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473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依次包括预处理池、pH调节池、混凝池、第一沉淀池、厌氧池、两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第二沉淀池和消毒池,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均包括内筒体和具有锥形底部的沉淀池本体,第二沉淀池通过污泥泵和管道将污泥打回厌氧池,两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一级氧化池和二级氧化池,一级氧化池采用旋混式曝气器,二级氧化池采用微孔曝气器,预处理池包括污水粗过滤室和储水室,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池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预处理池、pH调节池、混凝池、第一沉淀池、厌氧池、两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第二沉淀池和消毒池的配合,以适应食品生产企业对于污水处理的要求。

A wastewater treatment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aste 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comprises the pretreatment tank, regulating pond, pH coagulation tank, first sedimentation tank, anaerobic tank, two stage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ond, second sedimentation tank and disinfection tank, the first second sedimentation tank and sedimentation tank includes an inner cylinder body and has a conical bottom sedimentation tank the body, second sedimentation tank through the sludge pump and pipeline sludge back to the anaerobic tank, two stage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ool including a oxidation tank and two oxidation pond, oxidation pond using a rotary mixing aerator, two oxidation pond using microporous aerator, the pretreatment tank includes coarse filtration chamber and the sewage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water chamber, sedimentation tank and sedimentation tank seco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udge tank through a pipeline. By setting the pretreatment tank, regulating pond, pH coagulation tank, first sedimentation tank, anaerobic tank, two stage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ond, second sedimentation tank and disinfection tank,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food production enterprises for sewage treatment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食品厂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其中会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悬浮物,目前很多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效果无法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废水处理装置,以适应食品生产企业对于污水处理的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依次包括预处理池、pH调节池、混凝池、第一沉淀池、厌氧池、两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第二沉淀池和消毒池,第二沉淀池通过污泥泵和管道将污泥打回厌氧池,所述两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一级氧化池和二级氧化池,所述一级氧化池和二级氧化池内均设有弹性填料,一级氧化池采用旋混式曝气器,二级氧化池采用微孔曝气器,所述预处理池包括污水粗过滤室和储水室,污水粗过滤室内设有平行且倾斜设置的格栅,经过污水粗过滤室过滤后的污水从污水粗过滤室的上沿流入储水室,其中污水粗过滤室内设计粗细两道格栅,保证后续处理过程正常运行。污水首先经过第一道格栅,第一道格栅为粗格栅,去除一些尺寸比较大的固形物。由于食品厂污水中会含有一些果壳、果籽等细小杂质,一般细格栅很难去除,因此第二道格栅采用转鼓式回转筛,筛片采用不锈钢网材料,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池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均包括内筒体和具有锥形底部的沉淀池本体,所述内筒体垂直固定设于所述沉淀池本体内,内筒体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内筒体上端的一侧设有与混凝池出水口相对应的进口,内筒体的下端相隔的位置上固定设有水平挡水板,所述沉淀池本体上端设有溢流堰,溢流堰外有环形的集水区,集水区外侧设有沉淀池出水口,沉淀池出水口的污水进入厌氧池。进一步的,所述厌氧池内设有潜水搅拌器,厌氧池出水口位于靠近一级氧化池一侧的上端。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氧化池和二级氧化池均与鼓风机相连。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池内通有NaOH溶液。进一步的,所述混凝池和二级氧化池内均通有PAC溶液。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池和混凝池内设有搅拌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储水室内设有水泵,将经过格栅过滤后的污水打入pH调节池。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池与混凝池之间相邻设置,且通孔位于下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锥形底部设有刮泥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预处理池、pH调节池、混凝池、第一沉淀池、厌氧池、两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第二沉淀池和消毒池的配合,使得污水中的COD、BOD、SS和pH都能达到可排放的标准。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预处理池;101-污水粗过滤室;102-储水室;2-pH调节池;3-混凝池;4-第一沉淀池;5-厌氧池;6-一级氧化池;7-二级氧化池;8-第二沉淀池;9-消毒池;10-污泥池;11-弹性填料;12-内筒体;13-沉淀池本体;14-进口;15-水平挡水板;16-通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废水处理装置,依次包括预处理池1、pH调节池2、混凝池3、第一沉淀池4、厌氧池5、两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第二沉淀池8和消毒池9,第二沉淀池8通过污泥泵和管道将污泥打回厌氧池5,所述两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一级氧化池6和二级氧化池7,所述一级氧化池6和二级氧化池7内均设有弹性填料11,一级氧化池6采用旋混式曝气器,二级氧化池7采用微孔曝气器,所述预处理池1包括污水粗过滤室101和储水室102,污水粗过滤室101内设有两级格栅,经过污水粗过滤室101过滤后的污水从污水粗过滤室101的上沿流入储水室102,所述第一沉淀池4和第二沉淀池8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池10相连。上述第一沉淀池4和第二沉淀池8均包括内筒体12和具有锥形底部的沉淀池本体13,所述内筒体12垂直固定设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3内,内筒体12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内筒体12上端的一侧设有与混凝池出水口相对应的进口14,内筒体12的下端相隔的位置上固定设有水平挡水板15,所述沉淀池本体13上端设有溢流堰,溢流堰外有环形的集水区,集水区外侧设有沉淀池出水口,沉淀池出水口的污水进入厌氧池5。上述厌氧池5内设有潜水搅拌器,厌氧池5出水口位于靠近一级氧化池6一侧的上端。上述一级氧化池6和二级氧化池7均与鼓风机相连。上述pH调节池2内通有NaOH溶液。上述混凝池3内和二级氧化池7出水口处均通有PAC溶液。上述pH调节池2和混凝池3内设有搅拌装置。上述储水室102内设有水泵,将经过格栅过滤后的污水打入pH调节池2。上述pH调节池2与混凝池3之间相邻设置,且通孔16位于下端。上述第一沉淀池4和第二沉淀池8的锥形底部设有刮泥板。将污水通入预处理池1的污水粗过滤室101,污水中含有大量漂浮物,经过格栅后将这些漂浮物去除,之后的污水进入储水室102,通过水泵将储水室102中的污水打入pH调节池2内进行调节,向pH调节池2内通入NaOH溶液,经过PH调节之后的污水通过位于pH调节池2与混凝池3之间下端的通孔16进入混凝池3。在混凝池3中加入PAC溶液,能够促进絮体的生成。然后进入第一沉淀池4进行沉淀。污水通过进口14进入第一沉淀池4的内筒体12,然后污水从内筒体12的下端流出,由于内筒体12的下端相隔的位置上固定设有水平挡水板15,因此从内筒体12的下端流出的污水不会冲击沉积在沉淀池本体13底部的污泥,污水从内筒体12的下端流出后在沉淀池本体13内慢慢的上涨至溢流堰进入集水区,然后从出水口进入厌氧池5。在污水上升的过程中污泥慢慢的沉积在沉淀池本体13的底部,最后从沉淀池本体13的底部进入污泥池10。在厌氧池5中,兼氧菌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好氧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降低COD浓度,减轻后续好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预处理池(1)、pH调节池(2)、混凝池(3)、第一沉淀池(4)、厌氧池(5)、两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第二沉淀池(8)和消毒池(9),第二沉淀池(8)通过污泥泵和管道将污泥打回厌氧池(5),所述两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一级氧化池(6)和二级氧化池(7),所述一级氧化池(6)和二级氧化池(7)内均设有弹性填料(11),一级氧化池(6)采用旋混式曝气器,二级氧化池(7)采用微孔曝气器,所述预处理池(1)包括污水粗过滤室(101)和储水室(102),污水粗过滤室(101)内设有平行且倾斜设置的格栅,经过污水粗过滤室(101)过滤后的污水从污水粗过滤室(101)的上沿流入储水室(102),所述第一沉淀池(4)和第二沉淀池(8)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池(10)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预处理池(1)、pH调节池(2)、混凝池(3)、第一沉淀池(4)、厌氧池(5)、两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第二沉淀池(8)和消毒池(9),第二沉淀池(8)通过污泥泵和管道将污泥打回厌氧池(5),所述两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一级氧化池(6)和二级氧化池(7),所述一级氧化池(6)和二级氧化池(7)内均设有弹性填料(11),一级氧化池(6)采用旋混式曝气器,二级氧化池(7)采用微孔曝气器,所述预处理池(1)包括污水粗过滤室(101)和储水室(102),污水粗过滤室(101)内设有平行且倾斜设置的格栅,经过污水粗过滤室(101)过滤后的污水从污水粗过滤室(101)的上沿流入储水室(102),所述第一沉淀池(4)和第二沉淀池(8)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池(10)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4)和第二沉淀池(8)均包括内筒体(12)和具有锥形底部的沉淀池本体(13),所述内筒体(12)垂直固定设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3)内,内筒体(12)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内筒体(12)上端的一侧设有与混凝池出水口相对应的进口(14),内筒体(12)的下端相隔的位置上固定设有水平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俊利韩非李宝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天海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