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类复合纱线、其生产方法及由其制得的纺织品技术

技术编号:1645163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酯类复合纱线、其生产方法及由其制得的纺织品。该聚酯类复合纱线具有芯鞘结构,由40~100重量%的聚酯复合长丝形成,其捻度为300~1200T/M,其中前记聚酯复合长丝为非封闭圆形断面、含有30~60重量%的碱易溶性共聚酯成分。将上述聚酯类复合纱线进行编织或织造后再经碱减量制得的纺织品的体积重量为0.20~0.60g/cm

Polyester composite yarn, its production method and textile made therefrom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lyester composite yarn, the production method and the textile made therefrom. The polyester composite yarn having a core sheath structure, formed by the polyester composite filament 40 to 100 wt.%, the twist is 300 ~ 1200T/M, which the polyester composite filament is a non enclosed circular section, containing 30 to 60 wt.% of alkali soluble copolyester composition. The volume and weight of the textiles made from the polyester composite yarn after weaving or weaving and then reduced by alkali are 0.20 to 0.60g/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酯类复合纱线、其生产方法及由其制得的纺织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酯类复合纱线、其生产方法及由其制得的纺织品,具体涉及一种含有非封闭圆形断面聚酯复合长丝的复合纱线、其生产方法以及由该复合纱线形成的纺织品。
技术介绍
棉纤维作为优质天然纤维的一种,由其形成的纺织品手感细腻柔软,和人体的肌肤有相当好的亲和性,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棉纤维纺织品在保形、导湿、排湿等性能方面存在不足,且优质原棉供应紧缺,价格偏高。另外,随着我国化纤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其规模已经相当庞大,但其附加值不高,产业升级亟待解决,在此局面下,提高化纤产品的附加值功能相当有必要。因此有人开发出了仿棉化纤长丝,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棉纤维供应紧缺的局面,还弥补了棉纤维自身的一些不足。关于仿棉化纤长丝的附加值,诸如:棉的短纤感、吸水性能、轻量性能以及蓬松性能等,棉的短纤感通过长丝短纤化、长丝极细化、以及空气乱流变形等方法实现;吸水性通过纤维断面异型化实现;轻量化通过纤维断面的中空化实现;蓬松性通过假捻变形,增大纤维间的空隙率来实现,但目前市场上集以上几种附加值于一身的纺织品很少有见,这是因为这些手段并不能简单组合在一起,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聚酯类复合纱线、其生产方法及由其制得的纺织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酯类复合纱线,其特征是:所述聚酯类复合纱线具有芯鞘结构,由40~100重量%的聚酯复合长丝形成,其捻度为300~1200T/M,其中所述聚酯复合长丝为非封闭圆形断面、含有30~60重量%的碱易溶性共聚酯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类复合纱线,其特征是:所述聚酯类复合纱线具有芯鞘结构,由40~100重量%的聚酯复合长丝形成,其捻度为300~1200T/M,其中所述聚酯复合长丝为非封闭圆形断面、含有30~60重量%的碱易溶性共聚酯成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类复合纱线,其特征是:所述聚酯类复合纱线的鞘纱的断裂伸长率120%~18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类复合纱线,其特征是:所述聚酯类复合纱线中芯纱与鞘纱的断裂伸长率差为90%~16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类复合纱线,其特征是:所述聚酯类复合纱线中芯纱与鞘纱的丝长差为15%~50%。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类复合纱线,其特征是:所述聚酯类复合纱线中,0.4mm以上高度的线圈个数为10000~15000个/20m。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锋潘涛蔡东照秋月健司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