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衣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8091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31 14:14
一种熨衣板,能更稳定地使用且能精细地调节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熨衣板(100)包括:具有下表面(S2)的板主体(1);第一支承腿(21),其沿高度方向延伸,且其一端能绕沿下表面延伸的第一转动轴(A1)转动;第二支承腿(22),其一端沿下表面(S2)能滑动地被支承,并且,其以交叉的状态连接于第一支承腿(21),且能绕与第一转动轴(A1)平行的第二转动轴(A2)相对于第一支承腿(21)转动;以及调节部(7),其对第一支承腿(21)与第二支承腿(22)的交叉角度进行调节。调节部(7)具有:调节杆(70),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支撑于第二支承腿(22);以及卡定部(80),所述卡定部能将调节杆(70)卡定于沿下表面(S2)的方向上的多个不同位置。

Ironing board

An ironing plate that can be used more stably and finely adjusts the height. The ironing board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100) (S2) has a lower surface of the board body (1); the first supporting legs (21), which extends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and the end can rotate along the lower surface extending the first axis of rotation (A1) rotation; second supporting legs (22), the end along the lower surface (S2) slidably supported, and its cross st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ing legs (21), and around a first rotation axis (A1) parallel to the second axis of rotation (A2) relative to the first supporting legs (21) rotation; and a regulating part (7), the the first supporting legs (21) and second supporting legs (22) to adjust the angle of cross. Adjusting part (7) has a regulating rod (70), one end of the adjusting rod is supported on second supporting legs (22); and the fixed part (80), the fixed part can be fixed on the adjusting rod (70) along the lower surface (S2) of a number of different positions in the direction 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熨衣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衣服实施熨烫时使用的熨衣板。本申请基于2016年4月21日提交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84970号要求优先权,并将该申请的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在对衣服实施熨烫时,通过利用高温的熨斗将衣服按压于平面,能去除皱纹或扭绞。一般熨衣板作为具有像这样用于放置衣服的平面的器材来使用。作为熨衣板,已经有各种形态投入了实际使用。例如,能举出设想在较靠近地板的位置处使用的具有短腿的形式,或设想站立使用的具有长腿的形式等。其中,作为设想站立使用的熨衣板的一例,已知有日本实开平1-145399号公报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日本实开平1-145399号公报所记载的熨衣板包括:放置衣服的主体;以及能折叠地设于所述主体的反面且互相能自由转动地交叉的一对腿体(第一腿体、第二腿体)。在第一腿体的端部设有卡定棒,所述卡定棒与安装于主体反面的卡定体的槽卡合。在卡定体上形成有多个槽,所述卡定棒与这多个槽中的任一个卡合。藉此,能逐级地对主体的高度进行调节。然而,当实际进行熨烫时,根据熨斗的运动会从各个方向对主体施力。因此,理想的是主体能被腿体尽可能稳定地支承。但是,在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熨衣板中,根据施力的方向不同,卡定棒与槽的卡合会在不经意间被解除,导致即便是在使用中腿体也有可能发生折叠。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熨衣板中,卡定棒卡合的位置由槽的数目(间距)确定,只能逐级调整主体的高度位置。因此,存在不能对应使用者的姿势或体格精细地调节高度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更稳定地使用且能精细地调节高度的熨衣板。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熨衣板包括:板主体,所述板主体具有放置衣服的放置面以及与地板相对的下表面;第一支承腿,所述第一支承腿沿着从所述下表面朝向所述地板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支承腿的一端能绕沿所述下表面延伸的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二支承腿,所述第二支承腿的一端沿所述下表面能滑动地被支承,并且,所述第二支承腿以与所述第一支承腿交叉的状态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承腿,且能绕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平行的第二转动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腿转动;以及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对所述第一支承腿与所述第二支承腿之间的交叉角度进行调节,所述调节部具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沿所述下表面延伸,并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能转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承腿;以及卡定部,所述卡定部设于所述下表面,且能使所述调节杆卡定于沿所述下表面的方向上的多个不同位置,在所述调节杆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槽部,该多个第一槽部从所述调节杆的所述高度方向的一侧朝另一侧凹陷,并且沿所述调节杆的延伸方向排列;以及第二槽部,该多个第二槽部从所述调节杆的所述高度方向的另一侧朝一侧凹陷,并且沿所述调节杆的延伸方向以比所述第一槽部大的间距排列,所述卡定部具有第一卡定部和第二卡定部,其中,所述第一卡定部与所述第一槽部卡合,所述第二卡定部与所述第二槽部卡合,并且所述第二卡定部与所述第一卡定部一体形成。根据所述结构,通过变更第一支承腿与第二支承腿的交叉角度,能使板主体处于期望的高度位置。此外,通过将设于第二支承腿的调节杆经由设于板主体的卡定部卡定,能使第二支承腿相对于第一支承腿固定。藉此,能将板主体维持于所期望的高度位置。此外,卡定部具有第一卡定部和第二卡定部,其中,第一卡定部与调节杆上的第一槽部卡合,第二卡定部与第二槽部卡合。藉此,例如与仅设有第一槽部和第一卡定部的情况相比,能更牢固地维持调节杆与卡定部之间的卡合。特别地,即便因施加于板主体的外力等而使第一卡定部与第一槽部之间的卡合被不经意地解除,导致调节杆相对于卡定部变位,通过在其变位的途中第二卡定部与第二槽部卡合,也能使调节杆与卡定部重新卡合,从而能防止进一步的变位。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熨衣板也可以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熨衣板的基础上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卡定部具有卡定部主体,所述卡定部主体形成有供所述调节杆插通的孔部,并且被设为能绕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平行的第三转动轴转动,在所述卡定部主体上设有施力部,所述施力部以使所述卡定部主体绕所述第三转动轴旋转的方式施力,所述卡定部主体能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上,所述孔部的贯通方向与所述调节杆的延伸方向一致,在所述第二位置上,所述贯通方向与所述调节杆的延伸方向互相交叉,所述施力部朝向从所述第一位置朝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对所述卡定部主体施力。根据所述结构,卡定部主体能绕第三转动轴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一位置中,卡定部主体的孔部的贯通方向与调节杆的延伸方向一致,因此,所述调节杆能相对于卡定部主体相对变位。另一方面,在第二位置中,形成为孔部的贯通方向与调节杆的延伸方向互相交叉的状态。也就是说,形成为孔部的端缘抵接于调节杆的状态。即,形成为卡定部主体与调节杆卡合的状态。像这样,仅通过使卡定部主体绕第三转动轴转动,就能容易地使调节杆与卡定部主体卡合或解除所述卡合。此外,卡定部主体被施力部朝上述第二位置施力,因此,无需施加施力部以外的外力,就能维持卡定部主体与调节杆之间的卡合状态。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熨衣板也可以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熨衣板的基础上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第二槽部在所述高度方向上比所述第一槽部大幅凹陷。根据所述结构,第二槽部比第一槽部沿高度方向大幅凹陷。因此,即便第一槽部与第一卡定部之间的卡合不经意地被解除,也能使第二卡定部相对于第二槽部更牢固地卡合。藉此,能稳定地维持调节杆与卡定部之间的卡合。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熨衣板也可以在所述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熨衣板的基础上采用如下结构:具有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延伸方向排列的一对所述调节部。根据上述结构,设有一对调节部,因此,例如与所述调节部仅设有一个的情况相比,能更稳定地维持板主体的高度位置。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熨衣板也可以在所述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熨衣板的基础上采用如下结构:所述板主体具有一对长边部和一对短边部,其中,从与所述放置面垂直的方向观察,一对所述长边部沿长轴方向延伸,一对所述短边部沿与所述长轴垂直的短轴方向延伸,在所述一对长边部分别形成有朝所述短轴方向的中央侧凹陷的缩颈部,在至少一方的包含所述短边部的端部处形成有收缩部,随着从所述缩颈部靠近所述短边部,所述收缩部在所述板主体的所述短轴方向上的尺寸逐渐缩小。在所述结构中,在板主体的长边部形成有缩颈部,并且在板主体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收缩部。因此,在使用熨衣板对一般的衬衫实施熨烫的情况下,能使衬衫前襟(或后襟)的从胸部到腰部的曲线部沿着缩颈部,并且能使衬衫的袖窿部分沿收缩部放置。藉此,在板主体的放置面上,能不产生不经意的褶皱或松弛地对衬衫实施熨烫。另一方面,在板主体由直线状或仅由单纯的曲线状的边部构成的情况下,所述的衬衫的曲线部或袖窿部分不会贴合板主体的边部,因此,导致在板主体的周边产生褶皱或松弛,存在无法达到满足的完成度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的熨衣板也可以在所述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熨衣板的基础上采用如下结构:还具有袖板,所述袖板包括:袖板主体,所述袖板主体能插通衣服的筒状部;以及袖板支承腿,所述袖板支承腿设于所述袖板主体,所述板主体具有固定部和收容部,其中,所述固定部设置成与所述短边部相邻,且能装拆地支承所述袖板支承腿的一端,所述收容部收容所述袖板,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熨衣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熨衣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板主体,所述板主体具有放置衣服的放置面以及与地板相对的下表面;第一支承腿,所述第一支承腿沿着从所述下表面朝向所述地板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支承腿的一端能绕沿所述下表面延伸的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二支承腿,所述第二支承腿的一端沿所述下表面能滑动地被支承,并且,所述第二支承腿以与所述第一支承腿交叉的状态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承腿,且能绕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平行的第二转动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腿转动;以及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对所述第一支承腿与所述第二支承腿之间的交叉角度进行调节,所述调节部具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沿所述下表面延伸,并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能转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承腿;以及卡定部,所述卡定部设于所述下表面,且能将所述调节杆卡定于沿所述下表面的方向上的多个不同位置,在所述调节杆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槽部,该多个第一槽部从所述调节杆的所述高度方向的一侧朝另一侧凹陷,并且沿所述调节杆的延伸方向排列;以及多个第二槽部,该多个第二槽部从所述调节杆的所述高度方向的另一侧朝一侧凹陷,并且沿所述调节杆的延伸方向以比所述第一槽部大的间距排列,所述卡定部具有第一卡定部和第二卡定部,其中,所述第一卡定部与所述第一槽部卡合,所述第二卡定部与所述第二槽部卡合,并且所述第二卡定部与所述第一卡定部一体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21 JP 2016-0849701.一种熨衣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板主体,所述板主体具有放置衣服的放置面以及与地板相对的下表面;第一支承腿,所述第一支承腿沿着从所述下表面朝向所述地板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支承腿的一端能绕沿所述下表面延伸的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二支承腿,所述第二支承腿的一端沿所述下表面能滑动地被支承,并且,所述第二支承腿以与所述第一支承腿交叉的状态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承腿,且能绕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平行的第二转动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腿转动;以及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对所述第一支承腿与所述第二支承腿之间的交叉角度进行调节,所述调节部具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沿所述下表面延伸,并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能转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承腿;以及卡定部,所述卡定部设于所述下表面,且能将所述调节杆卡定于沿所述下表面的方向上的多个不同位置,在所述调节杆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槽部,该多个第一槽部从所述调节杆的所述高度方向的一侧朝另一侧凹陷,并且沿所述调节杆的延伸方向排列;以及多个第二槽部,该多个第二槽部从所述调节杆的所述高度方向的另一侧朝一侧凹陷,并且沿所述调节杆的延伸方向以比所述第一槽部大的间距排列,所述卡定部具有第一卡定部和第二卡定部,其中,所述第一卡定部与所述第一槽部卡合,所述第二卡定部与所述第二槽部卡合,并且所述第二卡定部与所述第一卡定部一体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定部具有卡定部主体,所述卡定部主体形成有供所述调节杆插通的孔部,并且被设为能绕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平行的第三转动轴转动,在所述卡定部主体上设有施力部,所述施力部以使所述卡定部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秀介
申请(专利权)人:天马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