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池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2452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组件和安装组件,所述容纳组件包括至少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一端的底面设有缺口、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桩;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缺口处的U形迂回弹性部分和与U形迂回弹性部分另一端连接的按压部分,且所述U形迂回弹性部分与设置于电池上的扣槽卡扣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池固定装置便于拆卸、结构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池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池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为使其使用不受外部电源限制,常在此类电子设备中设置电池;对其他一些电子设备,为防止电源出现突发故障,也设置有电池,因此通常需要在电子设备上设置电池安装部位以安装电池,而各种电子设备中电池的电池固定机构也各不相同。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电池固定装置仅一个方向上固定、接触电池,例如利用滑动卡扣、弹簧挤压等方式,拆卸与固定方式单一,若固定组件受损,通常导致无法固定或者拆卸,结构可靠性差。申请号为200810305352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一种电池固定装置,通过电子设备上的电池容置部及固定电池的固定组件,电池容置部侧壁上开设有容置固定组件的收容槽,电池容置部的底壁上设有第一配合部,电池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配合部,固定组件可滑动地设于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这种固定方式依赖固定组件的滑动,仅能单一方向控制电池的安装与解除锁定,固定组件滑动容易受阻,可靠性差,操作复杂,而且取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结构可靠性高的电池固定装置。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组件和安装组件,所述容纳组件包括至少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一端的底面设有缺口、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桩;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缺口处的U形迂回弹性部分和与U形迂回弹性部分另一端连接的按压部分,且所述U形迂回弹性部分与设置于电池上的扣槽卡扣配合。U形迂回弹性部分现有技术材料中的弹性材料,例如塑料。电池为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电池上设置扣槽为现有技术的设置方法。固定时,电池通过扣槽与U形迂回弹性部分卡扣连接,容纳槽另一端设有固定桩,从而将电池固定在容纳槽中;U形迂回弹性部分一端与容纳槽缺口连接,另一端与按压部分连接。拆卸时,对按压部分施加向内或者向下的力,按压部分驱使U形迂回弹性部分发生收缩,从而解除对电池的锁定。通过U形迂回弹性部分改进,只要能对按压部分产生向内或者向下的分力,即可解除固定装置对电池的锁定,操作简单,多个方向均能从固定装置中拆卸电池,不同于现有技术依赖单一方向的解除,结构可靠性高。优选的,所述U形迂回弹性部分对应于所述按压部分一侧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U形迂回弹性部分与扣槽卡扣配合时,U形迂回弹性部分外壁设置的卡扣,增强U形迂回弹性部分与扣槽配合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U形迂回弹性部分与所述容纳槽的底面呈垂直设置。U形迂回弹性部分与容纳槽的底面呈垂直设置,便于电池在竖直方向上通过扣槽直接与U形迂回弹性部分卡扣配合,相对于其他角度的安装方式,U形迂回弹性部分与容纳槽的底面连接处不产生应力形变,不易产生断裂。优选的,容纳槽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一端与所述容纳槽底面连接、另一端向容纳槽的容腔形成弹性倾斜。容纳槽底面设置弹性复位机构,弹性复位机构自由端相对容纳槽底面上下运动,电池固定时,弹性复位机构受力压缩,拆卸时,按压部分受力解除U形迂回弹性部分对电池的锁定,弹性复位机构恢复,将电池往上弹起,使电池部分外露在容纳槽外,拿取即可实现固定装置与电池的分离,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将电池从容纳槽中抠出。优选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偶数个,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以所述容纳槽底面纵向中线为轴对称分布。容纳槽底面开口一端与到与固定桩方向为纵向。弹性复位机构为偶数个,以底面纵向中线为轴对称分布,保证电池在解除锁定时,在中线两侧受力平衡,不会发生偏转,导致电池难以弹起。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弹簧。弹性复位机构采用弹簧,加工方便,结构简单。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弹片,所述弹片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容纳槽设有开口的侧面。采用开口朝向设有开口的容纳槽侧面的弹性复位机构,保证解除电池锁定时,电池的弹出部分与固定桩的设置方向相反,使电池顺利弹出。更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的底面设有收纳槽,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一端嵌接于收纳槽的一边、另一端受力压迫时可嵌入所述收纳槽中。电池锁定在固定装置中,弹片受挤压,收纳在收纳槽中,防止由于底部有弹片凸起,挤压电池,导致电池受损。优选的,所述U形弹性迂回部分的底部中间设有通孔。迂回部的U形开口一端为头部,没有开口一端为底部。U形迂回弹性部分与电池卡扣连接,U形迂回弹性部分的底部为变形部分,U形迂回弹性部分底部中间设置通孔,减少U形迂回弹性部分底部变形部分的面积,解除对电池的锁定时,相对于不设通孔的U形迂回弹性部分,使用较小的力即可使U形迂回弹性部分底部发生形变收缩,U形迂回弹性部分退出电池的扣槽,解除锁定,拆卸更加简单。优选的,所述按压部分为L形板状。L形的按压部分,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往下或者往内按压均有受力面,拆卸时,便于施力。优选的,所述按压部分通过安装板与所述U形迂回弹性部分相连,所述安装板为开口向上的弧形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迂回部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设置开口向上的弧形安装板连接U形迂回弹性部分与按压部分,拆卸时,按压部分受力,通过弧形安装板将载荷力传到U形迂回弹性部分,从而驱动U形迂回弹性部分发生收缩,增加弧形安装板,有利于增强按压部分与U形迂回弹性部分连接处的负载能力,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安装板与U形迂回弹性部分连接处没有缝隙,一体成型,在受力产生形变时,同步性较好,不易发生断裂,拆卸时,结构强度大,可靠性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提供便于拆卸的电池固定装置,通过设置U形迂回弹性部分,驱动U形迂回弹性部分发生收缩,可从多个方向解除迂回部对电池的限定,使用灵活方便,能多个角度保证成功拆卸,可靠性高。2.本技术所提供便于拆卸的电池固定装置,U形迂回弹性部分外壁设置的卡扣,增强U形迂回弹性部分与扣槽配合的稳定性。3.本技术所提供便于拆卸的电池固定装置,通过在容纳槽底面设置弹性复位结构,在解除对电池限定的同时,将电池弹出,实现电池与固定装置的分离,需借助其他工具将电池从容纳槽中抠出。4.本技术所提供便于拆卸的电池固定装置,通过弧形安装板连接按压部分和U形迂回弹性部分,提高装置的载荷能力,增强结构的强度,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另外,安装板与迂回部采用一体成形结构,在受力产生形变时,同步性较好,不易发生断裂,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电池固定装置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1的电池结构图;图3为实施例2的电池固定装置结构图;图4为实施例4的电池固定装置结构图;图5为实施例4的电池固定装置俯视图;图6为实施例5的电池固定装置结构图;图7为实施例6的电池固定装置结构图;图8为实施例7的电池固定装置俯视图。10-电池;101-扣槽;20-容纳槽;30-固定桩;401-U形迂回弹性部分;402-卡扣;403-通孔;50-按压部分;60-弹簧;701-弹片;702-收纳槽;80-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池固定装置,包括容纳组件和安装组件,容纳组件包括一个容纳槽20,容纳槽20一端的底面设有缺口、另一端设有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池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组件和安装组件,所述容纳组件包括至少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一端的底面设有缺口、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桩;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缺口处的U形迂回弹性部分和与U形迂回弹性部分另一端连接的按压部分,且所述U形迂回弹性部分与设置于电池上的扣槽卡扣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组件和安装组件,所述容纳组件包括至少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一端的底面设有缺口、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桩;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缺口处的U形迂回弹性部分和与U形迂回弹性部分另一端连接的按压部分,且所述U形迂回弹性部分与设置于电池上的扣槽卡扣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拆卸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迂回弹性部分对应于所述按压部分一侧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拆卸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迂回弹性部分与所述容纳槽的底面呈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便于拆卸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一端与所述容纳槽底面连接、另一端向容纳槽的容腔形成弹性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便于拆卸的电池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新向啟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忠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