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确定上游节点瓶颈度及系统瓶颈度的方法、装置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上游节点瓶颈度及系统瓶颈度的方法、装置。
技术介绍
在调度系统中,通常设有调度拓扑图(即工作流),所述调度系统可根据调度拓扑图,调用应用程序,执行计算任务。比如,调度拓扑图,如图1所示,所述调度系统将首先调用应用程序,执行A节点对应的计算任务,然后在A节点对应的计算任务执行完成后,再调用应用程序,执行B节点和C节点对应的计算任务,依次类推,直至执行至D节点和E节点为止。由于在调度系统中,每个计算任务的产出时刻(即结束运行时刻)是一重要指标,因此,经常有优化计算任务产出时刻的需求;由于每个计算任务的产出时刻=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计算任务的运行时长,因此可以从提前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和减少计算任务的运行时长两方面,优化计算任务的产出时刻。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优化执行计算任务应用程序的编写代码,即可减少计算任务的运行时长;而在调度系统中,由于每个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是受调度拓扑图中上游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结束运行时刻制约的,比如图1中的D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是受其上游的A、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确定上游节点瓶颈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当前节点的所有上游节点;根据所述上游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和当前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确定可优化时间范围;将可优化时间范围,拆分为多个时间区间;根据每个上游节点对应计算任务所运行的时间区间、时间区间所运行计算任务的总数目以及可优化时间范围,计算每个上游节点的瓶颈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上游节点瓶颈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当前节点的所有上游节点;根据所述上游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和当前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确定可优化时间范围;将可优化时间范围,拆分为多个时间区间;根据每个上游节点对应计算任务所运行的时间区间、时间区间所运行计算任务的总数目以及可优化时间范围,计算每个上游节点的瓶颈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上游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和当前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确定可优化时间范围,包括:判断上游节点对应计算任务中是否存在定时计算任务;如果存在,将所述定时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作为目标开始运行时刻;如果不存在,在上游节点中,确定计算任务最早的开始运行时刻,为目标开始运行时刻;根据目标开始运行时刻和当前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确定可优化时间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当前节点的所有上游节点按瓶颈度大小进行排序;将预设数量的上游节点,作为当前节点的上游瓶颈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有多个计算任务同时运行的时间区间,作为间接瓶颈区间;根据间接瓶颈区间以及可优化的时间范围,确定当前节点的优化难度。5.一种确定系统瓶颈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调度拓扑图中一非叶子节点至每个叶子节点的最短路径,所述非叶子节点为所述调度拓扑图中存在下游节点的节点;当所述非叶子节点对应计算任务增加运行预设时长时,根据最短路径,确定每个叶子节点所对应计算任务运行所增加的时长;根据每个叶子节点运行所增加的时长,确定所述非叶子节点的系统瓶颈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调度拓扑图中一非叶子节点至每个叶子节点的最短路径,包括:在调度拓扑图中,确定一非叶子节点至一叶子节点的所有路径;其中,每个路径包括多个节点;根据每个路径中相邻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结束运行时刻和开始运行时刻,确定每个路径的路径长度;确定路径长度最短的路径,为最短路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非叶子节点对应计算任务增加运行预设时长时,根据最短路径,确定每个叶子节点所对应计算任务运行所增加的时长,包括:判断当前节点对应计算任务,运行所增加的预设时长是否大于当前节点至一叶子节点最短路径的长度;如果大于,确定所述叶子节点对应计算任务运行所增加时长为:当前节点对应计算任务运行所增加的预设时长—最短路径的长度;如果小于等于,确定所述叶子节点对应计算任务运行所增加的时长为零。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调度拓扑图中的所有非叶子节点,按系统瓶颈度大小进行排序;将预设数量的非叶子节点,作为系统瓶颈节点。9.一种确定系统瓶颈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一非叶子节点;当所述非叶子节点对应计算任务运行减少预设时长时,计算调度拓扑图中被激活叶子节点的数目,所述非叶子节点为所述调度拓扑图中存在下游节点的节点,所述被激活叶子节点为对应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和结束运行时刻发生改变的叶子节点;根据所述被激活叶子节点的数目以及预设时长,确定所述非叶子节点的系统瓶颈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非叶子节点对应计算任务运行减少预设时长时,计算调度拓扑图中被激活叶子节点的数目,包括:当调度拓扑图中一非叶子节点对应计算任务运行减少预设时长时,重新计算所述计算任务的结束运行时刻;设置所述非叶子节点为激活节点;判断所述激活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结束运行时刻,是否影响所述激活节点的直接下游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所述直接下游节点为在所述调度拓扑图中,与激活节点直接相连的下游节点;如果影响,确定所述直接下游节点为激活节点,且重新计算激活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和结束运行时刻;判断所述激活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如果是,确定所述激活节点为被激活叶子节点;如果否,返回循环执行计算所述激活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结束运行时刻,是否影响所述激活节点的直接下游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这一步骤。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激活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结束运行时刻,是否影响所述激活节点的直接下游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时刻,包括:在调度拓扑图中,确定激活节点的直接下游节点,以及,所述直接下游节点的直接上游节点;在一直接下游节点的所有直接上游节点中,确定对应计算任务最晚的结束运行时刻;判断所述最晚的结束运行时刻与激活节点重新计算的结束运行时刻是否相同;如果相同,确定激活节点影响直接下游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否则,确定激活节点不影响直接下游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12.根据权利要求9—11所述的任一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调度拓扑图中的所有非叶子节点,按系统瓶颈度大小进行排序;将预设数量的非叶子节点,作为系统瓶颈节点。13.一种确定上游节点瓶颈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上游节点模块,用于确定当前节点的所有上游节点;确定可优化时间范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游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和当前节点对应计算任务的开始运行时刻,确定可优化时间范围;拆分模块,用于将可优化时间范围,拆分为多个时间区间;上游节点瓶颈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每个上游节点对应计算任务所运行的时间区间、时间区间所运行计算任务的总数目以及可优化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于响,
申请(专利权)人: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开曼群岛,KY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