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devices. Including this application method: sub carrier spacing serving user equipment determines the carrier spacing; the user equipment according to the service area of the allocation interval is determined to protect the service area of the frame structure; interval configuration to protect the user equipment according to the service area to determine the service area of the frame; the structure of the user equipment according to the service area in the service area to send or receive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the configuration of GP that contains sub frame types under 5G multi system parameters, which enables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with reasonable GP overhead to max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介绍
5G通信系统致力于支持更高系统性能,其将支持各种不同业务,不同部署场景和不同频谱。其中,不同业务包括增强的移动宽带(英文:enhancedMobileBroadband,缩写:eMBB),机器类型通信(英文:MachineTypeCommunication,缩写:MTC),超可靠低延迟通信(英文:Ultra-reliableandlowlatencycommunications,缩写:URLLC),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英文:MultimediaBroadcastMulticastService,缩写:MBMS)和定位等。不同部署场景包括室内热点(英文:Indoorhotspot),密集城区(英文:denseurban),郊区,城区宏覆盖(英文:UrbanMacro)及高铁场景等。5G将支持高达100GHz的频谱范围,其中6GHz和6GHz以下为主频带,6GHz以上为辅频带。不同业务、不同部署场景和不同频谱具有不同的特征,他们各自对系统参数(numerology)的要求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设备确定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帧结构在所述服务小区上发送信息或接收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设备确定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帧结构在所述服务小区上发送信息或接收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设的规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其中所述预设的规则为:若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为Δf,则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为毫秒,所述Δf=N·15kHz,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t为1毫秒;或,若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为Δf,则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为毫秒,所述Δf=N1·17.5kHz,所述N1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t1为1毫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反比例于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随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缩放,具体包括:若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放大为原来的N2倍,则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缩小为原来的1/N2,所述N2为正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子帧长度;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帧长度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系统参数;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系统参数接收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所述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所述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和所述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帧长度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所述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帧长度和所述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间隔的配置包括保护间隔的周期,所述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包括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所述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对应2比特信息域,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和所述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包括:当所述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对应的2个信息比特设置为00时,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周期为T;当所述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对应的2个信息比特设置为01时,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周期为2T;当所述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对应的2个信息比特设置为11时,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周期为5T;所述T为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间隔的配置包括保护间隔的周期,所述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包括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所述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对应2比特信息域,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帧长度和所述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包括:当所述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对应的2个信息比特设置为00时,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周期为Tsubframe;当所述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对应的2个信息比特设置为01时,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周期为2Tsubframe;当所述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对应的2个信息比特设置为11时,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周期为5Tsubframe;所述Tsubframe为所述服务小区的子帧长度。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间隔的配置包括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包括保护间隔长度指示信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符号长度;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保护间隔长度指示信息和所述服务小区的符号长度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长度。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间隔长度指示信息对应1比特信息域,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保护间隔长度指示信息和所述服务小区的符号长度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长度,包括:当所述保护间隔长度指示信息对应的1个信息比特设置为0时,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长度为Tsymbol;当所述保护间隔长度指示信息对应的1个信息比特设置为1时,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长度为2Tsymbol;所述Tsymbol为所述服务小区的符号长度。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间隔的配置包括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属于第一子载波间隔集合,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集合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Δf1和第二子载波间隔Δf2,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都为15kHz的倍数或都为17.5kHz的倍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且当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时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长度与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时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长度相同。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服务小区第一带宽部分的子载波间隔和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第二带宽部分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带宽部分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带宽部分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帧结构,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一个无线帧中自包含子帧的分布,所述自包含子帧包括用于下行传输的符号、保护间隔和用于上行传输的符号,所述保护间隔占用的符号个数与所述用于上行传输的符号的个数之和为2的倍数。17.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确定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帧结构在所述服务小区上发送信息或接收信息。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包括:所述基站根据预设的规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其中所述预设的规则为:若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为Δf,则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为毫秒,所述Δf=N·15kHz,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t为1毫秒;或,若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为Δf,则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为毫秒,所述Δf=N1·17.5kHz,所述N1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t1为1毫秒。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反比例于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随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缩放,具体包括:若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放大为原来的N2倍,则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缩小为原来的1/N2,所述N2为正数。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子帧长度;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帧长度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所述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配置确定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所述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间隔的配置包括保护间隔的周期,所述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包括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所述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对应2比特信息域,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配置确定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确定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具体:当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周期为T时,将所述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对应的2个信息比特设置为00;当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周期为2T时,将所述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对应的2个信息比特设置为01;当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周期为5T时,将所述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对应的2个信息比特设置为11;所述T为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的最小粒度。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间隔的配置包括保护间隔的周期,所述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包括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所述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对应2比特信息域,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配置确定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周期确定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具体:当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周期为Tsubframe时,将所述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对应的2个信息比特设置为00;当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周期为2Tsubframe时,将所述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对应的2个信息比特设置为01;当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周期为5Tsubframe时,将所述保护间隔周期指示信息对应的2个信息比特设置为11;所述Tsubframe为所述服务小区的子帧长度。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间隔的配置包括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包括保护间隔长度指示信息,所述保护间隔长度指示信息对应1比特信息域,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配置确定保护间隔配置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长度确定保护间隔长度指示信息,具体:当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长度为Tsymbol,将所述保护间隔长度指示信息对应的1个信息比特设置为0;当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长度为2Tsymbol,将所述保护间隔长度指示信息对应的1个信息比特设置为1;所述Tsymbol为所述服务小区的符号长度。28.根据权利要求17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间隔的配置包括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属于第一子载波间隔集合,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集合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Δf1和第二子载波间隔Δf2,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都为15kHz的倍数或都为17.5kHz的倍数,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且当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时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长度与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时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长度相同。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包括:所述基站确定服务小区第一带宽部分的子载波间隔和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第二带宽部分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带宽部分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带宽部分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30.根据权利要求17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帧结构,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一个无线帧中自包含子帧的分布,所述自包含子帧包括用于下行传输的符号、保护间隔和用于上行传输的符号,所述保护间隔占用的符号个数与所述用于上行传输的符号的个数之和为2的倍数。31.一种信息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以及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保护间隔的配置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收发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艳,薛丽霞,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