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群体住宅消能减震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481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层群体住宅消能减震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侧卡接有第一墙体,所述第一墙体的上端紧贴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套,所述伸缩套的内部滑动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套的另一端开口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内侧套接伸缩杆,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墙体的侧面,所述减震槽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预应力钢板,所述预应力钢板的下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该一种超高层群体住宅消能减震墙,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减震效果,使得内墙墙体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不会出现瞬间坍塌的情况,能够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有效的支撑,适用于高层内墙的支撑保护。

An energy dissipation wall for super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amping wall, a high-rise residential consumer groups including the base, the inner side of the base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wall,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wall close to the damping groove, inside both ends of the damping tank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telescopic sleeve, the telescopic sleeve is sheathed with the inner slide the telescopic rod, the telescopic sleev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opening positio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pring, the first spring is sheathed inside the telescopic ro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sp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ide wall, the upper end of the damping tan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re stress steel plate, two ends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prestressed steel plat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baffle. To eliminate the vibration absorbing wall of a high-rise residential groups, through a series of damping effect, the inside wall can not appear at the time of the earthquake, the structure collapsed, can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building, for supporting protection in high-rise wa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层群体住宅消能减震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超高层群体住宅消能减震墙。
技术介绍
传统的抗震方法是房屋上部结构和基础牢牢地连接在一起,地震时地面运动能量经过基础输入到房屋结构,致使房屋结构发生振动和变形,甚至倒塌,消能隔震的基本思想是使基础和上部房屋结构分离,隔离地震能量向建筑物的输入。实现地震时地动而建筑物基本不动,达到保证建筑物安全的目的。为了更好的保证结构基础的稳定性,需要对墙体进行合适的改良和设计,现有的高层墙体,通常在外墙内侧增加有内墙,然后在内墙的表面连接装饰板进行装饰使用,需要对内墙的结构进行改善,以增加结构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群体住宅消能减震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群体住宅消能减震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侧卡接有第一墙体,所述第一墙体的上端紧贴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套,所述伸缩套的内部滑动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套的另一端开口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内侧套接伸缩杆,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墙体的侧面,所述减震槽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预应力钢板,所述预应力钢板的下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块,所述减震块的另一端紧贴减震槽的外侧表面,所述预应力钢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铆接有第二墙体,所述预应力钢板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墙体的侧面,所述第二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封顶板,所述封顶板的下表面铆接第二墙体,所述封顶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墙顶,所述第一墙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隔音层,所述隔音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温层。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和伸缩套均有不锈钢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由钛合金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隔音层由消音棉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超高层群体住宅消能减震墙,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减震效果,使得内墙墙体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不会出现瞬间坍塌的情况,能够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有效的支撑,适用于高层内墙的支撑保护,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为分体式墙体,能够在地震冲击力下,相互进行缓冲,第一墙体能够通过第一弹簧的压缩复位,保证下部的稳定性,伸缩杆和伸缩套能够防止第一弹簧在长期使用时出现变形弯曲的情况,减震块能够防止减震槽由于冲击过猛与预应力钢板发生脱离的情况,如果出现脱离的情况,减震块能够起到第二重的减震作用,第二墙体通过铆接的方式与封顶板和预应力钢板固定连接,第一缓冲垫、第二弹簧和第二缓冲垫能够防止冲击力过猛使得第二墙体与结构脱离,使得第二墙体能够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性,对整体的上部进行良好的减震工作,第一墙体内的隔音层能够有效的组织噪音的传递,保温层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墙体内部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墙体、3减震槽、4减震块、5第一挡板、6伸缩杆、7第一弹簧、8伸缩套、9预应力钢板、10第二挡板、11第一缓冲垫、12第二弹簧、13第二缓冲垫、14第二墙体、15封顶板、16墙顶、17第一支撑板、18第一套筒、19支撑杆、20第二套筒、21第二支撑板、22隔音层、23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群体住宅消能减震墙,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侧卡接有第一墙体2,第一墙体2的上端紧贴有减震槽3,能够第一墙体2的上部结构进行减震作用,减震槽3的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套8,伸缩套8的内部滑动套接有伸缩杆6,伸缩杆6和伸缩套8均有不锈钢材料制成,防止出现锈蚀的情况,伸缩套8的另一端开口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具有减震缓冲的作用,第一弹簧7的内侧套接伸缩杆6,防止第一弹簧7出现变形的情况,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墙体2的侧面,减震槽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预应力钢板9,预应力钢板9的下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5,第一挡板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块4,减震块4的另一端紧贴减震槽3的外侧表面,防止地震冲击的一瞬间,减震槽3与预应力钢板9的断开连接,有效的保护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预应力钢板9的上表面中间位置铆接有第二墙体14,预应力钢板9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0,第二挡板1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11,第一缓冲垫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12均由钛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能够耐高温防腐蚀,第二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缓冲垫13,第二缓冲垫1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墙体14的侧面,当第二墙体14由于冲击力过猛断开与封顶板15与预应力钢板9的连接时,第二挡板10能够通过第二弹簧12对第二墙体14进行一个缓冲复位的效果,第二挡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封顶板15,封顶板15的下表面铆接第二墙体14,封顶板15的上端固定连接墙顶16,第一墙体2的内部设有第一支撑板17,第一支撑板1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18,第一套筒18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另一端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套筒20,第二套筒2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1,使得第一墙体2具有稳定性的同时,内部能够形成一个空间,进行隔热消音的工作,第二支撑板2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隔音层22,隔音层22由消音棉材料制成,具有辅助消音的效果,隔音层2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温层23,保温层23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具有辅助保温的效果。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为了更好的增强高层墙体的稳定性,需要对内墙的结构进行合理的改善,当发生地震时,第一墙体2起到下部支撑作用,并与底座1固定连接,第一墙体2上端的减震槽3会通过第一弹簧7的来回压缩复位,使得第一墙体2以上的部分能够配合地震的能量振动进行共振,防止出现地震冲击的一瞬间而导致整体墙面坍塌的情况发生,伸缩杆6能够在伸缩套8内来回滑动,对第一弹簧7起到一个保护作用,防止其出现弯曲的情况,第一挡板5配合减震块4能够对减震槽3起到一个减震效果,防止地震冲击的一瞬间,减震槽3与预应力钢板9的断开连接,有效的保护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当第二墙体14由于冲击力过猛断开与封顶板15与预应力钢板9的连接时,第二挡板10能够通过第二弹簧12对第二墙体14进行一个缓冲复位的效果,保证第二墙体14不会瞬间与第二挡板10接触发生撞击的情况,第一墙体2的内部通过两个支撑板进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高层群体住宅消能减震墙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层群体住宅消能减震墙,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侧卡接有第一墙体(2),所述第一墙体(2)的上端紧贴有减震槽(3),所述减震槽(3)的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套(8),所述伸缩套(8)的内部滑动套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套(8)的另一端开口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内侧套接伸缩杆(6),所述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墙体(2)的侧面,所述减震槽(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预应力钢板(9),所述预应力钢板(9)的下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5),所述第一挡板(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块(4),所述减震块(4)的另一端紧贴减震槽(3)的外侧表面,所述预应力钢板(9)的上表面中间位置铆接有第二墙体(14),所述预应力钢板(9)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0),所述第二挡板(1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11),所述第一缓冲垫(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所述第二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缓冲垫(13),所述第二缓冲垫(1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墙体(14)的侧面,所述第二挡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封顶板(15),所述封顶板(15)的下表面铆接第二墙体(14),所述封顶板(15)的上端固定连接墙顶(16),所述第一墙体(2)的内部设有第一支撑板(17),所述第一支撑板(1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18),所述第一套筒(18)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的另一端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套筒(20),所述第二套筒(2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1),所述第二支撑板(2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隔音层(22),所述隔音层(2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温层(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群体住宅消能减震墙,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侧卡接有第一墙体(2),所述第一墙体(2)的上端紧贴有减震槽(3),所述减震槽(3)的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套(8),所述伸缩套(8)的内部滑动套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套(8)的另一端开口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内侧套接伸缩杆(6),所述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墙体(2)的侧面,所述减震槽(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预应力钢板(9),所述预应力钢板(9)的下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5),所述第一挡板(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块(4),所述减震块(4)的另一端紧贴减震槽(3)的外侧表面,所述预应力钢板(9)的上表面中间位置铆接有第二墙体(14),所述预应力钢板(9)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0),所述第二挡板(1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11),所述第一缓冲垫(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所述第二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缓冲垫(13),所述第二缓冲垫(1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墙体(14)的侧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发根范开林杨华张胜波杨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