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房用废水处理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967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房用废水处理管,属于楼房废水处理领域。一种楼房用废水处理管,包括清水主管和净化管,所述清水主管穿插于上楼层、中楼层和下楼层右侧,所述上楼层、中楼层和下楼层均连接有废水排水管,所述废水排水管上连接有流量计。它可以实现上楼层中废水通过废水主管进入中楼层中的净化管,净化管通过翻转过滤网层、翻转海绵过滤网层、翻转无机滤膜层和中空纤维渗透膜有效的过滤净化废水,净化程度不同的水分别通过马桶冲洗连接管和浇花连接管再次利用,净化的水通过出水管进入清水主管并排走,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并利用冲洗管将储存的清水用于对净水管中的过滤层进行反冲洗,同时再次利用处理后的清水,节约水资源。

Waste water treatment pipe for build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stewater treatment pipe for buildings,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Waste water treatment pipe of a building, including water purification and charge pipe, the water head on the floor, interspersed in the floor and the floor under the right, on the floor, floors and floor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waste water drainage pipe, the drainag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flow meter. It can be achieved on the floor in the waste water purifying pipe into the executive floor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pipe by turning the filter layer, network layer, flip flip sponge filter layer and inorganic membrane hollow fiber membrane filtration effective in purifying wastewater, different water purification degree don't through the toilet flushing connection pipe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watering again the purified water through the water outlet pipe into the water head walk together, effectively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use of stored water for flushing pipe to wash the filter net in the water pipe, and re-use of treated water, conserv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房用废水处理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楼房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楼房用废水处理管。
技术介绍
楼房中居住着大量的居民,生活废水非常多,楼层中的管道设计时,马桶粪便用管道与生活废水用管道多是通过不同的管道排出,楼层居民的生活废水多是直接排进废水主管,从废水主管中直接输送排出,一方面排出的废水会污染下水道,另一方面大量的废水直接排走,不能有效的利用水资源,浪费大量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方面排出的废水会污染下水道,另一方面大量的废水直接排走,不能有效的利用水资源,浪费大量的水资源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房用废水处理管,它可以实现有效的避免污染下水道,且能够有效的利用水资源,节约的水资源。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楼房用废水处理管,包括清水主管和净化管,所述清水主管穿插于上楼层、中楼层和下楼层右侧,所述上楼层、中楼层和下楼层均连接有废水排水管,所述废水排水管上连接有流量计,所述上楼层上的废水排水管下端置于中楼层的上部,所述净化管上端与废水排水管固定相连,所述净化管上端右侧通过冲洗连接管连接有清水储存桶,所述冲洗连接管上连接有冲洗电磁阀门,所述清水储存桶上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清水储存桶的一端与清水主管相连,所述净化管上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转轴连接有翻转过滤网层,且翻转过滤网层位于净化管中,所述第二电磁阀转轴连接有翻转海绵过滤层,且翻转海绵过滤层位于净化管中,所述第三电磁阀转轴连接有无机滤膜层,且无机滤膜层位于净化管中,所述净化管上连接有马桶冲洗连接管和浇花连接管,所述马桶冲洗连接管位于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之间,所述浇花连接管位于第二电磁阀与第三电磁阀之间,所述净化管下端内部倾斜固定连接有中空纤维渗透膜,所述净化管下端右侧连接有排杂管,且排杂管位于中空纤维渗透膜的低端右侧,所述排杂管远离净化管的一端连接在马桶废便排放主管上,所述排杂管上连接有排杂电磁阀门,所述净化管清水出口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与清水主管相连,所述净化管上连接有控制主机,所述流量计、冲洗电磁阀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排杂电磁阀门均与控制主机电性相连,上楼层中废水通过废水主管进入中楼层中的净化管,净化管通过翻转过滤网层、翻转海绵过滤网层、翻转无机滤膜层和中空纤维渗透膜有效的过滤净化废水,净化程度不同的水分别通过马桶冲洗连接管和浇花连接管再次利用,节约水资源,净化的水通过出水管进入清水主管并排走,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清水主管中的清水部分进入清水储存桶中,并利用冲洗管将储存的清水用于对净水管中的过滤层进行反冲洗,提高净化管的净水效果,同时再次利用处理后的清水,有效的避免污染下水道,且能够有效的利用水资源,节约的水资源。优选地,所述净化管上端左侧通过缓冲管连接有缓冲水箱,且缓冲水箱位于清水储存桶上方,所述缓冲管上连接有缓冲电磁阀门,且缓冲电磁阀门与控制主机电性相连,水流量较大时,缓冲水箱有效的缓冲废水,确保净化管的净化效果。优选地,所述进水管、马桶冲洗连接管、浇花连接管和出水管上均连接有单向电磁阀门,且单向电磁阀门与控制主机电性相连,单向阀门有效的避免水倒流。优选地,所述翻转过滤网层由第一翻转外壳和不锈钢过滤网组成,且不锈钢过滤网固定连接在第一翻转外壳上,所述翻转海绵过滤层由第二翻转外壳和活性炭吸附海绵组成,且活性炭吸附海绵固定连接在第二翻转外壳上,所述无机滤膜层由第三翻转外壳和无机陶瓷滤膜组成,且无机陶瓷滤膜固定连接在第三翻转外壳上,通过翻转外壳便于翻转各个过滤层,从而便于进行反冲洗。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转外壳、第二翻转外壳和第三翻转外壳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垫,弹性垫防止废水侧漏,确保净水效果。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的上楼层中废水通过废水主管进入中楼层中的净化管,净化管通过翻转过滤网层、翻转海绵过滤网层、翻转无机滤膜层和中空纤维渗透膜有效的过滤净化废水,净化程度不同的水分别通过马桶冲洗连接管和浇花连接管再次利用,节约水资源,净化的水通过出水管进入清水主管并排走,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清水主管中的清水部分进入清水储存桶中,并利用冲洗管将储存的清水用于对净水管中的过滤层进行反冲洗,提高净化管的净水效果,同时再次利用处理后的清水,有效的避免污染下水道,且能够有效的利用水资源,节约的水资源。(2)水流量较大时,缓冲水箱有效的缓冲废水,确保净化管的净化效果。(3)单向阀门有效的避免水倒流。(4)通过翻转外壳便于翻转各个过滤层,从而便于进行反冲洗。(5)弹性垫防止废水侧漏,确保净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净化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右视图;图6为图5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电磁阀与翻转过滤网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电磁阀与翻转海绵过滤网层连接结构示意图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电磁阀与翻转无机滤膜层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上楼层、2中楼层、3下楼层、4清水主管、5马桶废便排放主管、6废水主管、7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净化管、10第三电磁阀、11中空纤维渗透膜、12排杂管、13排杂电磁阀门、14翻转无机滤膜层、15翻转海绵过滤网层、16控制主机、17翻转过滤网层、18第一翻转外壳、19不锈钢过滤网、20弹性垫、21第二翻转外壳、22活性炭吸附海绵、23第三翻转外壳、24无机陶瓷滤膜、25缓冲水箱、26缓冲管、27进水管、28清水储存桶、29冲洗管、30出水管、31浇花连接管、32马桶冲洗连接管、33冲洗电磁阀门、34流量计、35缓冲电磁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9,一种楼房用废水处理管,包括清水主管4和净化管9,清水主管4穿插于上楼层1、中楼层2和下楼层3右侧,上楼层1、中楼层2和下楼层3均连接有废水排水管6,废水排水管6上连接有流量计34,上楼层1上的废水排水管6下端置于中楼层2的上部,净化管9上端与废水排水管6固定相连,净化管9上端右侧通过冲洗连接管29连接有清水储存桶28,冲洗连接管29上连接有冲洗电磁阀门33,清水储存桶28上端连接有进水管27,进水管27远离清水储存桶28的一端与清水主管4相连,净化管9上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和第三电磁阀10,第一电磁阀7转轴连接有翻转过滤网层17,且翻转过滤网层17位于净化管9中,第二电磁阀8转轴连接有翻转海绵过滤层15,且翻转海绵过滤层15位于净化管9中,第三电磁阀10转轴连接有无机滤膜层14,且无机滤膜层14位于净化管9中,净化管9上连接有马桶冲洗连接管32和浇花连接管31,马桶冲洗连接管32位于第一电磁阀7与第二电磁阀8之间,浇花连接管31位于第二电磁阀8与第三电磁阀10之间,净化管9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楼房用废水处理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房用废水处理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水主管(4)和净化管(9),所述清水主管(4)穿插于上楼层(1)、中楼层(2)和下楼层(3)右侧,所述上楼层(1)、中楼层(2)和下楼层(3)均连接有废水排水管(6),所述废水排水管(6)上连接有流量计(34),所述上楼层(1)上的废水排水管(6)下端置于中楼层(2)的上部,所述净化管(9)上端与废水排水管(6)固定相连,所述净化管(9)上端右侧通过冲洗连接管(29)连接有清水储存桶(28),所述冲洗连接管(29)上连接有冲洗电磁阀门(33),所述清水储存桶(28)上端连接有进水管(27),所述进水管(27)远离清水储存桶(28)的一端与清水主管(4)相连,所述净化管(9)上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和第三电磁阀(10),所述第一电磁阀(7)转轴连接有翻转过滤网层(17),且翻转过滤网层(17)位于净化管(9)中,所述第二电磁阀(8)转轴连接有翻转海绵过滤层(15),且翻转海绵过滤层(15)位于净化管(9)中,所述第三电磁阀(10)转轴连接有无机滤膜层(14),且无机滤膜层(14)位于净化管(9)中,所述净化管(9)上连接有马桶冲洗连接管(32)和浇花连接管(31),所述马桶冲洗连管(32)位于第一电磁阀(7)与第二电磁阀(8)之间,所述浇花连接管(31)位于第二电磁阀(8)与第三电磁阀(10)之间,所述净化管(9)下端内部倾斜固定连接有中空纤维渗透膜(11),所述净化管(9)下端右侧连接有排杂管(12),且排杂管(12)位于中空纤维渗透膜(11)的低端右侧,所述排杂管(12)远离净化管(9)的一端连接在马桶废便排放主管(15)上,所述排杂管(12)上连接有排杂电磁阀门(13),所述净化管(9)清水出口连接有出水管(30),且出水管(30)与清水主管(4)相连,所述净化管(9)上连接有控制主机(16),所述流量计(34)、冲洗电磁阀门(33)、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10)、排杂电磁阀门(13)均与控制主机(16)电性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房用废水处理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水主管(4)和净化管(9),所述清水主管(4)穿插于上楼层(1)、中楼层(2)和下楼层(3)右侧,所述上楼层(1)、中楼层(2)和下楼层(3)均连接有废水排水管(6),所述废水排水管(6)上连接有流量计(34),所述上楼层(1)上的废水排水管(6)下端置于中楼层(2)的上部,所述净化管(9)上端与废水排水管(6)固定相连,所述净化管(9)上端右侧通过冲洗连接管(29)连接有清水储存桶(28),所述冲洗连接管(29)上连接有冲洗电磁阀门(33),所述清水储存桶(28)上端连接有进水管(27),所述进水管(27)远离清水储存桶(28)的一端与清水主管(4)相连,所述净化管(9)上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和第三电磁阀(10),所述第一电磁阀(7)转轴连接有翻转过滤网层(17),且翻转过滤网层(17)位于净化管(9)中,所述第二电磁阀(8)转轴连接有翻转海绵过滤层(15),且翻转海绵过滤层(15)位于净化管(9)中,所述第三电磁阀(10)转轴连接有无机滤膜层(14),且无机滤膜层(14)位于净化管(9)中,所述净化管(9)上连接有马桶冲洗连接管(32)和浇花连接管(31),所述马桶冲洗连管(32)位于第一电磁阀(7)与第二电磁阀(8)之间,所述浇花连接管(31)位于第二电磁阀(8)与第三电磁阀(10)之间,所述净化管(9)下端内部倾斜固定连接有中空纤维渗透膜(11),所述净化管(9)下端右侧连接有排杂管(12),且排杂管(12)位于中空纤维渗透膜(11)的低端右侧,所述排杂管(12)远离净化管(9)的一端连接在马桶废便排放主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浩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合益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