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边晓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手机电池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45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手机电池连接结构,包括电池和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电芯及FPC组件,所述FPC组件在电芯上方平行设置,FPC组件与电芯端部相对的一面与电芯引脚焊接,另一面上焊有电路元件,所述电芯通过电芯支架与后壳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消电池PCB板,将电路元件装在FPC组件上,电芯直接与FPC组件焊接,FPC组件为薄板型,与电芯平行放置,节约电池总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手机电池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手机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新型手机电池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智能手机的电池与机壳用易拉胶连接,整个手机装配如图1所示:TP-LCD组件4、前壳5、(PCB主板6、电池1)、易拉胶2、后壳3依次从前至后连接。如图2-3所示,电池1通过易拉胶2粘接在后壳3上,易拉胶2弯折的端部为拉手。现有的手机电池1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电芯1.1、电池PCB板1.2、电池FPC板1.3、连接器1.4,电池PCB板1.2平行连接在电芯1.1端部,电池PCB板1.2的宽度(沿电池长度方向)用来焊接电芯引脚7以及电路元件1.5,电池FPC板1.3通过连接器1.4与电池PCB板1.2连接。因此,电池PCB板1.2的宽度(沿电池长度方向距离d),造成电池有效长度的损失,浪费了电芯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小电池PCB板宽度、增大电池容量、保证电池与机壳稳定连接的新型手机电池连接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手机电池连接结构,包括电池和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电芯及薄板型FPC组件,所述FPC组件在电芯上方平行设置,FPC组件与电芯端部相对的一面与电芯引脚焊接,另一面上焊有电路元件,所述电芯通过电芯支架与后壳间连接。优选的,所述电芯支架为与电芯四周形状对应的框型支架,所述电芯四周与框型支架间点胶连接,所述框型支架上端与FPC组件间粘接。进一步的,所述电芯与后壳间设有易拉胶。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电芯下方的天线支架,所述天线支架与框型支架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电芯支架为与电芯上端形状对应的单边支架,所述单边支架位于电芯与FPC组件间并分别与电芯、FPC组件粘接。进一步的,所述电芯与后壳间设有易拉胶。优选的,所述电芯支架为与电芯形状对应、前面封闭的盒型支架。进一步的,前壳上开有与盒型支架对应的支架孔。优选的,所述电芯支架上设有供电芯引脚穿过的凹槽,所述电芯支架周围设置装配脚与后壳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取消电池PCB板,将电路元件装在FPC组件上,电芯直接与FPC组件焊接,FPC组件为薄板型,与电芯平行放置,节约电池总长度。2.增加电芯支架,电芯通过电芯支架与手机壳体连接,使电池组件与手机壳体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3.当电芯支架为盒型时,去掉前壳上的TP-LCD组件与电池组件之间的一部分隔板,因为隔板通常比盒子的材料厚度更厚,所以去掉隔板后,会富余出一部分空间,可把电池容量做大或者把手机做薄。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手机装配零件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电池与后盖装配零件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电池与后盖装配后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电池结构示意图图5为FPC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框型支架结构示意图图7为框型支架、FPC组件、电芯装配零件图图8为框型支架、FPC组件、电芯装配后示意图图9为天线支架结构示意图图10为单边支架主视图(前后方向)图11为单边支架俯视图(上下方向)图12为单边支架、FPC组件、电芯装配零件图图13为单边支架、FPC组件、电芯装配后示意图图14为盒型支架结构示意图图15为前壳结构示意图图16为前壳、盒型支架、电芯装配后局部剖面图(沿前后方向剖)其中:1-电池2-易拉胶3-后壳4-TP-LCD组件5-前壳6-PCB主板7.电芯引脚8.电芯支架1.1-电芯1.2-电池PCB板1.3-FPC板1.4-连接器1.5-电路元件1.6-FPC组件8.1-框型支架8.2-单边支架8.3-盒型支架8.4-凹槽9-装配脚10-天线支架11-支架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为现有的手机装配示意图,已在
技术介绍
中作了详细说明,于此不再赘述,图1中前壳5、后壳3分别位于电池1的前后方,PCB主板6位于电池1上方。实施例1本实施提供的新型手机电池连接结构,包括电池1和后壳3,电池1包括电芯1.1及FPC组件1.6,FPC组件1.6在电芯1.1上方平行设置,如图5所示,FPC组件1.6为厚度较小的薄片状,厚度方向即为手机的长度方向(即手机上下方向),FPC组件1.6与电芯1.1端部相对的一面与电芯引脚7焊接,另一面上焊有电路元件1.5,电芯1.1通过电芯支架8与后壳3间连接。本实施例中前后上下方位与图1中相同。如图6所示,电芯支架8为与电芯1.1四周形状对应的方形框型支架8.1,框型支架8.1上设有与后壳3连接的装配脚9,本实施例中多个装配脚9位于框型支架8.1上下两端,沿手机宽度方向布置。电芯1.1四周与框型支架8.1间点胶连接,如图7-8所示,框型支架8.1上端与FPC组件1.6间粘接。框型支架8.1上端设有供电芯引脚7穿过的凹槽8.4,位于电芯1.1上端的电芯引脚7穿过凹槽8.4与FPC组件1.6焊接,电芯1.1与后壳3间可以继续设置易拉胶2加强与后盖3的连接强度,也可单靠框型支架8.1与后壳3连接。如图9所示,位于电芯1.1下方设有天线支架10,天线支架10与框型支架8.1一体成型。实施例2本实施提供的新型手机电池连接结构,包括电池1和后壳3,电池1包括电芯1.1及FPC组件1.6,电芯1.1、电芯引脚7及FPC组件1.6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如图10-11所示,电芯支架8为与电芯1.1上端形状对应的单边支架8.2,单边支架8.2为长条薄片状,厚度方向即为手机的长度方向,长度方向即为手机的宽度方向,单边支架8.2上设有与后壳3连接的装配脚9,本实施例中多个装配脚9位于单边支架8.2上,沿手机宽度方向布置。如图12-13所示,单边支架8.2位于电芯1.1与FPC组件1.6间并分别与电芯1.1、FPC组件1.6粘接。单边支架8.2上设有供电芯引脚7穿过的凹槽8.4,位于电芯1.1上端的电芯引脚7穿过凹槽8.4与FPC组件1.6焊接。电芯1.1与后壳3间可以继续设置易拉胶2加强与后盖3的连接强度,也可单靠单边支架8.2与后壳3连接。实施例3本实施提供的新型手机电池连接结构,包括电池1和后壳3,电池1包括电芯1.1及FPC组件1.6,电芯1.1、电芯引脚7及FPC组件1.6与实施例1相同。如图14所示,电芯支架8为与电芯1.1形状对应、前面封闭的盒型支架8.3,盒型支架8.3上设有与后壳3连接的装配脚9,装配脚9既可以与盒型支架8.3一起拉伸做出,也可以直接焊接到盒型支架8.3上。盒型支架8.3与电芯1.1用胶水连接。如图15-16所示,前壳5上开有与盒型支架8.3形状对应的支架孔11。盒型支架8.3上端设有供电芯引脚7穿过的凹槽8.4,位于电芯1.1上端的电芯引脚7穿过凹槽8.4与FPC组件1.6焊接。前壳5通常比盒型支架8.3的材料厚度更厚,所以开设支架孔11,会富余出一部分厚度空间,可把电池容量做大或者把手机做薄。上述实施例1-3中,电芯支架8可直接通过螺栓穿过装配脚9安装在后壳3上,或者通过螺栓穿过装配脚9以及PCB主板6安装在后壳3上,此时PCB主板6做局部避让,避让FPC组件1.6上的电路元件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手机电池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手机电池连接结构,包括电池(1)和后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包括电芯(1.1)及薄板型FPC组件(1.6),所述FPC组件(1.6)在电芯(1.1)上方平行设置,FPC组件(1.6)与电芯(1.1)端部相对的一面与电芯引脚(7)焊接,另一面上焊有电路元件(1.5),所述电芯(1.1)通过电芯支架(8)与后壳(3)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手机电池连接结构,包括电池(1)和后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包括电芯(1.1)及薄板型FPC组件(1.6),所述FPC组件(1.6)在电芯(1.1)上方平行设置,FPC组件(1.6)与电芯(1.1)端部相对的一面与电芯引脚(7)焊接,另一面上焊有电路元件(1.5),所述电芯(1.1)通过电芯支架(8)与后壳(3)间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机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8)为与电芯(1.1)四周形状对应的框型支架(8.1),所述电芯(1.1)四周与框型支架(8.1)间点胶连接,所述框型支架(8.1)上端与FPC组件(1.6)间粘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手机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1)与后壳(3)间设有易拉胶(2)。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手机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电芯(1.1)下方的天线支架(10),所述天线支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晓星
申请(专利权)人:边晓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