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动力‑静电复合式油烟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4764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烟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涡轮动力‑静电复合式油烟净化装置,包括:外壳,形成油烟通道,油烟通道包括位于下端的进烟口和位于上端的出烟口;双轴电机,内置于油烟通道中;动力风叶,内置于油烟通道中,并与双轴电机的上轴固接,用于在双轴电机的带动下提供抽吸风动力,使外部油烟自进烟口进入油烟通道,并经出烟口排出;甩油风叶,内置于油烟通道中,并与双轴电机的下轴固接,用于在双轴电机的带动下分离进入油烟通道的油烟;外壳接电源阳极,动力风叶接电源阴极,以在外壳与动力风叶间形成电场。该油烟净化装置具有强吸力,且烟气与涡轮叶片具有高接触效率,使动力风叶外部附加电场时,烟气可被高效吸附与电离。

A turbine powered electrostatic composite fume purify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ume purification, in particular turbine powered electrostatic composite fume purif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oil fume channel formation, including the oil fume channel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moke inlet and the smoke outlet at the upper end; double motor, built in the fume channel; power fan, built in the smoke channel and, on the double motor shaft is fixed, used to provide suction wind power in the double motor drive, so that the external from the smoke inlet into the fume fume passage, and the smoke outlet; left wind leaf, built in the smoke channel, a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shaft under biaxial, for separation into the fume fume passage in the biaxial motor drive;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a power supply connected to the power supply fan power anode, cathode, and the electric field in the shell to form a dynamic wind vane. The smoke purification device has strong suction, and the flue gas has high contact efficiency with the turbine blade, so that the flue gas can be highly absorbed and ionized when the electric field is add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power fan bl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动力-静电复合式油烟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烟净化
,具体是一种涡轮动力-静电复合式油烟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餐饮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餐饮业油烟气(例如餐馆、酒店等大型厨房或者家庭厨房的油烟气)被排放到大气环境中,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现有的油烟净化装置主要以除油、排烟模式为主,采用大功率风机吸烟后对油烟中的液体油滴进行拦截,然后直接将油烟中的烟气排放到大气中。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现有油烟处理器在排放油烟烟气时,其抽吸风能力有限,因此常需要设置大功率风机提高吸风量以达到及时排放烟气的目的,导致装置的噪音很大。第二,现有除油、排烟模式并未对烟气进行任何处理。这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对烟气排放区周围的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申请技术人在付出大量的创造性劳动和经过深入实验探索后,得到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涡轮动力-静电复合式油烟净化装置,包括:外壳,形成油烟通道,所述油烟通道包括位于下端的进烟口和位于上端的出烟口;双轴电机,内置于所述油烟通道中;动力风叶,内置于所述油烟通道中,并与所述双轴电机的上轴固接,用于在所述双轴电机的带动下提供抽吸风动力,使外部油烟自所述进烟口进入所述油烟通道,并经所述出烟口排出;甩油风叶,内置于所述油烟通道中,并与所述双轴电机的下轴固接,用于在所述双轴电机的带动下分离进入所述油烟通道的油烟;所述外壳接电源阳极,所述动力风叶接电源阴极,以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动力风叶间形成电场。进一步地,所述油烟净化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中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部以及从所述固定部向外延伸形成的连接部,所述双轴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壳固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为同心圆环平板,所述固定支架的内圆环为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支架的外圆环为所述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通过若干条形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顶部设有所述出烟口的上壳体、底部设有所述进烟口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对接形成所述油烟通道;所述上壳体的下边缘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上壳体凸缘,所述下壳体的上边缘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下壳体凸缘,所述固定支架的连接部安装在所述上壳体凸缘与所述下壳体凸缘之间,使所述固定支架固接在所述外壳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底壁向自身内部凹陷,使所述下壳体的底壁内侧形成有聚油凹槽。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接电源阳极,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有隔绝垫片。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采用螺接、焊接、粘接或铸接的方法对接以形成所述油烟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动力风叶包括中心盘和以所述中心盘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的若干涡轮叶片,且所述涡轮叶片的一端固设在所述中心盘上,所述涡轮叶片固设至所述中心盘的一端定义为固定端,另一端定义为自由端。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盘设有内腔,所述中心盘的周向侧面分布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若干卡槽口,所述涡轮叶片固定端设有内凹的卡口,所述卡口卡扣在所述卡槽口,使所述涡轮叶片固定端的尾部卡设在所述内腔中。优选地,所述中心盘包括相互配合以形成所述内腔和所述若干卡槽口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或所述下盖包括圆形的盖主体、设于所述盖主体其中一面上的圆形或环形凹槽、设于所述凹槽外侧环形凸边上的若干槽口,所述若干槽口沿所述环形凸边的周向分布;盖合固定时,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设有凹槽的一面紧密接触以形成所述内腔,且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各个槽口对位以形成所述若干卡槽口。可选地,所述若干涡轮叶片与中心盘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铸接、铆接、粘接、螺纹螺栓连接、销连接、弹性形变连接、锁扣连接和插接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外,中心盘还可以根据涡轮叶片固定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于上述结构的其他结构,例如当两者均为金属材料进行焊接时,中心盘可以直接采用一体成型的金属盘,并在金属盘的侧面留有与涡轮叶片数量相适应的涡轮叶片插接口,涡轮叶片插入接口后再焊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盘和/或所述涡轮叶片由耐酸耐腐蚀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中心盘采用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涡轮叶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更优选地,所述涡轮叶片采用铝制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甩油风叶包括叶盘和以所述叶盘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的若干长条形叶片,且所述长条形叶片的一端固设在所述叶盘上。进一步地,所述甩油风叶的长条形叶片在垂直于自身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弯折部分。在本技术中,所述长条形叶片的长度方向是指沿所述叶盘径向延伸的方向。可选地,所述长条形叶片的横截面为折线形、波浪形、X形或其组合形状。优选地,所述长条形叶片的横截面为V形,所述长条形叶片包括相互折合成V形的第一折片和第二折片,且所述第一折片和所述第二折片之间的夹角为δ。可选地,90°≤δ≤140°。优选地,δ=104°。进一步地,所述双轴电机为内转子电机。进一步地,所述涡轮动力油烟净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甩油风叶下方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甩油风叶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甩油风叶与所述双轴电机锁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吸力强。本技术的油烟净化装置采用动力风叶作为抽吸油烟的主要动力,动力风叶在双轴电机的带动下高速转动,进而产生较强的吸力,将油烟中的烟气向上吸引。(2)有效处理油烟中的烟雾烟气。本技术中将动力风叶的涡轮叶片与外壳设置为极性相反的电极、并对二者通电以形成电场,使得动力风叶产生抽吸油烟动力的同时,能够将油烟中的烟雾烟气吸附到电极上进行电离、碳化,尤其是吸附到外壳上,最终使残留物聚集在外壳的聚油凹槽中,可被进一步导出,由此真正实现对于烟雾烟气的处理,而非传统排油烟机对于烟气的只排放、不处理。(3)有效除去油烟气味。在本技术中,油烟净化装置通电形成电场后,电场内的空气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臭氧,臭氧具有除去烟气中异味的功能。(4)本技术油烟净化装置中还设置具有强力甩油作用的甩油风叶,使得油烟在被动力风叶向上抽吸的时候,首先经过甩油风叶将油烟中绝大部分的液体油滴、固体颗粒物等杂质拦截掉,油烟中剩余的烟雾烟气再被动力风叶抽吸、被电场电离碳化,具有优异的油烟处理效果。(5)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在本技术中,将电场电极的设置与油烟动力风叶巧妙结合,通过动力风叶即可同时实现油烟抽吸与烟气处理的功能,比起串联设置电离模块与油烟抽吸模块的装置节省空间体积,使油烟净化装置结构更加合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一涡轮动力油烟净化装置的立体图(略去部分外壳);图2是实施例一涡轮动力油烟净化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双轴电机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甩油风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一中甩油风叶的长条形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二的中心盘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二的涡轮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二的上盖/下盖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8/201720258551.html" title="一种涡轮动力‑静电复合式油烟净化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涡轮动力‑静电复合式油烟净化装置</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轮动力‑静电复合式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形成油烟通道,所述油烟通道包括位于下端的进烟口和位于上端的出烟口;双轴电机,内置于所述油烟通道中;动力风叶,内置于所述油烟通道中,并与所述双轴电机的上轴固接,在所述双轴电机的带动下提供抽吸风动力,使外部油烟自所述进烟口进入所述油烟通道,并经所述出烟口排出;甩油风叶,内置于所述油烟通道中,并与所述双轴电机的下轴固接,在所述双轴电机的带动下分离进入所述油烟通道的油烟;所述外壳接电源阳极,所述动力风叶接电源阴极,以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动力风叶间形成电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动力-静电复合式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形成油烟通道,所述油烟通道包括位于下端的进烟口和位于上端的出烟口;双轴电机,内置于所述油烟通道中;动力风叶,内置于所述油烟通道中,并与所述双轴电机的上轴固接,在所述双轴电机的带动下提供抽吸风动力,使外部油烟自所述进烟口进入所述油烟通道,并经所述出烟口排出;甩油风叶,内置于所述油烟通道中,并与所述双轴电机的下轴固接,在所述双轴电机的带动下分离进入所述油烟通道的油烟;所述外壳接电源阳极,所述动力风叶接电源阴极,以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动力风叶间形成电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净化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中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部以及从所述固定部向外延伸形成的连接部,所述双轴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壳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为同心圆环平板,所述固定支架的内圆环为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支架的外圆环为所述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通过若干条形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顶部设有所述出烟口的上壳体、底部设有所述进烟口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对接形成所述油烟通道;所述上壳体的下边缘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上壳体凸缘,所述下壳体的上边缘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下壳体凸缘,所述固定支架的连接部安装在所述上壳体凸缘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柳扬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科思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