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手条及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5369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6:47
本公开关于一种拉手条及机箱,所述拉手条插接在机箱内,其包括用以安装电路板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本公开通过在拉手条上设置限位结构以限位安装在其上的电路板,确保所述电路板在安装过程及搬运过程中不会因为震动等原因发生位移,避免了电路板上电子元器件在移动中被损坏的现象发生,提高了产品品质。

Handle bar and case

This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handle bar and the chassis, the handle bar is inserted in the chassis, including a floor mounted circuit board;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imit with the phase of a circuit board, the circuit board is matched with the first limiting part the second limiting part. The public through the limiting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handle bars to limit the installation on the circuit board, to ensure that the circuit board is not because because of the vibration displacement in the process of installation and handling process,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on the circuit board is damaged in moving phenomenon,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手条及机箱
本公开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拉手条及机箱。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大型机柜设备需要配备大量的板卡,为方便机柜设备的组装和维修,通常将板卡固定安装在拉手条上,再通过拉手条上的滑道插接在设备机柜内。然而在安装板卡、插拔或搬运拉手条时,往往会由于电路板与拉手条没有完全固定,使得在移动过程中的震动都会而对板卡上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坏。因此需要为拉手条设置一种保护板卡上电子元器件的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拉手条及机箱,以避免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因碰撞而受到损坏。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拉手条,插接在机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条包括用以安装电路板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以限位安装在其上的电路板,确保所述电路板在安装过程及搬运过程中不会因为震动等原因发生位移,避免了电路板上电子元器件在移动中被损坏的现象发生,提高了产品品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两个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收容所述凸起的凹部。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凸起自所述底板向上延伸形成。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底板的边沿处,所述凹部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边沿处。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条形框或条形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两个凹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收容在所述凹部内的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具有限位槽的凸块,所述限位槽开口朝向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收容于所述限位槽内的电路板边沿。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和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h与所述电路板的厚度d之和小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高度H。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机箱,组装有上述拉手条。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拉手条上设置限位结构以限位安装在其上的电路板,确保所述电路板在安装过程及搬运过程中不会因为震动等原因发生位移,避免了电路板上电子元器件在移动中被损坏的现象发生,提高了产品品质。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拉手条的立体图;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拉手条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拉手条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又一实施例中拉手条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拉手条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一种插接在机箱上的拉手条10,包括用以安装电路板20的底板11;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20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部111,所述电路板2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11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111为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的至少两个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21为收容所述凸起的凹部。将所述电路板20上的凹部对准所述底板11上的凸起放置,此时所述电路板20的放置位置即为安装位置,所述电路板20上的安装孔与所述底板11上的安装孔互相重合,无需再进行其他的校准和移动,直接将紧固件穿设在对应的安装孔内就实现了所述电路板20与拉手条10之间的固定,因此避免了在移动过程中碰撞到所述电路板20上电子元器件而造成的损坏。其中,两个凸起与凹部的配合使所述电路板20的定位更加的稳固。两个凸起与设置方式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在所述底板11上任意能够相互配合起到限位作用的位置,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拉手条的立体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电路板20和所述底板11之间的距离h与所述电路板20的厚度d之和小于所述凸起的高度H,从而保证了安装后所述凸起突出于所述电路板20的顶面,因此在安装和运输所述拉手条10的过程中,若所述拉手条10发生碰撞,也会先碰撞到高于所述电路板20顶面的凸起,从而对电路板20上的电子元器件起到保护作用。其中,所述凸起可以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自所述底板11向上延伸形成,可根据具体成本和实现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此外,所述凸起可以设置在所述底板11的边沿处,所述凹部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电路板20的边沿处,因此保证了电路板20的有效空间不被占用。所述凸起和对应的凹部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电路板20或底板11的其他位置,只要能够限制电路板20的移动即可,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凸起为条形框或条形块,或者其他能够对电路板20进行限位的结构,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图3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拉手条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对的,所述第一限位部111为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的至少两个凹部;所述第二限位部21为设置在所述电路板20上且收容在所述凹部内的凸起。其原理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限位原理相同,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对限位方式进行选择,在此不进行赘述。图4是本公开又一实施例中拉手条的立体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111为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具有限位槽112的凸块,所述限位槽112开口朝向所述电路板20,所述第二限位部21为收容于所述限位槽112内的电路板边沿。电路板20的边沿与限位槽112的开口配合,避免了在所述电路板20的对应位置设置凹部或凸起而造成的电路板20使用面积的减少。本公开还涉及一种机箱,组装有上述拉手条10,拉手条10上设置有保护电路板20的限位结构。因此在进行组装和维修时,所述拉手条10与所述机箱的插拔动作不会对所述拉手条10上的电路板20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坏,更便于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专利技术后,将容易想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专利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专利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专利技术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拉手条及机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手条,插接在机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条包括用以安装电路板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手条,插接在机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条包括用以安装电路板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两个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收容所述凸起的凹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手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手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自所述底板向上延伸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手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底板的边沿处,所述凹部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边沿处。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立蒙杨绍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