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308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2 0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功率转换器,包括橡胶绝缘垫、散热孔和功能模块,所述橡胶绝缘垫的上侧表面设置有转换器底座,所述转换器底座的上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转换器外壳,所述转换器外壳的中间位置处靠近转换器底座的上侧表面设置有接线保护壳,所述散热孔安装在接线保护壳的外侧靠近转换器外壳的中间位置处;功能模块的外部环绕着冷却水管,有效的解决了工作中产热量大的问题,并且整个功能模块密封为一体,保证内部电路的稳定性,另外在水管的外部设置了散热扇,水管下部连接有两个活塞发电装置,可以通过车身的运动以及水管中水温的变化来发电,以保证散热扇的运行电能,使得转换器运行更加可靠。

A high power conver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power converter, including rubber insulation pad, heat dissipation holes and the function module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rubber pad is arranged on the insulating base converter,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rter converter housing,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converter shell near the base of the converter provided with a wiring protective shell,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outside of the cooling holes are arranged in a terminal protection shell close to the converter shell; the external function modules around the cooling pipe, effectively solved the problem of heat and work in the middle, the function module is sealed as a whole to ensure stability of the internal circuit in the external pipe set the fan, water pipes are connect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two piston generator, through body movement and water temperature change Power generation is used to ensure the operation power of the cooling fan, which makes the converter run more relia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转换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转换器
,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转换器。
技术介绍
隔离转换器,是把现场过来的直流电流信号或直流电压信号经隔离变换成用户所需的直流电流信号或直流电压信号,可实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信号隔离、输入与供电电源之间的隔离、输出与供电电源之间的隔离,最大程度地防止强电信号的串入。功率大的转换器在工作中产热量大,但是靠空气散热往往不能解决散热问题,使得转换器工作不稳定,且接头处保护不良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转换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功率大的转换器在工作中产热量大,但是靠空气散热往往不能解决散热问题,使得转换器工作不稳定,且接头处保护不良易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功率转换器,包括橡胶绝缘垫、散热孔和功能模块,所述橡胶绝缘垫的上侧表面设置有转换器底座,所述转换器底座的上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转换器外壳,所述转换器外壳的中间位置处靠近转换器底座的上侧表面设置有接线保护壳,所述散热孔安装在接线保护壳的外侧靠近转换器外壳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散热孔的上侧设置有紧定螺钉,所述接线保护壳的左侧靠近散热孔的右侧设置有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的左侧靠近接线保护壳的下侧设置有输出正接线端子,所述输出正接线端子的右侧设置有输出负接线端子,所述输出模块的右侧靠近接线保护壳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电源接线端子,所述电源接线端子的上侧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接线保护壳的中间位置处靠近电源接线端子的右侧设置有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的左侧靠近电源接线端子的下侧设置有输入负接线端子,所述输入负接线端子的右侧设置有输入正接线端子,所述散热孔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功能模块,所述冷却水管的外侧靠近转换器底座的内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的外侧靠近转换器底座的上侧设置有圆形螺栓孔,所述圆形螺栓孔的下侧靠近转换器底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椭圆形螺栓孔,所述功能模块的下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储蓄电池,所述储蓄电池的外侧表面靠近功能模块的下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靠近功能模块的下侧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外侧靠近功能模块的下侧设置有空气室,所述空气室的上侧靠近冷却水管的下侧设置有密封连接管,所述活塞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线圈,所述弹簧的中间位置处靠近活塞的下侧表面设置有活塞杆,所述输出模块、输入模块和电源接线端子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塞与储蓄电池之间通过弹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空气室与冷却水管之间通过密封连接管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输出模块与接线保护壳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输入模块与接线保护壳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接线端子与接线保护壳之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孔共设置有十个,且十个散热孔均安装在接线保护壳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圆形螺栓孔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圆形螺栓孔均安装在转换器底座的拐角处。优选的,所述散热扇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散热扇均安装在冷却水管的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转换器的输出模块、输入模块和电源接线端子都设置了外部保护壳,以保证接头的可靠性,功能模块的外部环绕着冷却水管,有效的解决了工作中产热量大的问题,并且整个功能模块密封为一体,防水防潮,保证内部电路的稳定性,另外在水管的外部设置了散热扇,水管下部连接有两个活塞发电装置,可以通过车身的运动以及水管中水温的变化来发电,以保证散热扇的运行电能,不影响内部电路的工作,使得转换器运行更加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活塞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橡胶绝缘垫、2-转换器底座、3-散热孔、4-紧定螺钉、5-输出模块、6-转换器外壳、7-指示灯、8-输入模块、9-冷却水管、10-输入正接线端子、11-输入负接线端子、12-接线保护壳、13-电源接线端子、14-输出负接线端子、15-输出正接线端子、16-圆形螺栓孔、17-椭圆形螺栓孔、18-储蓄电池、19-活塞、20-空气室、21-密封连接管、22-弹簧、23-功能模块、24-散热扇、25-活塞杆、26-线圈、27-永磁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橡胶绝缘垫1、散热孔3和功能模块23,橡胶绝缘垫1的上侧表面设置有转换器底座2,转换器底座2的上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转换器外壳6,转换器外壳6的中间位置处靠近转换器底座2的上侧表面设置有接线保护壳12,散热孔3安装在接线保护壳12的外侧靠近转换器外壳6的中间位置处,散热孔3的上侧设置有紧定螺钉4,接线保护壳12的左侧靠近散热孔3的右侧设置有输出模块5,输出模块5的左侧靠近接线保护壳12的下侧设置有输出正接线端子15,输出正接线端子15的右侧设置有输出负接线端子14,输出模块5的右侧靠近接线保护壳1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电源接线端子13,电源接线端子13的上侧设置有指示灯7,接线保护壳12的中间位置处靠近电源接线端子13的右侧设置有输入模块8,输入模块8的左侧靠近电源接线端子13的下侧设置有输入负接线端子11,输入负接线端子11的右侧设置有输入正接线端子10,散热孔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冷却水管9,冷却水管9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功能模块23,冷却水管9的外侧靠近转换器底座2的内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散热扇24,散热扇24的外侧靠近转换器底座2的上侧设置有圆形螺栓孔16,圆形螺栓孔16的下侧靠近转换器底座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椭圆形螺栓孔17,功能模块23的下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储蓄电池18,储蓄电池18的外侧表面靠近功能模块23的下侧设置有弹簧22,弹簧22的外侧靠近功能模块23的下侧设置有活塞19,活塞19的外侧靠近功能模块23的下侧设置有空气室20,空气室20的上侧靠近冷却水管9的下侧设置有密封连接管21,活塞19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永磁体27,永磁体27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线圈26,弹簧22的中间位置处靠近活塞19的下侧表面设置有活塞杆25,输出模块5、输入模块8和电源接线端子13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为了使得实现活塞的来回运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活塞19与储蓄电池18之间通过弹簧22滑动连接。为了使得保证空气室的气密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空气室20与冷却水管9之间通过密封连接管21密封连接。为了使得保证线缆连接接口的使用可靠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输出模块5与接线保护壳12之间固定连接,输入模块8与接线保护壳12之间固定连接,电源接线端子13与接线保护壳12之间固定连接。为了使得利于转换器的散热,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散热孔3共设置有十个,且十个散热孔3均安装在接线保护壳12的外侧。为了使得保证转换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圆形螺栓孔16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圆形螺栓孔16均安装在转换器底座2的拐角处。为了使得加快转换器的散热,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功率转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功率转换器,包括橡胶绝缘垫(1)、散热孔(3)和功能模块(23),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绝缘垫(1)的上侧表面设置有转换器底座(2),所述转换器底座(2)的上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转换器外壳(6),所述转换器外壳(6)的中间位置处靠近转换器底座(2)的上侧表面设置有接线保护壳(12),所述散热孔(3)安装在接线保护壳(12)的外侧靠近转换器外壳(6)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散热孔(3)的上侧设置有紧定螺钉(4),所述接线保护壳(12)的左侧靠近散热孔(3)的右侧设置有输出模块(5),所述输出模块(5)的左侧靠近接线保护壳(12)的下侧设置有输出正接线端子(15),所述输出正接线端子(15)的右侧设置有输出负接线端子(14),所述输出模块(5)的右侧靠近接线保护壳(1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电源接线端子(13),所述电源接线端子(13)的上侧设置有指示灯(7),所述接线保护壳(12)的中间位置处靠近电源接线端子(13)的右侧设置有输入模块(8),所述输入模块(8)的左侧靠近电源接线端子(13)的下侧设置有输入负接线端子(11),所述输入负接线端子(11)的右侧设置有输入正接线端子(10),所述散热孔(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冷却水管(9),所述冷却水管(9)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功能模块(23),所述冷却水管(9)的外侧靠近转换器底座(2)的内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散热扇(24),所述散热扇(24)的外侧靠近转换器底座(2)的上侧设置有圆形螺栓孔(16),所述圆形螺栓孔(16)的下侧靠近转换器底座(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椭圆形螺栓孔(17),所述功能模块(23)的下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储蓄电池(18),所述储蓄电池(18)的外侧表面靠近功能模块(23)的下侧设置有弹簧(22),所述弹簧(22)的外侧靠近功能模块(23)的下侧设置有活塞(19),所述活塞(19)的外侧靠近功能模块(23)的下侧设置有空气室(20),所述空气室(20)的上侧靠近冷却水管(9)的下侧设置有密封连接管(21),所述活塞(19)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永磁体(27),所述永磁体(27)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线圈(26),所述弹簧(22)的中间位置处靠近活塞(19)的下侧表面设置有活塞杆(25),所述输出模块(5)、输入模块(8)和电源接线端子(13)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转换器,包括橡胶绝缘垫(1)、散热孔(3)和功能模块(23),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绝缘垫(1)的上侧表面设置有转换器底座(2),所述转换器底座(2)的上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转换器外壳(6),所述转换器外壳(6)的中间位置处靠近转换器底座(2)的上侧表面设置有接线保护壳(12),所述散热孔(3)安装在接线保护壳(12)的外侧靠近转换器外壳(6)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散热孔(3)的上侧设置有紧定螺钉(4),所述接线保护壳(12)的左侧靠近散热孔(3)的右侧设置有输出模块(5),所述输出模块(5)的左侧靠近接线保护壳(12)的下侧设置有输出正接线端子(15),所述输出正接线端子(15)的右侧设置有输出负接线端子(14),所述输出模块(5)的右侧靠近接线保护壳(1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电源接线端子(13),所述电源接线端子(13)的上侧设置有指示灯(7),所述接线保护壳(12)的中间位置处靠近电源接线端子(13)的右侧设置有输入模块(8),所述输入模块(8)的左侧靠近电源接线端子(13)的下侧设置有输入负接线端子(11),所述输入负接线端子(11)的右侧设置有输入正接线端子(10),所述散热孔(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冷却水管(9),所述冷却水管(9)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功能模块(23),所述冷却水管(9)的外侧靠近转换器底座(2)的内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散热扇(24),所述散热扇(24)的外侧靠近转换器底座(2)的上侧设置有圆形螺栓孔(16),所述圆形螺栓孔(16)的下侧靠近转换器底座(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椭圆形螺栓孔(17),所述功能模块(23)的下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储蓄电池(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真平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先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