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070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制热循环回路和化霜支路。制热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化霜支路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与排气口连通,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回气口连通,第一换热器与位于室外换热器上游的、且适于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器,通过设置化霜支路,可以利用压缩机排出的部分高温冷却介质与室外换热器上游的低温冷却介质进行热量交换,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内冷却介质的温度,由此,延缓冰消除了室外换热器的结霜,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工作性能。

Air condition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 conditioner. The air conditioner consists of a heating cycle circuit and defrosting branch. The heat cycle circuit includes a compressor, an outdoor heat exchanger and an indoor heat exchanger. The compressor is equipped with an exhaust port and return port, the defrosting branch comprises a first heat exchanger, the heat exchang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exhaust port,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air return opening connected, first heat exchanger and is located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outdoor heat exchanger, and is suitable for pipeline for cooling medium flow heat exchanger. According to the air conditioner of the utility model, by setting the defrosting branch, heat exchange can use the compressor discharge part of the cooling medium high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r upstream and outdoor low temperature cooling medium, thereby improving the outdoor heat exchanger in cooling medium temperature, thus delaying the ice to eliminate the frosting of outdoor heat exchanger, thereby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heat transfer of the outdoor heat exchanger, thus improving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发展,对空调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室外机换热器由于持续蒸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在蒸发器的表面会出现结霜情况。当结霜达到一定的厚度时会影响空调的制热效果,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化霜、除霜工作。相关技术中,采用加大室外机换热器、加大室外机换热器侧风量、增加系统冷媒充注量等方式来进行,这样的做法往往会造成成本的提高,不符合产品经济节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结构简单、换热效果好的优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制热循环回路,所述制热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口连通;和化霜支路,所述化霜支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之间,所述化霜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口连通,所述化霜支路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与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上游的、且适于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化霜支路,可以利用压缩机排出的部分高温冷却介质与室外换热器上游的低温冷却介质进行热量交换,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内冷却介质的温度,由此,延缓冰消除了室外换热器的结霜,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工作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化霜支路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回气口之间。由此,可以起到降温、减压的作用,从而可以降低化霜支路中的冷却介质汇入到热循环回路时产生的冲击干扰,有利于空调器的稳定运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为毛细管。由此,便于第一节流元件的加工制造,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霜支路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化霜支路通断的控制阀。由此,可以利用控制阀控制化霜支路的通断。可选地,所述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设在所述回气口的上游,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由此,通过设置气液分离器可以防止从回气口中返回至压缩机的冷却介质存在较多的液体冷却介质,而造成压缩机的液击,影响压缩机的正常工作甚至损坏压缩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化霜支路还包括:热量回收件,所述热量回收件绕设在所述压缩机上,所述热量回收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热量回收件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上游且与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由此,可以使压缩机的工作热量得到利用,有利于空调器的节能减耗,并进一步提高了化霜支路的热量交换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由此,有利于提高化霜支路的换热效果。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连通;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具有第一室外端口和第二室外端口,所述第一室外端口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第一室内端口和第二室外端口,所述第一室内端口与所述第二室外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室内端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化霜支路,所述化霜支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第一阀口之间,所述化霜支路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四阀口和所述回气口之间,所述化霜支路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用于控制所述化霜支路通断的控制阀,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且所述第一换热器靠近所述第二室外端口,且所述第一换热器与靠近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所述第二室外端口处的、且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当所述空调器制冷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所述化霜支路断开;当所述空调器制热、且无需化霜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所述化霜支路断开;当所述空调器需要化霜时,所述化霜支路连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化霜支路,可以利用压缩机排出的部分高温冷却介质与室外换热器上游的低温冷却介质进行热量交换,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内冷却介质的温度,由此,延缓冰消除了室外换热器的结霜,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工作性能。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霜支路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回气口之间。由此,便于第一节流元件的加工制造,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化霜支路还包括:热量回收件,所述热量回收件绕设在所述压缩机上,所述热量回收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热量回收件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上游且与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由此,可以使压缩机的工作热量得到利用,有利于空调器的节能减耗,并进一步提高了化霜支路的热量交换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由此,有利于提高化霜支路的换热效果。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制冷工作模式,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冷却介质流动方向,其中虚线所示的化霜支路处于断开状态;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制热工作模式,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制冷工作模式,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冷却介质流动方向,其中虚线所示的化霜支路处于断开状态;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制冷工作模式,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冷却介质流动方向。附图标记:空调器100,压缩机10,排气口110,回气口120,室外换热器20,第一室外端口210,第二室外端口220,室内换热器30,第一室内端口310,第二室内端口320,化霜支路40,第一节流元件410,控制阀420,热量回收件430,第一换热器440,第二换热器450,换向组件50,第一阀口510,第二阀口520,第三阀口530,第四阀口540,气液分离器6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热循环回路,所述制热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口连通;和化霜支路,所述化霜支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之间,所述化霜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口连通,所述化霜支路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与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上游的、且适于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热循环回路,所述制热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口连通;和化霜支路,所述化霜支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之间,所述化霜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口连通,所述化霜支路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与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上游的、且适于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霜支路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回气口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为毛细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霜支路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化霜支路通断的控制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设在所述回气口的上游,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霜支路还包括:热量回收件,所述热量回收件绕设在所述压缩机上,所述热量回收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热量回收件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上游且与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孔祥许永锋梁伯启李洪生卢健洪邵亚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