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8735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1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包括机架,振动盘,行走轨道,设置于行走轨道终端且固定在机架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有纵向空位和横向空位,所述纵向空位与行走轨道相接,所述横向空位位于纵向空位的后端,所述纵向空位设置有控制底座纵向移动的X轴模组,所述纵向空位设置有控制底座横向移动的Z轴模组,所述工作台在位于纵向空位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底座沿Z轴移动的Y轴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底座放置时不会产生偏差,可方便的进行高精度的调校,提升了组装的精度,减少了摆放的不良率,大大减少了设备维护,同时便于机型更换。

A pedestal device for single suction head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ngle suction head motor base la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vibrating plate, walking tracks, walking tracks arranged on the terminal and fixed on the frame table, the table has a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vacancy vacancy, the vacancy and the longitudinal walking track is connected, the transverse space is located the rear end of the vertical space, space is provided with a X axis longitudinal control module base moving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the longitudinal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base of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Z axis module, the workbench is located at side of longitudinal vacancy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base moving along the Z axis Y axis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ingle suction head of the motor base display device, a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line, the base is placed without any deviation, can conveniently carry out high precision adjustment, improve assembly accuracy, reduce the rate of bad placed, greatly reducing the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convenient replacement mod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音圈马达制造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
技术介绍
音圈马达是一种利用来自永久磁钢的磁场与通电线圈导体产生的磁场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有规律的运动的装置,广泛用于手机摄像头中。然而音圈马达结构零件复杂,组装困难。底座就是音圈马达的其中一种重要组成。底座在生产装配的时候,是通过排料结构进行排料,其工作流程是,排料结构包括振动盘和导向滑道,其中振动盘上边缘处有一出口,导向滑道连接与该出口,在排料的时候,将底座置于振动盘内,在振动盘的震动下有序的排列输送到导向滑道内,这种排料结构省时省力,但是存在以下问题,1、排料速度不均匀;2、物料行进速度不均匀;3、振动盘内物料多的时候有可能会堵塞导向滑道的排列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设备结构简单,便于维护、调校,采用了高速模组,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便于更换机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一侧的振动盘,设置于机架上且与振动盘的出料口相连通的行走轨道,设置于行走轨道终端且固定在机架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有纵向空位和横向空位,所述纵向空位与行走轨道相接,所述横向空位位于纵向空位的后端,所述纵向空位设置有控制底座纵向移动的X轴模组,所述纵向空位设置有控制底座横向移动的Z轴模组,所述工作台在位于纵向空位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底座沿Z轴移动的Y轴模组。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X轴模组包括平行于行走轨道且位于行走轨道两侧的X轴导向滑轨,穿设于两个所述X轴导向滑轨的主传动轴、被动传动轴,与主传动轴传动的X轴电机,绕设于主传动轴、被动传动轴的输送带,所述主传动轴位于X轴导向滑轨的前端且与行走轨道的终端相接近。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X轴导向滑轨上架设有盖板。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X轴电机为步进电机。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Y轴模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Y轴底座,设置于Y轴底座上的Y轴导向滑轨,活动设置于Y轴导向滑轨上的滑动底座,活动设置于滑动底座上的滑枕,设置于滑枕上的吸放头固定座,设置于吸放头底座上的吸放头,设置于Y轴导向滑轨一端的Y轴电机,所述Y轴电机与滑动底座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当所述Y轴电机动作时,Y轴电机驱动滑动底座沿Y轴导向滑轨纵向移动;所述滑动底座与滑枕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可驱动滑枕上下滑动。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吸放头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Y轴电机为伺服电机。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Z轴模组包括Z轴滑台,驱动Z轴滑台的滑动气缸和驱动滑动气缸动作的Z轴电机。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Z轴电机为伺服电机。本技术的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底座通过振动盘将底座抖动至X轴模组的X轴导向滑轨内,通过步进电机带动的皮带将底座排列于指定位置,通过Y轴模组进行吸放动作,将底座放于Z轴模组上的治具内,设备均由控制面板控制,在轴模组满料或治具取走时,均会停止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底座放置时不会产生偏差,可方便的进行高精度的调校,提升了组装的精度,减少了摆放的不良率,大大减少了设备维护,同时便于机型更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X轴模组、Z轴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Y轴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2、3所示,本技术的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一侧的振动盘2,设置于机架1上且与振动盘2的出料口相连通的行走轨道3,设置于行走轨道3终端且固定在机架1上的工作台4,所述工作台4有纵向空位和横向空位,所述纵向空位与行走轨道3相接,所述横向空位位于纵向空位的后端,所述纵向空位设置有控制底座纵向移动的X轴模组5,所述纵向空位设置有控制底座横向移动的Z轴模组6,所述工作台4在位于纵向空位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底座沿Z轴移动的Y轴模组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X轴模组包括平行于行走轨道3且位于行走轨道3两侧的X轴导向滑轨8,穿设于两个所述X轴导向滑轨8的主传动轴9、被动传动轴,与主传动轴9传动的X轴电机10,绕设于主传动轴9、被动传动轴的输送带,所述主传动轴9位于X轴导向滑轨8的前端且与行走轨道3的终端相接近。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X轴导向滑轨8上架设有盖板11。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X轴电机10为步进电机。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Y轴模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4上的Y轴底座,设置于Y轴底座上的Y轴导向滑轨15,活动设置于Y轴导向滑轨15上的滑动底座16,活动设置于滑动底座16上的滑枕17,设置于滑枕17上的吸放头固定座18,设置于吸放头底座18上的吸放头19,设置于Y轴导向滑轨15一端的Y轴电机20,所述Y轴电机20与滑动底座16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当所述Y轴电机20动作时,Y轴电机20驱动滑动底座16沿Y轴导向滑轨15纵向移动;所述滑动底座16与滑枕17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可驱动滑枕17上下滑动。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吸放头19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Y轴电机20为伺服电机。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Z轴模组包括Z轴滑台12,驱动Z轴滑台12的滑动气缸13和驱动滑动气缸13动作的Z轴电机14。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Z轴电机14为伺服电机。本技术的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底座通过振动盘将底座抖动至X轴模组的X轴导向滑轨内,通过步进电机带动的皮带将底座排列于指定位置,通过Y轴模组进行吸放动作,将底座放于Z轴模组上的治具内,设备均由控制面板控制,在轴模组满料或治具取走时,均会停止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底座放置时不会产生偏差,可方便的进行高精度的调校,提升了组装的精度,减少了摆放的不良率,大大减少了设备维护,同时便于机型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一侧的振动盘,设置于机架上且与振动盘的出料口相连通的行走轨道,设置于行走轨道终端且固定在机架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有纵向空位和横向空位,所述纵向空位与行走轨道相接,所述横向空位位于纵向空位的后端,所述纵向空位设置有控制底座纵向移动的X轴模组,所述纵向空位设置有控制底座横向移动的Z轴模组,所述工作台在位于纵向空位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底座沿Z轴移动的Y轴模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一侧的振动盘,设置于机架上且与振动盘的出料口相连通的行走轨道,设置于行走轨道终端且固定在机架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有纵向空位和横向空位,所述纵向空位与行走轨道相接,所述横向空位位于纵向空位的后端,所述纵向空位设置有控制底座纵向移动的X轴模组,所述纵向空位设置有控制底座横向移动的Z轴模组,所述工作台在位于纵向空位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底座沿Z轴移动的Y轴模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模组包括平行于行走轨道且位于行走轨道两侧的X轴导向滑轨,穿设于两个所述X轴导向滑轨的主传动轴、被动传动轴,与主传动轴传动的X轴电机,绕设于主传动轴、被动传动轴的输送带,所述主传动轴位于X轴导向滑轨的前端且与行走轨道的终端相接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导向滑轨上架设有盖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吸头马达底座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汉强晋华侨林聪刘富泉吕新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皓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