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感应控制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8759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1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感应控制模组,解决了人们在使用遥控器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干电池用完而不能有效控制灯带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红外线检测装置耦接有用于接收红外线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装置;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比较装置第二控制装置;还包括分别人体检测装置、耦接于人体检测装置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响应于人体检测信号以实现提示的提示装置,这里的人体检测装置不仅可以是通过红外热释功能检测人体接近情况的热释电传感器,还可以是通过微波感应功能检测人体接近情况的微波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感应控制模组,通过储备干电池的设置避免了使用人员在用完干电池且还需要继续使用控制器的时候可以继续使用控制器。

Intelligent induction control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sensor control module,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 remote control will often run out and can not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lamp with problem of batteries,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the infrared detection device is coupled with a first control device used for receiving infrared detection signal and outputs a first control signal; also includes a pressure detecting device, a comparing means second control device; also includes human detection device, coupled to the human body detection device to receive the human detection signal and detection signal on the human body to achieve prompt device prompt response, the human body detection device here can not only through the infrared detection function of the body close to the situation of heat release electric sensor, microwave sensor can also be through the microwave induction function to detect human body close to the situa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a The intelligent induction control module can keep the controller in use when the battery runs out of the dry battery and needs to continue using the controller through the storage of the dry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感应控制模组
本技术涉及控制模组,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感应控制模组。
技术介绍
灯带是指把LED灯用特殊的加工工艺焊接在铜线或者带状柔性线路板上面,再连接上电源发光,因其发光时形状如一条光带而得名。人们通常通过一种智能感应控制模组实现对灯带的发光状态进行控制,现有的智能感应控制模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遥控器,遥控器通过干电池即可实现正常工作,但是人们在使用遥控器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干电池用完而不能有效控制灯带的情况,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感应控制模组,通过储备干电池的设置避免了使用人员在用完干电池且还需要继续使用控制器的时候可以继续使用控制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感应控制模组,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上开设有供储备干电池放置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两对侧壁上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于其远离其铰接位置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控制器于靠近卡槽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于远离卡槽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卡入卡槽的卡板,所述盖板于靠近卡槽位置处设置有开口,所述卡槽的上下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输出红外线发射信号的红外线发射装置以及耦接于红外线发射装置以接收红外线发射信号并输出红外线检测信号的红外线检测装置,红外线检测装置耦接有用于接收红外线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放置槽的内侧壁并输出压力检测信号的压力检测装置、预设有基准值信号且耦接于压力检测装置以接收压力检测信号并将压力检测信号和基准值信号进行比较并输出压力比较信号的压力比较装置、耦接于压力比较装置以接收压力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控制装置;还包括分别耦接于第一控制装置以及第二控制装置以分别接收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并输出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检测装置、耦接于人体检测装置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响应于人体检测信号以实现提示的提示装置。采用上述方案,这里通过盖板可以快速的盖住储备干电池,通过盖板上的卡槽以及对应的卡板,卡板在扭簧的作用下主动卡入卡槽实现固定,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扳动卡板使卡板脱离卡槽,这里通过红外线发射装置以及对应的红外线检测装置可以实现对卡板是否卡入至卡槽的检测,而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是否有储备干电池放置在放置槽内,上述两条件任一答案是否的时候,进一步的检测人体接近情况,当没有人在附近的条件满足的时候,此时提示装置将会有效提醒使用人员。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红外线检测装置以及压力检测装置以放大红外线检测信号的信号放大装置。采用上述方案,这里通过信号放大装置可以实现对红外线检测信号的放大,有效避免了当红外线检测信号过小而受到外界的影响无法正常发射的状况。作为优选,所述压力比较装置包括用于输出基准值信号的基准电路以及耦接于压力检测装置以及基准电路以分别接收基准值信号以及压力检测信号并输出压力比较信号的压力比较电路。采用上述方案,这里通过基准电路可以有效设定正常储备干电池的压力情况,而压力比较电路可以有效实现对放置槽内的物件的检测,当且仅当放置槽内有储备电池时,此时说明在放置槽内未放置储备干电池。作为优选,所述提示装置包括耦接于人体检测装置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响应于人体检测信号以实现灯光提示的灯光提示电路以及耦接于人体检测装置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响应于人体检测信号以实现声音提示的声音提示电路。采用上述方案,灯光提示电路的设置可以实现对处于声音嘈杂环境中的工作人员的提示,而声音提示电路可以实现当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观察时的提示。作为优选,还包括耦接于人体检测信号以延时关断声音提示电路的延时切断电路。采用上述方案,这里通过延时切断电路的设置可以实现在声音提示电路在进行声音提示一端时间后自动的断开声音提示电路,避免长时间声音提示对工作人员造成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这里通过延时切断电路以及相应的声音提示电路的设置既可以实现对工作人员的提示还能够有效切断声音提示。附图说明图1为智能感应控制模组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智能感应控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智能感应控制模组的红外线发射装置、红外线检测装置、信号放大装置、第一控制装置的电路连接图;图4为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比较装置、第二控制装置的电路连接图;图5为人体检测装置、提示装置、延时切断电路的电路连接图。图中:1、遥控器;2、放置槽;3、盖板;4、卡槽;5、凹槽;6、扭簧;7、卡板;8、开口;9、红外线发射装置;10、红外线检测装置;11、第一控制装置;12、压力检测装置;13、压力比较装置;14、第二控制装置;15、人体检测装置;16、提示装置;17、信号放大装置;18、基准电路;19、压力比较电路;20、灯光提示电路;21、声音提示电路;22、延时切断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包括遥控器1,所述遥控器1上开设有供储备干电池放置的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的两对侧壁上铰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于其远离其铰接位置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4,控制器于靠近卡槽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于远离卡槽4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扭簧6,所述扭簧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卡入卡槽4的卡板7,卡板7呈矩形设置,所述盖板3于靠近卡槽4位置处设置有开口8。具体的使用过程:在需要打开盖板3的时候,只需要通过在开口8位置处拨动扭簧6,使卡板7移动出卡槽4,此时即可通过打开盖板3。在需要关闭盖板3的时候,只需要通过在开口8位置处扭动扭簧6,使卡槽4对准凹槽5所在平面时,此时放开扭簧6,卡板7将会卡入至卡槽4,完成盖板3的固定。卡槽4的上下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输出红外线发射信号的红外线发射装置9以及耦接于红外线发射装置9以接收红外线发射信号并输出红外线检测信号的红外线检测装置10,红外线检测装置10耦接有用于接收红外线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装置11;还包括设置于放置槽2的内侧壁并输出压力检测信号的压力检测装置12、预设有基准值信号且耦接于压力检测装置12以接收压力检测信号并将压力检测信号和基准值信号进行比较并输出压力比较信号的压力比较装置13、耦接于压力比较装置13以接收压力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控制装置14;还包括分别耦接于第一控制装置11以及第二控制装置14以分别接收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并输出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检测装置15、耦接于人体检测装置15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响应于人体检测信号以实现提示的提示装置16。这里的红外线发射装置9包括一端连接于电源的电阻R5以及阳极连接于电阻R5且阴极接地的发光二极管D1,这里的红外线检测装置10包括发射极接地的红外接收三极管Q2,该红外接收三极管Q2的型号为SGPT5053C。智能感应控制模组还包括设置于红外线检测装置10以及第一控制装置11之间以放大红外线检测信号的信号放大装置17。这里的信号放大装置17包括基极连接于红外接收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且发射极连接于电源VCC的三极管Q3、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基极连接于电阻R2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点的三极管Q4、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的电阻R4、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且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感应控制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感应控制模组,包括遥控器(1),其特征是:所述遥控器(1)上开设有供储备干电池放置的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的两对侧壁上铰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于其远离其铰接位置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4),控制器于靠近卡槽(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于远离卡槽(4)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扭簧(6),所述扭簧(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卡入卡槽(4)的卡板(7),所述盖板(3)于靠近卡槽(4)位置处设置有开口(8),所述卡槽(4)的上下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输出红外线发射信号的红外线发射装置(9)以及耦接于红外线发射装置(9)以接收红外线发射信号并输出红外线检测信号的红外线检测装置(10),红外线检测装置(10)耦接有用于接收红外线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装置(11);还包括设置于放置槽(2)的内侧壁并输出压力检测信号的压力检测装置(12)、预设有基准值信号且耦接于压力检测装置(12)以接收压力检测信号并将压力检测信号和基准值信号进行比较并输出压力比较信号的压力比较装置(13)、耦接于压力比较装置(13)以接收压力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控制装置(14);还包括分别耦接于第一控制装置(11)以及第二控制装置(14)以分别接收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并输出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检测装置(15)、耦接于人体检测装置(15)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响应于人体检测信号以实现提示的提示装置(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感应控制模组,包括遥控器(1),其特征是:所述遥控器(1)上开设有供储备干电池放置的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的两对侧壁上铰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于其远离其铰接位置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4),控制器于靠近卡槽(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于远离卡槽(4)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扭簧(6),所述扭簧(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卡入卡槽(4)的卡板(7),所述盖板(3)于靠近卡槽(4)位置处设置有开口(8),所述卡槽(4)的上下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输出红外线发射信号的红外线发射装置(9)以及耦接于红外线发射装置(9)以接收红外线发射信号并输出红外线检测信号的红外线检测装置(10),红外线检测装置(10)耦接有用于接收红外线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装置(11);还包括设置于放置槽(2)的内侧壁并输出压力检测信号的压力检测装置(12)、预设有基准值信号且耦接于压力检测装置(12)以接收压力检测信号并将压力检测信号和基准值信号进行比较并输出压力比较信号的压力比较装置(13)、耦接于压力比较装置(13)以接收压力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控制装置(14);还包括分别耦接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泉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泽延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