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间连通性判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5672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间连通性判断方法,包括:含水率波动值计算步骤,根据生产动态数据计算目标范围内生产井的含水率波动值;井间连通性初步筛选步骤,根据注采响应原理和所述含水率波动值对目标范围内生产井进行初步筛选;井间连通性确定步骤,根据含水率波动值的波动程度对初步筛选的结果进行修正,以确定目标范围内的井间连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排除多种其它影响因素对井间连通性带来的误判,使得获得的结果更加准确。

A method for judging interwell connectivit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inter well connectivity judgment method, including: moisture content fluctuation value calculation step, according to the water production data calculation of the target range of production wells rate fluctuation; inter well connectivity preliminary screening procedur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water injection response and the rate fluctuation value on the target range of production wells were screened; inter well connectivity determination step, according to the fluctuation of water content fluctuation value of the screening results were corrected to determine the target range of inter well connectivity. The invention can eliminate the misjudgment caused by a variety of other factors to inter well connectivity, so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more accu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间连通性判断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藏开发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井间连通性判断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描述井间连通性的方法包括多种,主要分为静态连通性和动态连通性两类。静态连通性是采用小层对比、地震识别等技术描述连通性,对于没有层状储层结构的缝洞型油藏来讲,这种方法不适用。动态连通性的判定方法主要包括示踪剂监测、干扰试井和生产动态分析三种。示踪剂监测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化学剂示踪剂和同位素示踪剂共两个发展阶段。该技术的原理为在注水井中注入与已注入流体相溶的示踪剂,通过分析产出流体中示踪剂浓度变化情况、示踪剂产出曲线以及峰值特征达到判断井间连通性的目的。目前,示踪剂测试技术在油田中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干扰试井技术是一种多井试井技术,通过在激动井中改变工作制度,造成地层压力变化的干扰信号,在观测井下入高精度测压仪器,记录观测井中压力变化情况,从观测井能否接收到干扰压力变化,便可判断观测井与激动井之间是否连通。生产动态分析技术是采用油藏工程的方法,分析生产指标变化规律来弄清井间是否连通,是动态指标的综合判断方法,常用的有压力系统分析、类干扰试井、生产特征相似性分析、注水见效分析等方法。随着国内塔河缝洞型油藏开发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连通性的研究的队伍,调研发现,当前缝洞型油藏的井间连通性研究存在着以下问题:示踪剂测试技术和干扰试井测试技术虽然可以准确的测出注采井间是否连通,但是它们存在着如下3个缺点:①测试周期长,单次测试时间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影响油井正常生产;②测试范围有限,单次测试只能覆盖一个注采井组;③单次测试费用昂贵,如果测试整个缝洞单元的连通性将需要巨额花费。以上这些缺点制约着这两种测试方法的应用。由于生产动态资料容易获得,生产动态分析方法也逐渐成为主流的缝洞型油藏连通性研究方法。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分析结果准确度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该方法虽然可以分析缝洞型油藏井间的连通性,但是采用人工主观去判断,对比不同井组不同时间段的响应特征工作量巨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该方法也没有考虑工作制度,井间干扰等因素对注采响应结果造成的影响,致使结果更加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井间连通性判断方法,用以提高判断井间连通性的准确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间连通性判断方法,包括:含水率波动值计算步骤,根据生产动态数据计算目标范围内生产井的含水率波动值;井间连通性初步筛选步骤,根据注采响应原理和所述含水率波动值对目标范围内生产井进行初步筛选;井间连通性确定步骤,根据所述含水率波动值的波动程度对初步筛选的结果进行修正,以确定目标范围内的井间连通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井间连通性初步筛选步骤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含水率波动值和井间连通性示踪剂测试结果确定含水率波动阈值,或在无示踪剂测试结果时参考其他同类注采井组的含水率波动阈值;根据所述含水率波动阈值初步筛选目标范围内的生产井,其中,大于所述含水率波动阈值的生产井初步认为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含水率波动值和井间连通性示踪剂测试结果确定含水率波动阈值进一步包括:设置目标范围内生产井注水后的一个时间区间;平移时间窗口计算所述时间区间内目标范围内各生产井的含水率波动值;根据不同含水率波动值进行筛选,得到目标范围内生产井不同的连通结果;将所述连通结果与示踪剂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如果连通性结果包含示踪剂测试结果,则将此时的含水率波动值定为含水率波动阈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含水率波动值的波动程度对初步筛选的结果进行修正,以确定目标范围内的井间连通性进一步包括:将初步筛选后的目标范围内的生产井的含水率波动值由高到底分为强波动区间、正常波动区间和弱波动区间;处于强波动区间的生产井,根据该生产井与注水井距离的大小确定该生产井的连通性;处于弱波动区间的生产井,根据该生产井的产液量波动特征变化情况确定该生产井的连通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处于强波动区间的生产井通过以下步骤确定连通性:如生产井与同一井组内的注水井距离较远,判断该生产井在注水期间周围是否有其他注水井同时在进行注水,如有距离更近的注水井注水,则判断该生产井与同一井组内的注水井井间不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处于弱波动区间的生产井通过以下步骤确定连通性:如果生产井的产液量无明显波动,则判断该生产井与同一井组内的注水井井间不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井间连通性确定步骤进一步包括:根据目标范围内生产井工作制度的改变确定井间连通性,其中,如果目标范围内生产井在含水率波动期间发生了工作制度改变,含水率产生了明显数据波动,则判断含水率波动是由工作制度改变产生的,该生产井与同一井组内的注水井井间不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井间连通性确定步骤进一步包括:根据连通器原理确定井间连通性,选择待判断生产井注水前的生产数据作递减率分析,其中,如目标范围内两生产井在注水前的递减趋势一致,则判断两井连通,否则不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含水率波动值计算步骤进一步包括:确定目标范围内的生产井;根据注水时段,提取目标范围内各生产井的动态数据;根据动态数据计算各生产井的含水率波动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范围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确定:以缝洞单元注水井为中心,将示踪剂测试结果中该井组最远距离生产井的井距作为控制半径,该控制半径范围即为目标范围;无示踪剂测试结果的井组,以将控制半径设置为同类油藏的控制半径,该控制半径范围即为目标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综合考虑了注采影响及各种影响因素,并且对注水前的生产数据应用曲线相似性进行检验,排除多种其它影响因素带来的误判,使得获得的结果更加准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W11注水期间及W1含水率波动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G1井组初始连通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强波动筛选后连通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弱波动筛选后连通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工作制度的改变对含水率影响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工作制度筛选后的连通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注三采情况下各井产油量衰减趋势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通器筛选后连通示意图;以及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示踪剂测试结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专利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通过大量生产数据的分析,生产动态曲线的波动除了注水的影响外,还会受到油嘴尺寸改变、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井间连通性判断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间连通性判断方法,包括:含水率波动值计算步骤,根据生产动态数据计算目标范围内生产井的含水率波动值;井间连通性初步筛选步骤,根据注采响应原理和所述含水率波动值对目标范围内生产井进行初步筛选;井间连通性确定步骤,根据所述含水率波动值的波动程度对初步筛选的结果进行修正,以确定目标范围内的井间连通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间连通性判断方法,包括:含水率波动值计算步骤,根据生产动态数据计算目标范围内生产井的含水率波动值;井间连通性初步筛选步骤,根据注采响应原理和所述含水率波动值对目标范围内生产井进行初步筛选;井间连通性确定步骤,根据所述含水率波动值的波动程度对初步筛选的结果进行修正,以确定目标范围内的井间连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井间连通性初步筛选步骤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含水率波动值和井间连通性示踪剂测试结果确定含水率波动阈值,或在无示踪剂测试结果时参考其他同类注采井组的含水率波动阈值;根据所述含水率波动阈值初步筛选目标范围内的生产井,其中,大于所述含水率波动阈值的生产井初步认为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含水率波动值和井间连通性示踪剂测试结果确定含水率波动阈值进一步包括:设置目标范围内生产井注水后的一个时间区间;平移时间窗口计算所述时间区间内目标范围内各生产井的含水率波动值;根据不同含水率波动值进行筛选,得到目标范围内生产井不同的连通结果;将所述连通结果与示踪剂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如果连通性结果包含示踪剂测试结果,则将此时的含水率波动值定为含水率波动阈值。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含水率波动值的波动程度对初步筛选的结果进行修正,以确定目标范围内的井间连通性进一步包括:将初步筛选后的目标范围内的生产井的含水率波动值由高到底分为强波动区间、正常波动区间和弱波动区间;处于强波动区间的生产井,根据该生产井与注水井距离的大小确定该生产井的连通性;处于弱波动区间的生产井,根据该生产井的产液量波动特征变化情况确定该生产井的连通性。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志江吕铁张允郑松青赵艳艳张冬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