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混合机构的智能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3299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4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混合机构的智能施肥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储料斗,所述储料斗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管,并且所述出料管贯穿基板至基板的正下方,基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翻土铲,出料管的外表面与连杆的外表面接触,基板的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该具有混合机构的智能施肥装置,第三轴承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轴,转轴的外表面对应蜗杆的位置固定套接有蜗轮,不会出现肥力不均匀而影响农作物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施肥装置施肥后肥料无法与土地混合的问题。

Intelligent fertilization device with mix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ertilizing device, with mixed mechanism comprises a substrate, a side of the base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block, on the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 is provided with a storage hopper, the hopper is fixed on the bottom is communicated with a discharging pipe and the discharge pipe is below the substrate through to the substrate, under the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the connecting rod bottom end of the fixed turning shovel,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eed pipe and connecting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ntact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 both sides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ole and second pole, the first pole and second pol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and second through holes. The intelligent fertilization device with hybrid mechanism, third bearing internal fixation is sheath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shaft outer surface of the fixed position should be connected with the worm worm, does not appear to affect crop fertility is not uniform, solve the existing intelligent fertilization device after fertilization and fertilizer to mixed land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混合机构的智能施肥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农业
,具体为一种具有混合机构的智能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农业(或称工厂化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农业先进设施与陆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而智能施肥装置也是智能农业的产物,能够控制出肥量。施肥装置是用来施肥的装置,现有的智能施肥装置工作时是先将地犁起,再将肥料撒在地里,但是这个过程中存在肥料分布不均匀的情况,由于地质不同,有些土地会犁起后会出现结块的情况,肥料撒进去后无法混合均匀,后期会出现肥力不均匀的情况,影响农作物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混合机构的智能施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施肥装置施肥后肥料无法与土地充分混合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混合机构的智能施肥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储料斗,所述储料斗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管,并且所述出料管贯穿基板至基板的正下方,所述基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翻土铲,所述出料管的外表面与连杆的外表面接触,所述基板的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部均固定套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并固定安装有轮子。所述基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轴,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之间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固定套接在转轴的外表面,所述转轴的底端延伸出第四轴承至定位板的正下方,所述转轴上对应蜗杆的位置固定套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表面焊接有碎土齿。优选的,所述碎土齿在转盘的外表面呈等距离排列,所述碎土齿的底部呈三角锥状。优选的,所述碎土齿的底端与翻土铲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出料管位于连杆的内侧。优选的,所述轮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防滑齿,所述轮子的直径是翻土铲高度的五分之四,所述翻土铲的顶端与轮子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位于蜗杆的正上方,所述第三轴承与第四轴承相对应。优选的,所述碎土齿的长度是转盘高度的三倍,所述碎土齿为铁齿。(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混合机构的智能施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具有混合机构的智能施肥装置,通过在第三轴承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轴,转轴的外表面对应蜗杆的位置固定套接有蜗轮,能够带动转盘转动,将撒落的肥料与犁起的土壤进行混合,使肥力分布更加均匀,不会出现肥力不均匀而影响农作物的情况,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施肥装置施肥后肥料无法与土地充分混合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剖视图。图中:1基板、2连接块、3储料斗、4出料管、5连杆、6翻土铲、7第一撑杆、8第二撑杆、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第一轴承、12第二轴承、13蜗杆、14轮子、15第三轴承、16转轴、17定位板、18限位孔、19第四轴承、20蜗轮、21转盘、22碎土齿、23防滑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混合机构的智能施肥装置,包括基板1,基板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在使用时通过连接块2将该具有混合机构的智能施肥装置连接在拖拉机上,带动时施肥装置沿连接块2指向运动,基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储料斗3,储料斗3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管4,并且出料管4贯穿基板1至基板1的正下方,基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5,出料管4位于连杆5的内侧,连杆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翻土铲6,出料管4的外表面与连杆5的外表面接触,工作时,翻土铲6首先将土地犁起,出料管4中的肥料再落入犁起的地中,基板1的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撑杆7和第二撑杆8,第一撑杆7和第二撑杆8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0,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0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的内部均固定套接有蜗杆13,蜗杆13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并固定安装有轮子14,拉动该施肥装置时轮子14跟随转动,蜗杆13转动,轮子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防滑齿23,使轮子14在土地中使用时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工作轮子14的直径是翻土铲6高度的五分之四,翻土铲6的顶端与轮子14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工作时翻土铲6有五分之一的长度在土地中,将土壤翻起。基板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15,第三轴承15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轴16,第一撑杆7和第二撑杆8之间固定安装有定位板17,定位板17位于蜗杆13的正上方,定位板17上开设有限位孔18,限位孔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四轴承19,第三轴承15与第四轴承19相对应,第四轴承19固定套接在转轴16的外表面,能够对转轴16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其与基板1处于垂直的状态,转轴16的底端延伸出第四轴承19至定位板17的正下方,转轴16上对应蜗杆13的位置固定套接有蜗轮20,蜗轮20与蜗杆13啮合,蜗杆13转动时能够带动蜗轮20转动,转轴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盘21,转盘21的外表面焊接有碎土齿22,转盘21转动时通过碎土齿22将结块的土壤打碎并使肥料与土壤混合,使肥力更加均匀,不会出现肥力不均匀而影响农作物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施肥装置施肥后肥料无法与土地充分混合的问题,碎土齿22的长度是转盘21高度的三倍,碎土齿22为铁齿,碎土齿22在转盘21的外表面呈等距离排列,碎土齿22的底部呈三角锥状,能够快速的对结块土壤进行破碎,使其与肥料的混合更加彻底,碎土齿22的底端与翻土铲6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与翻土铲6深入土地的长度相同。使用时,使用者将该具有混合机构的智能施肥装置通过连接块2连接在拖拉机上,通过拖拉机带动,翻土铲6首先将土地犁起,储料斗3内的肥料通过出料管4撒落入犁起的土壤内,轮子14转动时蜗杆13转动,带动转轴16转动,转盘21上的碎土齿22将结块的土壤打碎并使肥料与土壤混合。综上所述,该具有混合机构的智能施肥装置,该具有混合机构的智能施肥装置,通过在第三轴承15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轴16,转轴16的外表面对应蜗杆13的位置固定套接有蜗轮20,能够带动转盘21转动,将撒落的肥料与犁起的土壤进行混合,使肥力更加均匀,不会出现肥力不均匀而影响农作物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施肥装置施肥后肥料无法与土地混合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混合机构的智能施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混合机构的智能施肥装置,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储料斗(3),所述储料斗(3)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管(4),并且所述出料管(4)贯穿基板(1)至基板(1)的正下方,所述基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5),所述连杆(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翻土铲(6),所述出料管(4)的外表面与连杆(5)的外表面接触,所述基板(1)的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撑杆(7)和第二撑杆(8),所述第一撑杆(7)和第二撑杆(8)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0),所述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0)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所述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的内部均固定套接有蜗杆(13),所述蜗杆(13)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并固定安装有轮子(14);所述基板(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15),所述第三轴承(15)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轴(16),所述第一撑杆(7)和第二撑杆(8)之间固定安装有定位板(17),所述定位板(17)上开设有限位孔(18),所述限位孔(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四轴承(19),所述第四轴承(19)固定套接在转轴(16)的外表面,所述转轴(16)的底端延伸出第四轴承(19)至定位板(17)的正下方,所述转轴(16)上对应蜗杆(13)的位置固定套接有蜗轮(20),所述蜗轮(20)与蜗杆(13)啮合,所述转轴(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盘(21),所述转盘(21)的外表面焊接有碎土齿(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混合机构的智能施肥装置,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储料斗(3),所述储料斗(3)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管(4),并且所述出料管(4)贯穿基板(1)至基板(1)的正下方,所述基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5),所述连杆(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翻土铲(6),所述出料管(4)的外表面与连杆(5)的外表面接触,所述基板(1)的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撑杆(7)和第二撑杆(8),所述第一撑杆(7)和第二撑杆(8)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0),所述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0)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所述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的内部均固定套接有蜗杆(13),所述蜗杆(13)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并固定安装有轮子(14);所述基板(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15),所述第三轴承(15)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轴(16),所述第一撑杆(7)和第二撑杆(8)之间固定安装有定位板(17),所述定位板(17)上开设有限位孔(18),所述限位孔(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四轴承(19),所述第四轴承(19)固定套接在转轴(16)的外表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秋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骏达针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