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热模块的模块化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7539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9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电热模块的模块化供热装置,包括电热膜和散热片组成的发热模块,还包括两根平行等长的L型钢底杆,所述两根底杆构成的平面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下方设置有与底杆连接的支撑脚,安装面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底杆匹配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与电热膜等长的两根平行长杆,所述两根平行长杆安装在底杆上,还包括连接在两根平行长杆之间的至少一根短杆,所述发热模块安装在短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便于扩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取暖器的长度;模块化设计,外壳和保护罩可以定制。

Modularized heating device based on electric heating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dular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based on module, heating module comprises an electric heating film and heat sink, also includes two parallel length L type steel bottom rod, the bottom two rod surface mounting surface, the mounting supporting leg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rod is arranged below. Equipped with at least one mounting bracket and the bottom bar, set the top, the mounting bracket comprises two parallel with the electrothermal film length long rod, the two parallel lo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rod, which is connected in parallel between the two pole and a short rod, wherein the heating module installed in the short ro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expansion, users can customize the length of the heater according to their own demands, and the modularized design, the shell and the protective cover can be custom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热模块的模块化供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器,具体涉及基于电热模块的模块化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取暖器是指用于取暖的设备。取暖器有多种,最常见的电取暖器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的取暖设备,也可叫做电采暖,近年来逐渐兴起用电热膜来采暖。随着冷空气袭来,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也逐渐加大,如何让家中变得更暖和,就成为他们眼下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电热转换面发热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温暖的同时,也对安全、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该技术应用所生产的对人体有害的因素必须可控并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现有的电取暖设备一般都是固定规格与功率的,要想获得更好的取暖效果,只能选择多买一套设备,无法根据需求对原有设备扩展升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电取暖设备一般都是固定规格与功率的,要想获得更好的取暖效果,只能选择多买一套设备,无法根据需求对原有设备扩展升级,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电热模块的模块化供热装置,解决便捷的扩展电取暖器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基于电热模块的模块化供热装置,包括电热膜和散热片组成的发热模块,还包括两根平行等长的L型钢底杆,所述两根底杆构成的平面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下方设置有与底杆连接的支撑脚,安装面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底杆匹配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与电热膜等长的两根平行长杆,所述两根平行长杆安装在底杆上,还包括连接在两根平行长杆之间的至少一根短杆,所述发热模块安装在短杆上。采用上述结构的取暖器,首先,用户在第一次购买时即可指定长度,根据用户指定的长度确定底杆的长度,由于电热膜的长度一般不超过1m,因此,发热模块的长度也不超过一米,当用户需要的长度超过1m时,通过在安装面的上方设置有多个与底杆匹配的安装支架,采用多个发热模块的方式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样,在用户需要加装时,只需要更换底杆和增加新的安装支架、发热模块即可;当用户需要的长度不到1m时,按用户需求选取对应长度的发热模块、安装支架和底杆即可。在所述底杆、安装支架和发热模块构成的结构体的四周加装匹配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散热孔。加装壳体以保护内部的发热模块,同时避免发热模块与人或其他物体直接接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所述壳体的两端还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壳体在壳体的两端围合出一个空腔。两端的保护罩与壳体采用分体设计,便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保护罩外观。所述保护罩上开有开口,所述电热膜的控制电路均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将电热膜的控制电路均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可以保证控制电路的安全性,避免受发热模块的影响。所述壳体中垂直于两根底杆的两个面采用隔热板。在两端采用隔热板可以保证两端的温度不会过高,便于搬运的时候握持和保证安装在两端的电路系统不受影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基于电热模块的模块化供热装置,便于扩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取暖器的长度;2、本技术基于电热模块的模块化供热装置,模块化设计,外壳和保护罩可以定制。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保护罩,101-开口,2-隔热板,3-支撑脚,4-壳体,5-底杆,501-加强杆,6-安装支架,7-散热片,8-电热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基于电热模块的模块化供热装置,包括电热膜8和散热片7组成的发热模块,发热模块长1m高10cm宽6cm,还包括两根平行相距8cm的长1m的L型钢底杆5,所述底杆5之间还设置有2根用于固定的加强杆501,所述两根底杆5构成的平面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下方设置有与底杆5连接的一对支撑脚3,安装面的上方设置有1个与底杆5匹配的安装支架6,所述安装支架6包括与电热膜8等长的两根平行长杆,所述两根平行长杆安装在底杆5上,还包括连接在两根平行长杆之间的至少一根短杆,所述发热模块安装在短杆上。在所述底杆5、安装支架6和发热模块构成的结构体的四周加装匹配的壳体4,所述壳体4上设置有散热孔。在所述壳体4的两端还设置有保护罩1,所述保护罩1与壳体4在壳体4的两端围合出一个空腔。所述保护罩上开有开口101,所述电热膜8的控制电路均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壳体4中垂直于两根底杆5的两个面采用隔热板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电热模块的模块化供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基于电热模块的模块化供热装置,包括电热膜(8)和散热片(7)组成的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平行等长的L型钢底杆(5),所述两根底杆构成的平面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下方设置有与底杆(5)连接的支撑脚(3),安装面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底杆(5)匹配的安装支架(6),所述安装支架(6)包括与电热膜(8)等长的两根平行长杆,所述两根平行长杆安装在底杆(5)上,还包括连接在两根平行长杆之间的至少一根短杆,所述发热模块安装在短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电热模块的模块化供热装置,包括电热膜(8)和散热片(7)组成的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平行等长的L型钢底杆(5),所述两根底杆构成的平面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下方设置有与底杆(5)连接的支撑脚(3),安装面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底杆(5)匹配的安装支架(6),所述安装支架(6)包括与电热膜(8)等长的两根平行长杆,所述两根平行长杆安装在底杆(5)上,还包括连接在两根平行长杆之间的至少一根短杆,所述发热模块安装在短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热模块的模块化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杆(5)、安装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忠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扬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