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5503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鼻氧管,包括输氧管、分氧管和鼻塞,所述输氧管的一端连接喇叭接头、其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所述分氧管,所述鼻塞的一端连接所述分氧管,其另一端设有出氧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塞上设有用于吸附鼻腔内壁的吸鼻头,所述吸鼻头包括连接在鼻塞上的伸缩柱和连接在伸缩柱端部的吸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鼻氧管,通过在鼻塞上设计能够伸缩的吸鼻头,插管使用时吸鼻头与鼻塞一起塞入鼻腔内,由吸鼻头吸附鼻腔内壁,以此来解决因鼻塞脱落而引起的输氧停止问题,提高鼻氧管的使用安全性;与此同时,吸鼻头吸附的是鼻腔内壁的侧边、而非两鼻腔之间的隔膜层,能够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前提下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A nasal oxygen tub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asal oxygen tube, including oxygen tube, oxygen tube and nasal obstruction, one end of the oxygen tube connection joint, the other end of the horn three pass j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xygen tube, one end of the nos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xygen tube,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oxygen outlet.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nose is used for suction nose adsorption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nasal cavity, the nasal suction nose include connecting the flex column and connected to the suction end of the telescopic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is a nasal oxygen tube, the design can be telescopic suction nose nasal intubation, when used together with nasal suction nose into the nasal cavity, the nose suction adsorp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inner wall of the nasal cavity, nasal congestion due to shedding caused by oxygen stop problems, improve the safety of using nasal oxygen tube; at the same time. Suction nose adsorption is the inner wall of the nasal cavity side, rather than the diaphragm layer between two nasal, can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in the premise of not give patients a sense of dis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氧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鼻氧管。
技术介绍
鼻氧管用于急救输氧或者为缺氧患者提供治疗性氧疗,是医疗机构普遍使用的输氧医疗器械。目前普遍使用的鼻氧管结构为包括输氧管、分氧管和鼻塞,输氧管的一端连接喇叭接头,通过喇叭接头连接输氧机,其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分氧管,由分氧管将输氧管输送过来的氧气一分为二的通入鼻塞内,由鼻塞的出氧口通入患者的鼻腔内。目前的鼻氧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鼻塞脱落停止输氧对于危重的患者来说非常危险,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防脱落鼻氧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鼻氧管,包括输氧管、分氧管和鼻塞,所述输氧管的一端连接喇叭接头、其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所述分氧管,所述鼻塞的一端连接所述分氧管,其另一端设有出氧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塞上设有用于吸附鼻腔内壁的吸鼻头,所述吸鼻头包括连接在鼻塞上的伸缩柱和连接在伸缩柱端部的吸盘。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吸盘的吸附面为圆形。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分氧管上设有套管,所述鼻塞具有设置在套管上的两个,两个鼻塞上均设有所述吸鼻头,两所述吸鼻头背靠式的朝向外设置。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鼻塞与分氧管的连接处设有防水透气膜。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输氧管上还设有氧量调节圈。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输氧管、分氧管和鼻塞均为聚氯乙烯塑料制成的软体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鼻氧管,通过在鼻塞上设计能够伸缩的吸鼻头,插管使用时吸鼻头与鼻塞一起塞入鼻腔内,由吸鼻头吸附鼻腔内壁,以此来解决因鼻塞脱落而引起的输氧停止问题,提高鼻氧管的使用安全性;与此同时,吸鼻头吸附的是鼻腔内壁的侧边、而非两鼻腔之间的隔膜层,能够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前提下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吸鼻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输氧管,4-分氧管,6-鼻塞,8-喇叭接头,10-出氧口,12-吸鼻头,14-伸缩柱,16-吸盘,18-套管,20-防水透气膜,22-氧量调节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鼻氧管,包括输氧管2、分氧管4、套管18和两个鼻塞6,上述输氧管2、分氧管4和鼻塞6均为聚氯乙烯塑料制成的软体结构,管体无色、透明,聚氯乙烯塑料具有优异的韧性、弹性和柔软性,能够减轻伸入鼻腔内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上述输氧管2的一端连接喇叭接头8、通过喇叭接头8连接输氧机,上述输氧管2上还设有氧量调节圈22,通过氧量调节圈22来控制输氧流量,以针对不同的患者需求兼容性使用;输氧管2的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上述分氧管4,上述鼻塞6设置在套管18内,且其一端连接上述分氧管4,其另一端设有出氧口10,由分氧管4将输氧管2输送过来的氧气一分为二的通入两个鼻塞6内,由鼻塞6的出氧口通入患者的鼻腔内。上述鼻塞6上设有用于吸附鼻腔内壁的吸鼻头12,上述吸鼻头12包括连接在鼻塞6上的伸缩柱14和连接在伸缩柱14端部的吸盘16。鼻氧管插管使用时伸缩柱14收缩使得吸鼻头12与鼻塞6一起塞入鼻腔内,由吸盘16吸附鼻腔内壁,以此来解决因鼻塞6脱落而引起的输氧停止问题,提高鼻氧管的使用安全性。考虑防脱落的牢固性和使用的舒适性,本技术的两个鼻塞6上均设计吸鼻头12,且两个吸鼻头12背靠式的超向外设置,使得两个吸盘16分别吸附患者鼻腔内壁的侧边、而非两鼻腔之间的隔膜层,两鼻腔之间的隔膜层为鼻腔内最敏感的部位,由此设计来避免对鼻腔内敏感部位的刺激,以此来确保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上述吸盘16的吸附面为圆形,以此通过加大吸附面积来进一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上述鼻塞6与分氧管4的连接处设有防水透气膜20,能够在利于通过氧气的同时,有效阻止水气的通过,降低了氧气的湿度,利于进一步减小对鼻腔的刺激。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鼻氧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氧管,包括输氧管、分氧管和鼻塞,所述输氧管的一端连接喇叭接头、其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所述分氧管,所述鼻塞的一端连接所述分氧管,其另一端设有出氧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塞上设有用于吸附鼻腔内壁的吸鼻头,所述吸鼻头包括连接在鼻塞上的伸缩柱和连接在伸缩柱端部的吸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氧管,包括输氧管、分氧管和鼻塞,所述输氧管的一端连接喇叭接头、其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所述分氧管,所述鼻塞的一端连接所述分氧管,其另一端设有出氧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塞上设有用于吸附鼻腔内壁的吸鼻头,所述吸鼻头包括连接在鼻塞上的伸缩柱和连接在伸缩柱端部的吸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的吸附面为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氧管,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渭清陶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宇度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