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器件生产用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394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元器件生产用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底部的左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磨盘,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进风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风机、水箱、第三连接管、海绵块、活动柱、搅拌叶、出风管和控制器,解决了现有的打磨装置在对电子元器件打磨过程中无法对灰尘进行处理的问题,该电子元器件生产用打磨装置,具备除尘的优点,避免灰尘和颗粒漂浮在空中,保护了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Grinding device for production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The gri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the production of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comprises a base, the base at the top of the right sid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racket, the first bracket at the top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bracke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the bottom of the bracket second are arranged at the left side of the motor,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disc. The top of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work table, the top of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wo baffle.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pipe, the connecting pip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fan, water tank, third connecting pipe, sponge, movable post, a stirring blade, a wind pipe and a controller to solve the existing grinding device in the grinding process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to dust in processing, grinding the device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has the advantages of avoiding dust, dust and particles floating in the air,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 users, convenient for user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元器件生产用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生产
,具体为一种电子元器件生产用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常见的有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打磨装置,如中国专利公开了“电子元件外壳打磨装置”(专利号:201620269656.8)该专利包括环形砂带、打磨形状垫块和机械手夹具;所述的环形砂带安装在三个砂带轮上,三个砂带轮和环形砂带组成倒三角形,倒三角形底边朝上,倒三角形底边的下方安装有一对气缸,气缸顶部安装有托板,所述的打磨形状垫块安装在托板上,打磨形状垫块从下方托起环形砂带形成弧面,所述的机械手夹具位于环形砂带上方,夹住电子元件外壳。本技术提供的电子元件外壳打磨装置,可以根据不同产品需求调节打磨面的弧度,可以使用与多种类的电子元器件外壳打磨使用,但是该专利在对电子元器件打磨过程中无法对灰尘进行处理,打磨后的灰尘和颗粒会漂浮在空气中,容易造成使用者的呼吸道疾病,影响了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生产用打磨装置,具备除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打磨装置在对电子元器件打磨过程中无法对灰尘进行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元器件生产用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底部的左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磨盘,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两个挡板分别位于工作台的两侧,所述挡板的外侧连通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底部贯穿至底座的内部与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底座内壁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风机和水箱,所述风机的输入端与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远离风机的一端贯穿至水箱的内部,所述水箱的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海绵块,所述水箱的内部横向活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底部贯穿至海绵块的底部,所述水箱顶部的右侧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远离水箱的一端贯穿至底座的右侧,所述第一支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机和风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壁的顶部与电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位于两个挡板之间,且两个挡板关于工作台呈中心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底座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套筒,两个第一套筒均套设在第一连接管的表面。优选的,所述底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位于风机和水箱之间,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套设在第三连接管的表面。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块,所述防滑块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进风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风机、水箱、第三连接管、海绵块、活动柱、搅拌叶、出风管和控制器,解决了现有的打磨装置在对电子元器件打磨过程中无法对灰尘进行处理的问题,该电子元器件生产用打磨装置,具备除尘的优点,避免灰尘和颗粒漂浮在空中,保护了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2、本技术通过电机箱的设置,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避免电机因为外力受到损坏,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通过第一套筒的设置,起到支撑和固定第二连接管的作用,避免第二连接管从底座内壁的顶部脱落,增加了第二连接管的稳定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通过支撑柱和第二套筒的设置,起到支撑和固定第三连接管的作用,避免第三连接管出现脱落的现象,增加了第三连接管的稳定性,通过防滑块的设置,避免该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打滑的现象,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的主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水箱的主视剖面图。图中:1底座、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电机、5磨盘、6工作台、7挡板、8进风管、9第一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1风机、12水箱、13第三连接管、14海绵块、15活动柱、16搅拌叶、17出风管、18控制器、19电机箱、20第一套筒、21支撑柱、22第二套筒、23防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电子元器件生产用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块23,防滑块23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通过防滑块23的设置,避免该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打滑的现象,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2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3,第二支架3底部的左侧设置有电机4,第二支架3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9,电机箱19内壁的顶部与电机4固定连接,通过电机箱19的设置,起到保护电机4的作用,避免电机4因为外力受到损坏,延长了电机4的使用寿命,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磨盘5,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6,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7,两个挡板7分别位于工作台6的两侧,工作台6位于两个挡板7之间,且两个挡板7关于工作台6呈中心对称设置,挡板7的外侧连通有进风管8,进风管8的底部贯穿至底座1的内部与第一连接管9连通,底座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套筒20,两个第一套筒20均套设在第一连接管9的表面,通过第一套筒20的设置,起到支撑和固定第二连接管10的作用,避免第二连接管10从底座1内壁的顶部脱落,增加了第二连接管10的稳定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第一连接管9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0,底座1内壁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风机11和水箱12,风机11的输入端与第二连接管10连通,风机11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三连接管13,底座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1,且支撑柱21位于风机11和水箱12之间,支撑柱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22,第二套筒22套设在第三连接管13的表面,通过支撑柱21和第二套筒22的设置,起到支撑和固定第三连接管13的作用,避免第三连接管13出现脱落的现象,增加了第三连接管13的稳定性,第三连接管13远离风机11的一端贯穿至水箱12的内部,水箱12的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海绵块14,水箱12的内部横向活动连接有活动柱15,活动柱1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6,第三连接管13的底部贯穿至海绵块14的底部,水箱12顶部的右侧连通有出风管17,出风管17远离水箱12的一端贯穿至底座1的右侧,第一支架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8,控制器18分别与电机4和风机11电性连接。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18控制电机4和风机11的运行,电机4带动磨盘5对工件进行打磨,风机11经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子元器件生产用打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元器件生产用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2)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3),所述第二支架(3)底部的左侧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磨盘(5),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6),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7),两个挡板(7)分别位于工作台(6)的两侧,所述挡板(7)的外侧连通有进风管(8),所述进风管(8)的底部贯穿至底座(1)的内部与第一连接管(9)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9)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0),所述底座(1)内壁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风机(11)和水箱(12),所述风机(11)的输入端与第二连接管(10)连通,所述风机(11)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三连接管(13),所述第三连接管(13)远离风机(11)的一端贯穿至水箱(12)的内部,所述水箱(12)的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海绵块(14),所述水箱(12)的内部横向活动连接有活动柱(15),所述活动柱(1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6),所述第三连接管(13)的底部贯穿至海绵块(14)的底部,所述水箱(12)顶部的右侧连通有出风管(17),所述出风管(17)远离水箱(12)的一端贯穿至底座(1)的右侧,所述第一支架(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8),所述控制器(18)分别与电机(4)和风机(11)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元器件生产用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2)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3),所述第二支架(3)底部的左侧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磨盘(5),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6),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7),两个挡板(7)分别位于工作台(6)的两侧,所述挡板(7)的外侧连通有进风管(8),所述进风管(8)的底部贯穿至底座(1)的内部与第一连接管(9)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9)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0),所述底座(1)内壁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风机(11)和水箱(12),所述风机(11)的输入端与第二连接管(10)连通,所述风机(11)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三连接管(13),所述第三连接管(13)远离风机(11)的一端贯穿至水箱(12)的内部,所述水箱(12)的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海绵块(14),所述水箱(12)的内部横向活动连接有活动柱(15),所述活动柱(1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6),所述第三连接管(13)的底部贯穿至海绵块(14)的底部,所述水箱(12)顶部的右侧连通有出风管(17),所述出风管(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华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