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炭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35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炭生态浮床,包括浮筒、床体和生态层,所述浮筒支撑所述床体,所述床体支撑所述生态层,所述生态层自下而上包括依次叠设的陶粒层和培养层;所述浮筒为竹炭框架,所述竹炭框架由六个竹炭首尾相互联接组成,所述竹炭框架呈六边形状,相邻两个竹炭之间通过联接线固定连接,所述钢丝包围在竹炭框架的外围,所述竹炭框架通过固定线固定在钢丝上,所述渔网捆绑在竹炭框架的下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水体不同区域的污染程度和水生植物的生长需求,生态浮床进行自由移动,达到高效净化水体的效果;通过采用保温层的设计,在低温环境下,有效保护水生植物的生长。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of bamboo charcoa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amboo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including a bed body and a buoy, ecological layer, the float supporting the bed body, the bed body supporting the ecological layer, the bottom layer comprises a ceramic layer in the ecological overlapped and cultivation layer; the float for the bamboo frame. The framework consists of six bamboo charcoal and bamboo charcoal pieces, the bamboo framework in six edge shape, two adjacent bamboo charcoal are connected via connecting wires, wherein the steel frame surround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bamboo charcoal, the bamboo charcoal frame is fixed on the wire through the fixed line, the nets ti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frame of bamboo charcoal. The utility model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demand of different regional water pollution and aquatic plants,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to move freely, to achieve efficient water purification effect; by using the insulation layer design, under the low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aquatic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炭生态浮床
本技术涉及生态浮床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竹炭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池塘、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由于雨水径流、农田退水和其它一些污水排放,导致污染物质在水环境中累积,使得上述水体的污染程度不断加重,水环境日渐恶化,近年来,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日益深化,对池塘、河流和湖泊的整治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开始尊重并保护池塘、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自然风貌和生态功能,通过采用贴近自然的修复技术和方法恢复上述水体的自然特征和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浮床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水体的自然方式,利用浮床的浮力承托水生植物,让水生植物得到一个固定的生长区域,由此,水生植物通过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体中营养物质,降低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生态浮床无需专业的机械设备以及化学药剂的投入,可以节省能源和日常维修管理费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运行稳定和日常维护简单的优点。因此,生态浮床在全国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的生态浮床一般固定于水体的某一位置,使生态浮床不能根据水体区域的污染程度不同灵活移动进行净化,同时,生态浮床中的水生植物或者未利用需净化的水体生长或者长期浸泡于需净化的水体中,对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寿命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竹炭生态浮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炭生态浮床,包括浮筒、床体和生态层,所述浮筒支撑所述床体,所述床体支撑所述生态层,所述生态层自下而上包括依次叠设的陶粒层和培养层;所述浮筒为竹炭框架,所述竹炭框架由六个竹炭首尾相互联接组成,所述竹炭框架呈六边形状,相邻两个竹炭之间通过联接线固定连接,钢丝包围在竹炭框架的外围,所述竹炭框架通过固定线固定在钢丝上,渔网捆绑在竹炭框架的下侧。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立体弹性填料,所述若干立体弹性填料间隔的布置于竹炭框架上并悬挂在水面下。进一步的,所述床体包括床架和与所述床架连接的承托层。进一步的,所述床架采用PE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承托层为网格状格栅。进一步的,所述生态层还包括网层,所述网层设于所述承托层与所述陶粒层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床架通过尼龙固定扣和竹炭框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生态层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覆设于所述培养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通过采用浮筒的设计,实现生态浮床的灵活移动,根据水体不同区域的污染程度和水生植物的生长需求,生态浮床进行自由移动,达到高效净化水体的效果;二、通过采用生态层包括陶粒层和培养层的结合设计,并将培养层设于陶粒层上侧,利用陶粒层与水体接触,培养层通过陶粒层吸收水分,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寿命,并利用水资源;三、通过在承托层和陶粒层间增设网层的设计,避免水体中的植物堵住陶粒间的间隙,影响陶粒层的工作效果,同时避免培养层中的养料流入水体;四、通过采用保温层的设计,在低温环境下,有效保护水生植物的生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竹炭生态浮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浮筒、21为床架、22为承托层、31为网层、32为陶粒层、33为培养层、34为保温层、4为渔网、5为弹性填料。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竹炭生态浮床,包括浮筒、床体和生态层,所述浮筒支撑所述床体,所述床体支撑所述生态层,所述生态层自下而上包括依次叠设的陶粒层和培养层;所述浮筒为竹炭框架,所述竹炭框架由六个竹炭首尾相互联接组成,所述竹炭框架呈六边形状,相邻两个竹炭之间通过联接线固定连接,钢丝包围在竹炭框架的外围,所述竹炭框架通过固定线固定在钢丝上,渔网捆绑在竹炭框架的下侧。作为具体实施例的改进,还包括若干立体弹性填料,所述若干立体弹性填料间隔的布置于竹炭框架上并悬挂在水面下。作为具体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床体包括床架和与所述床架连接的承托层。作为具体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床架采用PE制成。作为具体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承托层为网格状格栅,通过格栅的孔隙进行净化和水体的流动。所述承托层为聚氯乙烯,具有无毒、质量轻和成本低的优点。作为具体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生态层还包括网层,所述网层设于所述承托层与所述陶粒层之间。作为具体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床架通过尼龙固定扣和竹炭框架连接。装拆方便。作为具体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生态层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覆设于所述培养层。所述生态层自下而上包括依次叠设的网层、陶粒层、培养层和保温层。所述网层覆设于所述承托层上表面,一定程度上避免所述培养层的营养成分流走,同时避免水体中的物质进入所述陶粒层和所述培养层,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所述陶粒层布设于所述网层上表面,作为所述培养层和水体间的缓冲层;所述培养层用于水生植物的生长,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成分;所述保温层覆设于所述营养层上表面,用于对水生植物进行有效的温度保护,有效避免水生植物在低温环境下生长不好和缩短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竹炭生态浮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炭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筒、床体和生态层,所述浮筒支撑所述床体,所述床体支撑所述生态层,所述生态层自下而上包括依次叠设的陶粒层和培养层;所述浮筒为竹炭框架,所述竹炭框架由六个竹炭首尾相互联接组成,所述竹炭框架呈六边形状,相邻两个竹炭之间通过联接线固定连接,钢丝包围在竹炭框架的外围,所述竹炭框架通过固定线固定在钢丝上,渔网捆绑在竹炭框架的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炭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筒、床体和生态层,所述浮筒支撑所述床体,所述床体支撑所述生态层,所述生态层自下而上包括依次叠设的陶粒层和培养层;所述浮筒为竹炭框架,所述竹炭框架由六个竹炭首尾相互联接组成,所述竹炭框架呈六边形状,相邻两个竹炭之间通过联接线固定连接,钢丝包围在竹炭框架的外围,所述竹炭框架通过固定线固定在钢丝上,渔网捆绑在竹炭框架的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立体弹性填料,所述若干立体弹性填料间隔的布置于竹炭框架上并悬挂在水面下。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嘉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沃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