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磊专利>正文

双咬骨口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3538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4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咬骨口钳,中钳体两侧设有向内的凹槽,上钳体两侧的内侧设有凸起,凸起置于凹槽内,上钳体能够在中钳体上来回滑动,上钳体的头端与中钳头形成第一个咬骨钳口;下钳体设置在中钳体内并能够在中钳体内来回滑动,下钳体的头端设有下钳头,下钳头与中钳头形成第二个咬骨钳口,中钳体的后部内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与下钳体的形状相同,下钳体能够在滑动槽内来回滑动,操作杆的头端连接下钳体,操作杆可以拉动下钳体在滑动槽内来回滑动。能够一次性取出相临的两块碎骨,而且提高了操作精度。

Double bite forcep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bone biting pliers, on both sides of the forceps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inward groove on both sides of the clamp body, the inside is provided with a projection, projection is arranged in the groove, the pliers body can slide back and forth in the clamp body, the head end of the pliers body and the clamp head form the first bite jaw bone; under the clamp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clamp body in and can slide back and forth in the tong body, a lower clamp head end pliers, nipper pliers head and head in the formation of second jaw bone biting, rear clamp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sliding groove, the sliding groove and the lower clamp body shape under the same clamp the body can slide in the sliding groove of the operating rod end connection clamp, the operating rod can be pulled by the clamp sliding back and forth in the sliding groove. It can remove two pieces of broken bones at one time, 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咬骨口钳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咬骨口钳。
技术介绍
现在医院经常使用的枪式咬骨钳具有很多缺陷,弹簧片非常容易因为使用时间久而失去弹性;操作不够精确,操作产生误差等;现有的枪式咬骨钳一次只能取出一块小的碎骨,往往需要多次才能碎骨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咬骨口钳,能够一次性取出相临的两块碎骨,而且提高了操作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咬骨口钳,包括活动手柄、固定手柄,活动手柄的头端设有上钳体,固定手柄的头端设有中钳体,中钳体的前端设有中钳头,活动手柄与固定手柄之间通过铰轴连接,其特征是:中钳体两侧设有向内的凹槽,上钳体两侧的内侧设有凸起,凸起置于凹槽内,上钳体能够在中钳体上来回滑动,上钳体的头端与中钳头形成第一个咬骨钳口;下钳体设置在中钳体内并能够在中钳体内来回滑动,下钳体的头端设有下钳头,下钳头与中钳头形成第二个咬骨钳口,中钳体的后部内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与下钳体的形状相同,下钳体能够在滑动槽内来回滑动,操作杆的头端连接下钳体,操作杆可以拉动下钳体在滑动槽内来回滑动。根据所述的双咬骨口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手柄与固定手柄分别连接定位紧锁装置的一端。根据所述的双咬骨口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手柄上设有弧形轴槽,铰轴恰好穿过弧形轴槽,铰轴可以在弧形轴槽内位移。根据所述的双咬骨口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的头端穿过定位块,定位块紧贴在中钳体上。本技术的优点效果在于:铰轴和弧形轴槽的设计,铰轴可以在弧形轴槽内滑动,能够有效的保证上钳体、中钳体、下钳体之间平行移动,提高了操作精度;本方案设计两个咬合口,从而可以对相邻的两个碎骨一次取出,减少了手术中取出碎骨的次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附图中:1、活动手柄;2、上钳体;3、固定手柄;4、中钳体;5、中钳头;6、下钳体;7、下钳头;8、弧形轴槽;9、铰轴;10、定位紧锁装置;11、滑动槽;12、定位块;13、操作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双咬骨口钳,包括活动手柄1、固定手柄3,活动手柄1的头端设有上钳体2,固定手柄3的头端设有中钳体4,中钳体4的前端设有中钳头5,活动手柄1与固定手柄3之间通过铰轴9连接,其特征是:中钳体4两侧设有向内的凹槽,上钳体2两侧的内侧设有凸起,凸起置于凹槽内,上钳体2能够在中钳体4上来回滑动,上钳体2的头端与中钳头5形成第一个咬骨钳口;下钳体6设置在中钳体4内并能够在中钳体4内来回滑动,下钳体6的头端设有下钳头7,下钳头7与中钳头5形成第二个咬骨钳口,中钳体4的后部内设有滑动槽11,滑动槽11与下钳体6的形状相同,下钳体6能够在滑动槽11内来回滑动,操作杆13的头端连接下钳体6,操作杆13可以拉动下钳体6在滑动槽11内来回滑动。根据所述的双咬骨口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手柄1与固定手柄3分别连接定位紧锁装置10的一端。根据所述的双咬骨口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手柄3上设有弧形轴槽8,铰轴9恰好穿过弧形轴槽8,铰轴9可以在弧形轴槽8内位移。根据所述的双咬骨口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13的头端穿过定位块12,定位块12紧贴在中钳体4上。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述:用手将活动手柄1与固定手柄3相加紧,上钳体2的头端与中钳头5将之间的碎骨牢牢咬住,定位紧锁装置10为左右两部分,上钳体2的头端与中钳头5完成咬骨后,定位紧锁装置10的两部分相互啮合在一起,铰轴9也会在弧形轴槽8内移动,从而保证上钳体2与中钳体4平行移动,达到精准操作;用手将操作杆13向后拉动,下钳头7与中钳头5会将碎骨咬合固定,定位块12紧贴在中钳体4上,定位块12可以保证下钳体6平行移动;从而实现一个咬骨钳同时进行两次咬骨,能够减少来回的次数,提升了手术效率,减少了手术时间。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咬骨口钳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咬骨口钳,包括活动手柄(1)、固定手柄(3),活动手柄(1)的头端设有上钳体(2),固定手柄(3)的头端设有中钳体(4),中钳体(4)的前端设有中钳头(5),活动手柄(1)与固定手柄(3)之间通过铰轴(9)连接,其特征是:中钳体(4)两侧设有向内的凹槽,上钳体(2)两侧的内侧设有凸起,凸起置于凹槽内,上钳体(2)能够在中钳体(4)上来回滑动,上钳体(2)的头端与中钳头(5)形成第一个咬骨钳口;下钳体(6)设置在中钳体(4)内并能够在中钳体(4)内来回滑动,下钳体(6)的头端设有下钳头(7),下钳头(7)与中钳头(5)形成第二个咬骨钳口,中钳体(4)的后部内设有滑动槽(11),滑动槽(11)与下钳体(6)的形状相同,下钳体(6)能够在滑动槽(11)内来回滑动,操作杆(13)的头端连接下钳体(6),操作杆(13)可以拉动下钳体(6)在滑动槽(11)内来回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咬骨口钳,包括活动手柄(1)、固定手柄(3),活动手柄(1)的头端设有上钳体(2),固定手柄(3)的头端设有中钳体(4),中钳体(4)的前端设有中钳头(5),活动手柄(1)与固定手柄(3)之间通过铰轴(9)连接,其特征是:中钳体(4)两侧设有向内的凹槽,上钳体(2)两侧的内侧设有凸起,凸起置于凹槽内,上钳体(2)能够在中钳体(4)上来回滑动,上钳体(2)的头端与中钳头(5)形成第一个咬骨钳口;下钳体(6)设置在中钳体(4)内并能够在中钳体(4)内来回滑动,下钳体(6)的头端设有下钳头(7),下钳头(7)与中钳头(5)形成第二个咬骨钳口,中钳体(4)的后部内设有滑动槽(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磊
申请(专利权)人:蒋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