驱动而从所述第三盲孔(106)中脱离并使得所述惯性保险部件(3)整体容置于所述第一盲孔(803)中,相应地,所述火药拔销器(9)的插销端被驱动从所述插销孔(107)中脱离,进而所述转子(1)可被驱动而转动一定角度,使得容置所述传火部件(4)与所述传爆部件(7)的孔对正,且所述第一盲孔(803)与所述插销孔(107)对正而使得所述惯性保险部件(3)的一端嵌入所述插销孔(107)中以锁定该待发状态,从而可实现从安全状态转换到所述待发状态并锁定该待发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惯性的火药约束式隔离机构,包括中心开有转子孔(801)的本体(8),以及同轴套嵌入转子孔(801)中可相对本体(8)转动的转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8)上对应转子(1)的端面开设有容置惯性保险部件(3)一端的第一盲孔(803)、用于容置火药拔销器(9)的第二盲孔(804),以及用于容置传爆部件(7)的传爆孔(808);以此对应地,所述转子(1)上开设有用于容置传火部件(4)的传火孔(103)、在安全状态下与第一盲孔(803)位置对应的用于惯性保险部件(3)另一端容置其中以锁定该安全状态的第三盲孔(106)、以及在安全状态下与所述第二盲孔(804)对应的用于火药拔销器(9)的插销端插入其中以锁定该安全状态的插销孔(107);在转子(1)被驱动从安全状态下转换为待发状态的过程中,所述惯性保险部件(3)被驱动而从所述第三盲孔(106)中脱离并使得所述惯性保险部件(3)整体容置于所述第一盲孔(803)中,相应地,所述火药拔销器(9)的插销端被驱动从所述插销孔(107)中脱离,进而所述转子(1)可被驱动而转动一定角度,使得容置所述传火部件(4)与所述传爆部件(7)的孔对正,且所述第一盲孔(803)与所述插销孔(107)对正而使得所述惯性保险部件(3)的一端嵌入所述插销孔(107)中以锁定该待发状态,从而可实现从安全状态转换到所述待发状态并锁定该待发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惯性的火药约束式隔离机构,其中,所述转子(1)上开设有弧形凹槽(1010),用于为转子(1)从安全状态转动到待发状态导向并限定转子(1)的转动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基于惯性的火药约束式隔离机构,其中,在横截面上所述弧形凹槽(1010)两端与转子孔(801)中心的连线所构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响李晓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