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855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31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解决了灯具及笔筒的独立设置占据空间大,操作移动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筒体,筒体靠近底端的侧壁周向安装有照明灯,照明灯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控制照明灯启闭的开关,筒体呈圆柱形设置,且开关远离筒体的一侧呈弧形设置,筒体与开关为平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能够当做笔筒使用的同时替代灯具,在夜间也能携带进行照明控制,更加小巧、实用,便于携带。

Multi function intelligent induction LED small lanter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intelligent induction LED small lantern, solve the independent set of lamps and pen occupy a large space, the operation is inconvenient, the technological scheme includes a cylinder, the side wall of the cylinder near the end of the week to install lights, a side lamp is installed for lighting control switch open and close the cylinder cylindrical set, and the switch side away from the cylinder in an arc setting,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smooth switch setting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intelligent induction LED small lantern, can also use the pen as a replacement lamp, can also carry out lighting control at night, more compact, practical easy to car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特别涉及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
技术介绍
笔筒作为学习、家居常备物品,用于储放各种学习等用品,目前用于学习使用的灯多单独设置且放置于桌面上,占据的空间大,使用起来不灵活,而平时夜间使用的提灯又要单独进行购买,会形成浪费,还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能够当做笔筒使用的同时替代灯具,在夜间也能携带进行照明控制,更加小巧、实用,便于携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包括筒体,筒体靠近底端的侧壁周向安装有照明灯,照明灯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控制照明灯启闭的开关,筒体呈圆柱形设置,且开关远离筒体的一侧呈弧形设置,筒体与开关为平滑设置。采用上述方案,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的筒体侧壁上安装的照明灯能够在夜间直接进行照明,通过开关进行启闭操作,开关与筒体平滑设置,使得操作的时候更加的顺滑不伤手,筒体上周向安装照明灯的设置使得照明能够更加的全面,光线进行发散照射,在夜间使用的时候,光照更加的均匀,将照明灯与笔筒一体化的结合,使得占据的空间减小,配合使用度更高,同时便于携带、移动,使用更加的灵活。作为优选,所述筒体包括内外两层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内安装有用于照明的灯体。采用上述方案,筒体内外两层形成的间隙,间隙内安装的灯体与照明灯进行不同亮度的照明控制,且灯体安装于间隙内使得灯体被保护,能够延长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灯体为LED灯带且周向安装于间隙内。采用上述方案,灯体采用LED灯带,使得发光效率更高,周向安装于间隙内使得光线更加的均匀、柔和。作为优选,还包括安装于筒体底端的灯泡。采用上述方案,安装于筒底的灯泡集中光线照射能够起到探照效果,在夜间能够将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作为手电筒携带进行使用,实现多功能的使用。作为优选,还包括受控于开关且用于控制筒体上灯体、照明灯及灯泡分别进行照明的控制装置。采用上述方案,控制装置对灯体、照明灯及灯泡分别进行控制,使得筒体上的照明元件能够根据环境及使用需要进行切换,控制使用更加的灵活、多用。作为优选,所述开关设有三个触点且耦接于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夜光电路、照明电路及探照电路且一一对应于对应的触点。采用上述方案,开关设置的三个触点分别对应于控制装置控制的三个电路,实现三个电路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照明处理,。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底端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灯泡内嵌于凹槽内。采用上述方案,筒体底端形成的凹槽将灯泡进行内嵌处理,使得筒体在放置的时候,灯泡不会受到桌面的磨损,同时内嵌的设置使得光线能够被集中,作为手电筒方式使用的时候更加的明亮,将筒体悬挂或者放置于高处向下照明也能够实现夜间良好照明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外侧壁采用磨砂玻璃。采用上述方案,筒体的外侧壁采用磨砂玻璃制作,使得灯体安装在间隙内进行发光时,发射的光线能够被磨砂玻璃材料进行发散,使得照射出的光线更加的柔和,在夜间适合当做夜灯,对人们在黑暗环境中提供可见的光线同时对眼睛进行保护。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笔筒上进行照明灯的安装,实现笔筒和灯的一体化结合,同时照明还实现三种照明方式,分别对应于夜间周向大面积照明的照明及夜间弱光光照使用的灯体以及用于探照使用的灯泡,实现一个小笔筒与照明多种的结合,功能更加的多样化,更加的实用,同时笔筒小巧、便于携带、使用灵活的优势配合照明使得选择更多,使用更加的灵活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的剖视图;图3为电路原理示意图。图中:1、筒体;11、间隙;12、凹槽;2、探照电路;21、灯泡;3、照明电路;31、照明灯;4、夜光电路;41、灯体;5、控制装置;51、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的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用于摆放笔等文具的筒体1,筒体1靠近筒底的侧壁周向安装有照明灯31,筒体1的侧壁靠近筒底的一侧分为内外两层,且在两层之间形成间隙11,间隙11中安装有灯体41用于夜间微光照明,灯体41为LED灯带,周向安装在间隙11内,灯体41朝向筒体1上端进行发光;照明灯31也为LED灯,直接灯源朝向筒体1外侧进行照明,筒体1上安装有控制照明的开关51,筒体1呈圆柱形设置,且开关51远离筒体1的一侧呈弧形设置,筒体1与开关51为平滑设置,开关51的端面与筒体1的侧壁相平齐;筒体1的底端向筒体1内部凹陷形成有凹槽12,凹槽12内安装有灯泡21用于聚光照明,作为电筒进行使用,筒体1在间隙11处于筒底进行相互的可拆卸连接,优选为螺纹连接,便于灯体41的安装,同时也可安装供电电池进行直流电提供。如图3所示,筒体1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5,开关51为一掷三触点开关51,每个触点分别对应有夜光电路4、照明电路3、探照电路2。夜光电路4为控制灯体41的LED灯带进行微光发光处理,在夜间进行微弱的灯管进行照明;照明电路3控制照明灯31启闭,使得筒体1向四周进行发光进行大范围的照明处理;探照电路2控制灯泡21的操作,灯泡21将灯光汇聚,以一束灯光进行发射照明,在夜间便于探照长距离的照明使用。开关51串联于控制装置5内,一端耦接于电源VCC,另一端耦接于三掷触点,夜光电路4耦接于开关51的触点3,并耦接有电阻R3,电阻R3耦接于灯体41,灯体41的另一端接地GND;照明电路3耦接于开关51的触点2,并耦接有电阻R2,电阻R2耦接于照明灯31,照明灯31的另一端接地GND;探照电路2耦接于开关51的触点1,并耦接有电阻R1,电阻R1耦接于灯泡21,灯泡21的另一端接地GND。控制开关51的指点位置选择即可实现不同照明方式的选择控制。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包括筒体(1),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靠近底端的侧壁周向安装有照明灯(31),所述照明灯(31)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控制照明灯(31)启闭的开关(51),所述筒体(1)呈圆柱形设置,且所述开关(51)远离筒体(1)的一侧呈弧形设置,所述筒体(1)与开关(51)为平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包括筒体(1),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靠近底端的侧壁周向安装有照明灯(31),所述照明灯(31)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控制照明灯(31)启闭的开关(51),所述筒体(1)呈圆柱形设置,且所述开关(51)远离筒体(1)的一侧呈弧形设置,所述筒体(1)与开关(51)为平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包括内外两层形成间隙(11),所述间隙(11)内安装有用于照明的灯体(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其特征是:所述灯体(41)为LED灯带且周向安装于间隙(1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感应LED小提灯,其特征是:还包括安装于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泉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泽延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