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肚脐贴、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646272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7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肚脐贴、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涉及中草药领域。中药肚脐贴包括药物成分和双亲凝胶;药物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八角茴香10~20份、小茴香5~10份、肉豆蔻15~30份、肉桂10~20份、花椒2~10份、干姜15~30份、黑胡椒10~20份和广藿香15~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肚脐贴缓解了传统西药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差、影响儿童免疫力,传统中药治疗疗程长、治愈率低,现有的中药肚脐贴成分复杂、药效不济、起效慢和治疗效果不显著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这几味原料药之间的合理配伍,对治疗小儿腹泻和秋季腹泻有很好的疗效,双亲凝胶与药物的亲和性能强,能与皮肤很好地贴敷,以便通过肚脐快速发挥药效。

Navel paste of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vel paste,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the application thereof, and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navel stick including drug ingredients and parental gel; drug ingredients include drug weight: 10 to 20 portions of star anise and fennel 5 - 10, 15 - 30, nutmeg, cinnamon, pepper 2 10 to 20 - 10, 15 - 30, dried ginger, black pepper and 10 ~ 20 Patchouli 15 ~ 30. The inven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vel paste to ease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 effect is poor, affecting children's immun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the cure rate is low, the defects exist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vel paste complex composition, efficacy and slow and poor treatment effect is not significa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asonable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taste of raw materials, has a good curative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 and diarrhea, and the drug affinity gel properties of parents, with good skin sticking to the navel, fast 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肚脐贴、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草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药肚脐贴、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脐,中医穴位又称“神阙”。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中医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把药物直接施治于患者脐部,可以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特别是对预防和治疗肠胃类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亿5岁以下儿童患腹泻,其中有400万~500万儿童死于腹泻;2009年联合国一项报告指出,全世界每5起儿童死亡个案中就有一人死于腹泻。国内小儿腹泻感染性强,发病率高,主要病原体是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其次是志贺菌、沙门菌、空肠弯曲菌和某些条件致病菌如场球菌等。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腹泻。目前西药治疗小儿腹泻多口服吡哌酸、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抗生素对肠道菌群平衡产生强烈的影响,它们可抑制或杀灭敏感菌,促进非敏感菌过度增殖,增加二重感染机会;肠道正常菌种的数量、位置、比例发生改变,导致菌群失调;还可使葡萄糖吸收减少,双糖酶活力下降而发生腹泻;在大量杀灭细菌时,菌体裂解,产生了高浓度的内毒素,内毒素入血可增加通透性和过氧化损伤,破坏肠道屏障功能,抑制肝脏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和全身免疫力,从而加重腹泻或使腹泻迁延。病原体的变异及新病原的出现、新型抗生素价格昂贵,亦使抗生素为主的治疗模式面临巨大挑战。目前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疗程比较长,治愈率也比较低。中药敷脐疗法它具有应用方便、价格低廉、标本兼治的优势,通过脐部皮肤对药物的吸收作用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能够快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目前的中药肚脐贴仍存在成分复杂、药效不济、起效慢和治疗效果不显著的缺陷。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肚脐贴,该中药肚脐贴中药物成分包括八角茴香、小茴香、肉豆蔻、肉桂、花椒、干姜、黑胡椒和广藿香,通过这几味原料药之间的合理配伍,对治疗小儿腹泻和秋季腹泻有很好的疗效,有效药物组分较少、成本低,给药方便、见效快、疗程短且无副作用,同时采用双亲凝胶作为辅料基质制成贴剂形式,不仅与药物的亲和性能强,药物承载能力强,而且其与皮肤的贴敷性能好,能够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肚脐充分发挥药效,提高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中药肚脐贴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将原料药提取浓缩成浸膏,与基质混合后制成贴剂,比直接熬制法更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且简单易行,便于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中药肚脐贴在制备儿童腹泻或秋季腹泻药物中的用途,具有使用方便、见效快和治疗效果显著的优点。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肚脐贴,所述中药肚脐贴包括药物成分和辅料基质;辅料基质为双亲凝胶;药物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八角茴香10~20份、小茴香5~10份、肉豆蔻15~30份、肉桂10~20份、花椒2~10份、干姜15~30份、黑胡椒10~20份和广藿香15~30份。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药物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八角茴香12~20份、小茴香5~8份、肉豆蔻20~30份、肉桂15~20份、花椒5~10份、干姜20~30份、黑胡椒12~18份和广藿香20~30份。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药物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八角茴香15~20份、小茴香5~8份、肉豆蔻25~30份、肉桂15~20份、花椒5~8份、干姜25~30份、黑胡椒15~18份和广藿香25~30份。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药物成分经提取浓缩后得到的浸膏和辅料基质的重量比为1:(5~10),优选1:6。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药物成分还包括猴头菌10~15重量份。一种上述中药肚脐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方量的八角茴香、小茴香、肉豆蔻、肉桂、花椒、干姜、黑胡椒、广藿香和任选地猴头菌经提取、浓缩得到浸膏,浸膏与辅料基质混合后涂于载体上,得到中药肚脐贴。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提取溶剂为乙醇,优选为75%的乙醇。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提取在微射流装置中进行。一种典型的中药肚脐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配方量将八角茴香、小茴香、肉豆蔻、肉桂、花椒、干姜、黑胡椒、广藿香和任选地猴头菌粉碎后投入到微射流装置中,用75%的乙醇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b)浸膏与辅料基质按1:(5~1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得到含药膏体;将含药膏体涂于布或纸上,得到中药肚脐贴。一种上述中药肚脐贴在制备治疗儿童腹泻或秋季腹泻药物中的用途。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肚脐贴药物成分主要由八角茴香、小茴香、肉豆蔻、肉桂、花椒、干姜、黑胡椒和广藿香为原料药,这几味药材中的活性成分相辅相成,具有积极的协同作用,通过各原料药的配伍关系,具有化湿运脾、温中止泻、温阳理气、驱寒祛湿、舒肝消炎和缓解疼痛等作用,对治疗小儿腹泻和秋季腹泻有很好的疗效,以贴剂的治疗方式给药方便,通过脐疗方式,直达病灶,易吸收,针对性强、见效快,且不增加肝肾负担,没有副作用。采用双亲凝胶作为辅料基质制成贴剂形式,不仅与药物的亲和性能强,药物承载能力强,而且其与皮肤的贴敷性能好,能够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肚脐充分发挥药效,提高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肚脐贴药物组分较少、成本低,给药方便、见效快、疗程短且无副作用。(2)上述中药肚脐贴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原料药提取浓缩成浸膏,与基质混合制成贴剂,先将原料药提取、浓缩有利于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溶出与融合,比直接熬制法更有利于药物药效的发挥,且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批量生产。(3)本专利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经过临床观察,贴剂起效快,使用贴剂后1天内即可发挥作用,药效好,对儿童腹泻或秋季腹泻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有效减少了湿便次数和疼痛,3天内有效率可达95%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中药肚脐贴,中药肚脐贴包括药物成分和辅料基质;辅料基质为双亲凝胶;药物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八角茴香10~20份、小茴香5~10份、肉豆蔻15~30份、肉桂10~20份、花椒2~10份、干姜15~30份、黑胡椒10~20份和广藿香15~30份。八角茴香正名为八角,为乔木,高10-15米,树冠塔形,椭圆形或圆锥形;树皮深灰色,枝密集,主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肚脐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肚脐贴包括药物成分和辅料基质;辅料基质为双亲凝胶;药物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八角茴香10~20份、小茴香5~10份、肉豆蔻15~30份、肉桂10~20份、花椒2~10份、干姜15~30份、黑胡椒10~20份和广藿香15~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肚脐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肚脐贴包括药物成分和辅料基质;辅料基质为双亲凝胶;药物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八角茴香10~20份、小茴香5~10份、肉豆蔻15~30份、肉桂10~20份、花椒2~10份、干姜15~30份、黑胡椒10~20份和广藿香15~30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肚脐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八角茴香12~20份、小茴香5~8份、肉豆蔻20~30份、肉桂15~20份、花椒5~10份、干姜20~30份、黑胡椒12~18份和广藿香20~30份。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肚脐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八角茴香15~20份、小茴香5~8份、肉豆蔻25~30份、肉桂15~20份、花椒5~8份、干姜25~30份、黑胡椒15~18份和广藿香25~30份。4.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肚脐贴,其特征在于,药物成分经提取浓缩后得到的浸膏和辅料基质的重量比为1:(5~10),优选1:6。5.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海洪赵树进黄清春章戴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博生物制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