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面处理剂及其底面处理法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底面处理剂及底面处理方法,使用于摩托车、家电、建材、食品容器等领域,作为铝板材或铝合金板材的涂装底面、接着膜底面等,不需使用铬化合物,即可形成一种提高防锈能力,且与上涂涂料或膜间密着性优越的有机-无机复合皮膜的涂布型防锈底面处理剂及防锈底面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公知的,作为家电、建材、食品容器等广大领域使用的铝或铝合金(以下单就铝合金而言)板材的防锈底面处理方法,是使用含有铬酸、重铬酸或铬酸盐处理剂的铬酸盐处理,该铬酸盐处理为提高铝合金表面的防锈性或与上涂涂料或接着膜间密着性的目的而进行,而且,施加铬酸盐处理的表面处理铝合金板材具有高生产性或表面处理均一性的优点,以加工后表面处理方式被广为利用。铬酸盐处理大致分为反应型铬酸盐、涂布型铬酸盐、电解铬酸盐三种类。涂布型铬酸盐,其处理方法的特性与反应型或电解铬酸盐相比较之下,处理液不易形成浪费,而且,处理后不需经过水洗,因此,废水处理负荷较轻、生产性较好,且其皮膜中含有的六价铬存在于处理缺陷部或处理后生成的裂口部分,并形成一在材料金属露出部作用的不动态皮-->膜,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水溶性钒化合物(A)及钛系或锆系的水溶性配位氟化合物(B)及树脂(C)。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8-21 2000-2491651.一种底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水溶性钒化合物(A)及钛系或锆系的水溶性配位氟化合物(B)及树脂(C)。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水溶性钒化合物(A)在水的存在下,为能生成水溶性含钒离子的化合物。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水溶性钒化合物(A)是在偏钒酸、钒酸及其盐、氧化钒、卤化钒、硫酸氧钒、硫酸钒、硝酸钒、磷酸钒、重磷酸钒、醋酸钒及有机钒化合物群中选出至少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化合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其中钛系或锆系的水溶性配位氟化物,在水的存在下,为能放出质子的化合物。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底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其中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村一成,清水秋雄,田中和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巴卡莱近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