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913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机壳、进风模块、净化模块和出风模块,本装置增加了初级过滤层,减少净化部分的压力,延长净化装置的寿命;气流路径为折线形,增加了除尘面积,提高除尘效果;模块化设计,可以组装串联达到不同等级的净化效果,体积小巧,设计简单,净化效率高,适于生产和推广。

A kind of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ir purifying device, comprising a casing, air inlet and air purification module, module module, the device increases the primary filter layer, reduce the pressure to extend part of the purification, purification equipment life; flow path for the polygonal shape, increasing the dust removal area, high dust removing effect; modular design the purification effect, can assemble series to achieve different levels of small size, simple design, high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suitable for production and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染净化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大量的工业废气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到大气环境中,特别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以及烟粉尘等一次PM2.5颗粒,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和社会的正常运行。为了保护大气环境,除了节能减排,治理重点行业的污染物排放,还需要对已有的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现有的大气净化设备很多,但普遍存在净化效果差,以及结构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机壳、进风模块、净化模块和出风模块,所述机壳底部设有进风模块,所述进风模块设置有多孔进风通道;所述机壳顶部设有出风模块,出风模块内设置抽风机;所述机壳中部设有净化模块,净化模块包括2块左导流板、2块右导流板、初级过滤网、第一布袋除尘装置、第二布袋除尘装置、静电除尘室和活性炭吸附室,所述左导流板与机壳内壁的左面、前面、后面相接,所述右导流板与机壳内壁的右面、前面、后面相接,所述左导流板和右导流板间隔设置使机壳内部形成双S形通道,所述初级过滤网设置于双S形通道的气流入口处,与两块导流板和机壳内壁的前面、后面相接,所述静电除尘室由第一布袋除尘装置和第二布袋除尘装置在双S形通道内分隔形成,所述布袋分别与两块导流板和机壳内壁的前面、后面相接;且电机分别设置在静电除尘室上侧与下侧导流板的表面,所述活性炭吸附室设置于双S形通道的气流出口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风模块、净化模块和出风模块,可组装和拆卸,由外壳固定组装在为一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初级过滤网为三层环氧碳纤维组成的过滤网。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初级过滤网的过滤孔径为10-100微米。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净化模块中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位于机壳中相反的两个方向。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布袋除尘装置和第二布袋除尘装置的过滤孔径为0.5-1微米。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静电除尘室内处理的颗粒粒径为0.5-1微米。作为优选方案,根据实际环境中颗粒物浓度和净化要求,净化模块可以将相同的多个结构进行串联使用以提高除尘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净化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在抽风机的作用下,污染气体进入装置,在导流板的作用下,气体在装置内呈S形路线流动,在此过程中,空气先经过三层环氧碳纤维初级过滤层,将空气中的杂质、大颗粒物去除,例如毛发、碎屑和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然后进入布袋除尘室和静电除尘室,在此过程中,布袋装置和静电装置能有效去除气体中粒径大于1微米的颗粒物;接着进入活性炭吸附室,在此过程中,活性炭进一步吸附空气中的异味;最后,净化后的空气排出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如果需要清理净化装置富集的颗粒物,打开净化模块,将初级过滤网、布袋、静电除尘和导流板等取出,清除粉尘颗粒物,更换活性炭,再重新组装好。如果空气环境中的颗粒物浓度很大,需要提高净化效率,打开净化装置,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净化模块串联,复合净化模块的下方安装空气进入模块,上方根据净化模块的需求,安装不同抽风机功率的净化气体排出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增加了初级过滤层,减少净化部分的压力,延长净化装置的寿命。(2)气流路径为折线形,增加了除尘面积,提高除尘效果。(3)模块化设计,可以组装串联达到不同等级的净化效果,体积小巧,设计简单,净化效率高,适于生产和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进风模块,2为净化模块,21为左导流板,22为初级过滤网,23为第一布袋除尘装置,24为右导流板,25为静电除尘室,26为第二布袋除尘装置,27为活性炭吸附室,3为出风模块,31为抽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中所示,1为进风模块,2为净化模块,21为左导流板,22为初级过滤网由环氧碳纤维构成(环氧树脂和碳纤维构成的固体材料,初级过滤空气中的大体积杂质以及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23为第一布袋除尘装置(对粒径0.5-1微米的颗粒,除尘效率95-99%),24为右导流板,25为静电除尘室(对粒径0.5-1微米的颗粒,除尘效率90-98%),26为第二布袋除尘装置(对粒径0.5-1微米的颗粒,除尘效率95-99%),27为活性炭吸附室,3为出风模块,31为抽风机。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机壳、进风模块、净化模块和出风模块,所述机壳底部设有进风模块,所述进风模块设置有多孔进风通道;所述机壳顶部设有出风模块,出风模块内设置抽风机;所述机壳中部设有净化模块,净化模块包括2块左导流板、2块右导流板、初级过滤网、第一布袋除尘装置、第二布袋除尘装置、静电除尘室和活性炭吸附室,所述左导流板与机壳内壁的左面、前面、后面相接,所述右导流板与机壳内壁的右面、前面、后面相接,所述左导流板和右导流板间隔设置使机壳内部形成双S形通道,所述初级过滤网设置于双S形通道的气流入口处,与两块导流板和机壳内壁的前面、后面相接,所述静电除尘室由第一布袋除尘装置和第二布袋除尘装置在双S形通道内分隔组成,所述布袋分别与两块导流板和机壳内壁的前面、后面相接;且电机分别设置在静电除尘室上侧与下侧导流板的表面,所述活性炭吸附室设置于双S形通道的气流出口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风模块、净化模块和出风模块,可组装和拆卸,由外壳固定组装在为一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初级过滤网为三层环氧碳纤维组成的过滤网。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初级过滤网的过滤孔径为10微米。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净化模块中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位于机壳中相反的两个方向。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布袋除尘装置和第二布袋除尘装置的过滤孔径为0.5-1微米。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静电除尘室内处理的颗粒粒径为0.5微米。作为优选方案,根据实际环境中颗粒物浓度和净化要求,净化模块可以将相同的多个结构进行串联使用以提高除尘效率。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净化方法:在抽风机的作用下,污染气体进入装置,在导流板的作用下,气体在装置内呈S形路线流动,在此过程中,空气先经过三层环氧碳纤维初级过滤层,将空气中的杂质、大颗粒物去除,例如毛发、碎屑和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然后进入布袋除尘室和静电除尘室,在此过程中,布袋装置和静电装置能有效去除气体中粒径大于1微米的颗粒物;接着进入活性炭吸附室,在此过程中,活性炭进一步吸附空气中的异味;最后,净化后的空气排出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如果需要清理净化装置富集的颗粒物,打开净化模块,将初级过滤网、布袋、静电除尘和导流板等取出,清除粉尘颗粒物,更换活性炭,再重新组装好。如果空气环境中的颗粒物浓度很大,需要提高净化效率,打开净化装置,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净化模块串联,复合净化模块的下方安装空气进入模块,上方根据净化模块的需求,安装不同抽风机功率的净化气体排出模块。以上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进风模块、净化模块和出风模块,所述机壳底部设有进风模块,所述进风模块设置有多孔进风通道;所述机壳顶部设有出风模块,出风模块内设置抽风机;所述机壳中部设有净化模块,净化模块包括2块左导流板、2块右导流板、初级过滤网、第一布袋除尘装置、第二布袋除尘装置、静电除尘室和活性炭吸附室,所述左导流板与机壳内壁的左面、前面、后面相接,所述右导流板与机壳内壁的右面、前面、后面相接,所述左导流板和右导流板间隔设置使机壳内部形成双S形通道,所述初级过滤网设置于双S形通道的气流入口处,与两块导流板和机壳内壁的前面、后面相接,所述静电除尘室由第一布袋除尘装置和第二布袋除尘装置在双S形通道内分隔形成,所述布袋分别与两块导流板和机壳内壁的前面、后面相接;且电机分别设置在静电除尘室上侧与下侧导流板的表面,所述活性炭吸附室设置于双S形通道的气流出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进风模块、净化模块和出风模块,所述机壳底部设有进风模块,所述进风模块设置有多孔进风通道;所述机壳顶部设有出风模块,出风模块内设置抽风机;所述机壳中部设有净化模块,净化模块包括2块左导流板、2块右导流板、初级过滤网、第一布袋除尘装置、第二布袋除尘装置、静电除尘室和活性炭吸附室,所述左导流板与机壳内壁的左面、前面、后面相接,所述右导流板与机壳内壁的右面、前面、后面相接,所述左导流板和右导流板间隔设置使机壳内部形成双S形通道,所述初级过滤网设置于双S形通道的气流入口处,与两块导流板和机壳内壁的前面、后面相接,所述静电除尘室由第一布袋除尘装置和第二布袋除尘装置在双S形通道内分隔形成,所述布袋分别与两块导流板和机壳内壁的前面、后面相接;且电机分别设置在静电除尘室上侧与下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胤成毛国柱史同同张凤熔李梦婕赵雨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