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鸿文专利>正文

一种除尘除潮配电柜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64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9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除潮配电柜散热结构,包括:柜体、除尘结构和除潮结构,所述柜体的两侧设置散热孔;所述除尘结构设置在散热孔外,除尘结构包括:外罩、正电极和负极板,所述外罩通过螺栓固定在柜体上,所述正电极和负极板均设置在外罩内;所述除潮结构包括:内罩和干燥滤芯,所述内罩位于散热孔内,内罩的上下端部均设置卡槽,柜体的内壁设置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口,所述干燥滤芯固定安装在内罩内,干燥滤芯中设置干燥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配电柜散热孔内外分别设置除潮结构和除尘结构,可分别对进入配电柜内的空气进行干燥和除尘处理,保证无杂物进入柜内对电气元件工作产生干扰。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dust removing and tide removing power distribution cabin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ust removal cabinet comprises a cabinet body, radiating structure, structure and structure of dust removal and cooling hole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abinet body; the filter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cooling hole, dust remov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housing, a positive electrode and a negative electrode plate, wherein the cover is fixed on the cabinet body through bolts, the positive electrode and the negative electrode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casing; the moisture removing structure includes inner cover and a dry filter, the inner cover is positioned in the heat radiating hole, upper and lower end portions of inn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bayonet slot matched with the clamp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abinet body, the dry the filter is fixed inside the hood, set the drying filter. In the utility model, and power distribution cabinet cooling hol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idal structures and dust structure, respectively for drying and dust removal of the air into the cabinet, to ensure that no debris into the cabinet to interfere with electrical components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除潮配电柜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除尘除潮配电柜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配电柜内包括多种各类电器元件,多数元件在工作时均会产生热量,如热熔器等,因此配电柜柜体上一般都会设置用于散热的散热孔或散热结构,以保证柜内气流的流动,以和外界进行热交换。但也由于散热孔的原因,使得外部灰尘或水汽等可从散热孔中进入柜体内,严重影响各元件运行稳定和配电柜工作安全性。因此,如何在散热孔的基础上,控制外部灰尘或水汽等进入柜内的可能,成为领域内继续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除潮配电柜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尘除潮配电柜散热结构,包括:柜体、除尘结构和除潮结构,所述柜体的两侧设置散热孔;所述除尘结构设置在散热孔外,除尘结构包括:外罩、正电极和负极板,所述外罩通过螺栓固定在柜体上,所述正电极和负极板均设置在外罩内;所述除潮结构包括:内罩和干燥滤芯,所述内罩位于散热孔内,内罩的上下端部均设置卡槽,柜体的内壁设置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口,所述干燥滤芯固定安装在内罩内,干燥滤芯中设置干燥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罩底端固连倾斜段,所述倾斜段上也设置散热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负极板采用海绵体铅负电极。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罩和螺栓均采用塑料或其它绝缘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柜体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配电柜散热孔内外分别设置除潮结构和除尘结构,可分别对进入配电柜内的空气进行干燥和除尘处理,保证无杂物进入柜内对电气元件工作产生干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除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除尘除潮配电柜散热结构,包括:柜体1、除尘结构2和除潮结构,所述柜体1的两侧设置散热孔11;所述除尘结构2设置在散热孔11外,除尘结构2包括:外罩23、正电极21和负极板24,所述外罩23通过螺栓25固定在柜体1上,可从柜体1上拆卸下来,所述正电极21和负极板24均设置在外罩23内,正电极21正对负极板24,其正电极21连接电源放电,在负极板24与正电极21间产生电离场,在空气经过负极板24前时,灰尘颗粒被负离子吸附,并随负离子趋向负极板24移动,并粘附在负极板24上,实现对空气进行除尘;所述除潮结构包括:内罩3和干燥滤芯4,所述内罩3位于散热孔11内,内罩3的上下端部均设置卡槽31,柜体1的内壁设置与卡槽31相配合的卡口12,使内罩3能够卡在其中,所述干燥滤芯4固定安装在内罩3内,干燥滤芯4中设置干燥剂,对除尘后的空气进行干燥、除潮,此外,内罩3能够从卡槽31中抽出,在干燥剂用完后,可将内罩3抽出,并更换滤芯。所述外罩23底端固连倾斜段22,所述倾斜段22上也设置散热孔,空气通过该散热孔与柜体1内进行气体交换,且由于该散热孔倾斜,不易让雨水进入其内,此外,外罩23可拆卸,可将电极板拆卸下来,并对其上粘附的灰尘进行清理。所述负极板24采用海绵体铅负电极。所述外罩23和螺栓25均采用塑料或其它绝缘材料制成,可避免受正电极21放电的影响。所述柜体1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具有较好的防锈性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除尘除潮配电柜散热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尘除潮配电柜散热结构,包括:柜体(1)、除尘结构(2)和除潮结构,所述柜体(1)的两侧设置散热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结构(2)设置在散热孔(11)外,除尘结构(2)包括:外罩(23)、正电极(21)和负极板(24),所述外罩(23)通过螺栓(25)固定在柜体(1)上,所述正电极(21)和负极板(24)均设置在外罩(23)内;所述除潮结构包括:内罩(3)和干燥滤芯(4),所述内罩(3)位于散热孔(11)内,内罩(3)的上下端部均设置卡槽(31),柜体(1)的内壁设置与卡槽(31)相配合的卡口(12),所述干燥滤芯(4)固定安装在内罩(3)内,干燥滤芯(4)中设置干燥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除潮配电柜散热结构,包括:柜体(1)、除尘结构(2)和除潮结构,所述柜体(1)的两侧设置散热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结构(2)设置在散热孔(11)外,除尘结构(2)包括:外罩(23)、正电极(21)和负极板(24),所述外罩(23)通过螺栓(25)固定在柜体(1)上,所述正电极(21)和负极板(24)均设置在外罩(23)内;所述除潮结构包括:内罩(3)和干燥滤芯(4),所述内罩(3)位于散热孔(11)内,内罩(3)的上下端部均设置卡槽(31),柜体(1)的内壁设置与卡槽(31)相配合的卡口(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鸿文陈龙余泽发
申请(专利权)人:赵鸿文陈龙余泽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