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多孔海绵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1447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多孔海绵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泡沫体的制备、备料、搅拌混合充分后获得泡孔均匀的海绵泡沫浆料;搅拌采用无沙搅拌工艺,此工艺主要为成型的生态多孔混凝土制造更多的空隙,在搅拌过程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入了生态多孔混凝土专用胶结剂。现有混凝土搅拌必须加入细沙才能达到指定标号要求,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搅拌工艺在无沙的情况下加入生态多孔混凝土专用胶结剂后同样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指定标号要求;适量的海绵颗粒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吸水性和保水性,短切碳纤维、镀铜钢纤维、木质素、混凝土膨胀剂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寒性能、稳定性能以及耐久性能。

Preparation method of green porous sponge ecological concre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a porous sponge green ecological concret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foam preparation, material preparation, mixing fully obtained foam sponge foam slurry stirring evenly; the sand mixing process, this process is mainly manufacturing more space ecological porous shape of the concrete mix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with special ecological porous cement concrete agent. The existing concrete mixing san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pecified label must be added, and the mixing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in sand by adding porous cement concrete special ecological agent can reach or exceed the specified label requirements; the amount of sponge particles can improve water absorption and water retention of concrete, short carbon fiber, copper plating steel fiber, lignin, concrete expansion agent interaction, help to improve the cold resistance of concrete performance,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多孔海绵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绿色多孔海绵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目前,城市建设用普通混凝土主要由水、水泥、砂(细骨料)、石子(粗骨料)四种基本材料组成,这种混凝土不具有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功能,不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多孔海绵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多孔海绵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泡沫体的制备:采用物理发泡技术,将泡沫剂稀释后通过泡沫发生器将其制成含有空气的无数气泡体,作为制备海绵泡沫混凝土的泡沫体;(2)备料:将水泥100~150份、碎石20~36份、水45~60份、短切碳纤维10~15份、镀铜钢纤维0.5~0.8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2.5份、木质素18~30份、胶结剂15~26份、混凝土膨胀剂16~24份、海绵颗粒15-25份、填料22~48份按组分配比称取原材料;(3)搅拌:将水泥、碎石、水、短切碳纤维、镀铜钢纤维、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混凝土膨胀剂、海绵颗粒、填料依次放入搅拌器内,并采用无沙搅拌工艺进行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胶结剂和彩色染料制成料浆;(4)将步骤(1)获得的泡沫体和步骤(3)得到的料浆进行搅拌,混合充分后获得泡孔均匀的海绵泡沫浆料;(5)铺摊,对搅拌后的混合液进行铺摊后得到半成品;(6)收光,对铺摊完成的半成品进行机械收光后得到生态多孔混凝土,采用机械收光使得该生态多孔混凝土有更高的空隙率。较佳地,所述胶结剂的性能为含固量40-50%,延伸率大于等于150%,极限拉伸强度大于等于1MPa。较佳地,所述混凝土膨胀剂包括SY-T复合纤维抗裂机、SY-K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CAL纤维复合型四元膨胀剂中的至少两种。较佳地,所述填料包括硅粉、石英砂和石灰石。较佳地,所述碎石的粒径为8-22mm。较佳地,所述水泥为标号为52.5的硅酸盐水泥。较佳地,所述泡沫剂选自烷基磺酸酯、烷基醚磺酸酯、羟烷基醚磺酸酯、α-烯烃磺酸酯、烷基苯磺酸酯、烷基硫酸酯、烷基醚硫酸酯、羟烷基醚硫酸酯、α-烯烃硫酸酯和烷基苯硫酸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较佳地,所述混合的温度为20-30℃。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多孔海绵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搅拌采用无沙搅拌工艺,此工艺主要为成型的生态多孔混凝土制造更多的空隙,在搅拌过程中本专利技术加入了生态多孔混凝土专用胶结剂。现有混凝土搅拌必须加入细沙才能达到指定标号要求,而本专利技术的搅拌工艺在无沙的情况下加入生态多孔混凝土专用胶结剂后同样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指定标号要求;短切碳纤维、镀铜钢纤维、、木质素、混凝土膨胀剂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寒性能、稳定性能以及耐久性能;本制备方法得到的混凝土,抗折强度大、耐磨性高、好、抗冻性好;采用本混凝土制成的路面具有强度大、使用时间长且不易开裂的优点;本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气保水性与和谐的生物相容性,在节能环保、生态建设等方面将发挥出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能良好地应用与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混凝土路面设计与生态净化系统,将成为“海绵城市”建设中主要依托的环保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绿色多孔海绵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泡沫体的制备:采用物理发泡技术,将泡沫剂稀释后通过泡沫发生器将其制成含有空气的无数气泡体,作为制备海绵泡沫混凝土的泡沫体;(2)备料:将水泥100~150份、碎石20~36份、水45~60份、短切碳纤维10~15份、镀铜钢纤维0.5~0.8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2.5份、木质素18~30份、胶结剂15~26份、混凝土膨胀剂16~24份、海绵颗粒15-25份、填料22~48份按组分配比称取原材料;(3)搅拌:将水泥、碎石、水、短切碳纤维、镀铜钢纤维、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混凝土膨胀剂、海绵颗粒、填料依次放入搅拌器内,并采用无沙搅拌工艺进行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胶结剂和彩色染料制成料浆;(4)将步骤(1)获得的泡沫体和步骤(3)得到的料浆进行搅拌,混合充分后获得泡孔均匀的海绵泡沫浆料;(5)铺摊,对搅拌后的混合液进行铺摊后得到半成品;(6)收光,对铺摊完成的半成品进行机械收光后得到生态多孔混凝土,采用机械收光使得该多孔透水混凝土有更高的空隙率。进一步地,所述胶结剂的性能为含固量40-50%,延伸率大于等于150%,极限拉伸强度大于等于1MPa。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膨胀剂包括SY-T复合纤维抗裂机、SY-K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CAL纤维复合型四元膨胀剂中的至少两种。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包括硅粉、石英砂和石灰石。进一步地,所述碎石的粒径为8-22mm。进一步地,所述水泥为标号为52.5的硅酸盐水泥。进一步地,所述泡沫剂选自烷基磺酸酯、烷基醚磺酸酯、羟烷基醚磺酸酯、α-烯烃磺酸酯、烷基苯磺酸酯、烷基硫酸酯、烷基醚硫酸酯、羟烷基醚硫酸酯、α-烯烃硫酸酯和烷基苯硫酸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的温度为2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绿色多孔海绵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是100重量份水泥、20重量份碎石、10重量份短切碳纤维、0.5重量份镀铜钢纤维、1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8重量份木质素、16重量份混凝土膨胀剂、15份海绵颗粒、22重量份填料混合后,加45重量份水和15重量份胶结剂拌匀,经浇筑、养护制得。实施例2一种绿色多孔海绵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是150重量份水泥、36重量份碎石、15重量份短切碳纤维、0.8重量份镀铜钢纤维、2.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0重量份木质素、24重量份混凝土膨胀剂、25份海绵颗粒、48重量份填料混合后,加60重量份水和26重量份胶结剂拌匀,经浇筑、养护制得。实施例3一种绿色多孔海绵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是125重量份水泥、28重量份碎石、12.5重量份短切碳纤维、0.65重量份镀铜钢纤维、1.7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4重量份木质素、20重量份混凝土膨胀剂、20份海绵颗粒、30重量份填料混合后,加52.5重量份水和19重量份胶结剂拌匀,经浇筑、养护制得。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绿色多孔海绵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搅拌采用无沙搅拌工艺,此工艺主要为成型的生态多孔混凝土制造更多的空隙,在搅拌过程中本专利技术加入了生态多孔混凝土专用胶结剂。现有混凝土搅拌必须加入细沙才能达到指定标号要求,而本专利技术的搅拌工艺在无沙的情况下加入生态多孔混凝土专用胶结剂后同样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指定标号要求;短切碳纤维、镀铜钢纤维、、木质素、混凝土膨胀剂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寒性能、稳定性能以及耐久性能;本制备方法得到的混凝土,抗折强度大、耐磨性高、透水性好、抗冻性好;采用本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色多孔海绵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泡沫体的制备:采用物理发泡技术,将泡沫剂稀释后通过泡沫发生器将其制成含有空气的无数气泡体,作为制备海绵泡沫混凝土的泡沫体;(2)备料:将水泥100~150份、碎石20~36份、水45~60份、短切碳纤维10~15份、镀铜钢纤维0.5~0.8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2.5份、木质素18~30份、胶结剂15~26份、混凝土膨胀剂16~24份、海绵颗粒15‑25份、填料22~48份按组分配比称取原材料;(3)搅拌:将水泥、碎石、水、短切碳纤维、镀铜钢纤维、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混凝土膨胀剂、海绵颗粒、填料依次放入搅拌器内,并采用无沙搅拌工艺进行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胶结剂和彩色染料制成料浆;(4)将步骤(1)获得的泡沫体和步骤(3)得到的料浆进行搅拌,混合充分后获得泡孔均匀的海绵泡沫浆料;(5)铺摊,对搅拌后的混合液进行铺摊后得到半成品;(6)收光,对铺摊完成的半成品进行机械收光后得到生态多孔混凝土,采用机械收光使得该生态多孔混凝土有更高的空隙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多孔海绵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泡沫体的制备:采用物理发泡技术,将泡沫剂稀释后通过泡沫发生器将其制成含有空气的无数气泡体,作为制备海绵泡沫混凝土的泡沫体;(2)备料:将水泥100~150份、碎石20~36份、水45~60份、短切碳纤维10~15份、镀铜钢纤维0.5~0.8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2.5份、木质素18~30份、胶结剂15~26份、混凝土膨胀剂16~24份、海绵颗粒15-25份、填料22~48份按组分配比称取原材料;(3)搅拌:将水泥、碎石、水、短切碳纤维、镀铜钢纤维、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混凝土膨胀剂、海绵颗粒、填料依次放入搅拌器内,并采用无沙搅拌工艺进行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胶结剂和彩色染料制成料浆;(4)将步骤(1)获得的泡沫体和步骤(3)得到的料浆进行搅拌,混合充分后获得泡孔均匀的海绵泡沫浆料;(5)铺摊,对搅拌后的混合液进行铺摊后得到半成品;(6)收光,对铺摊完成的半成品进行机械收光后得到生态多孔混凝土,采用机械收光使得该生态多孔混凝土有更高的空隙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多孔海绵生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笑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