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玲玲专利>正文

用于陶瓷堆积成型的变流量式立体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98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用于陶瓷堆积成型的变流量式立体成型方法,其步骤包括,步骤一:接通电源,加热机构内的热源将位于排料管内的耗材加热至熔融态并由排料管下端部的排料孔排入挤出口外壁、环形密封块以及限料块形成的空腔内;步骤二:空腔内的熔融态耗材由第二导料孔挤压出挤出口外壁;步骤三:精度要求降低、挤出半径增大,引导块沿第一避让槽长度方向运动过程中与排料管发生相对位移;步骤四:排料管运动过程中驱动与其连接限料块沿排料管的轴线向远离挤出口外壁的方向运动并使限料块与挤出口外壁之间产生间隙,挤出半径为挤出口外壁的挤出口半径;步骤五:空腔内的熔融态耗材分别通过限料块与挤出口外壁之间的间隙、限料块的第二导料孔挤压至挤出口并由挤出口挤压至打印工作面。

Printing method of double caliber and variable flow type 3D prin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inting method of double aperture, variable flow type 3D printer, including the steps: a power supply is switched on, heat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will be located in the discharge tube heating supplies to the molten state and the discharge pip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discharge hole into the extrusion wall, an annular sealing block and the cavity formed by the material block; step two: molten supplies within the cavity by second guiding hole extrusion extrusion wall; step three: precision, reduce extrusion radius, guide and discharge pipe relative displacement along the first block in the relief groove length direction movement; step four: nesting in the process of tube motion drive connected material limiting blocks along the axis of the discharge pipe to the extrusion direction away from the outer wall and the limit between the material block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extrusion gap, extrusion radius of extrusion extrusion wall Step five: the molten material in the cavity is extruded to the extrusion port through the gap between the material block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extrusion opening, and the second guide hole of the material block, and is extruded from the extrusion outlet to the printing 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口径、变流量式3D打印机的打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机挤出口,具体涉及一种双口径、变流量式3D打印机挤出口。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现阶段3D打印机采用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成与制造产品。3D打印机挤出口用于将粘合材料由储料腔挤出至打印工作面,现有的打印机挤出口多采用固定口径并且单位时间内由挤出口挤出的粘合材料量为定值,其缺陷在于:当生产对打印的精度要求不同时,挤出口的口径与挤出量不能随之相应变化,即精度要求较高时,固定口径无法满足生产精度要求,精度要求较低时,固定口径的挤出量较小,打印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具有两种口径3D打印机挤出口并且不同口径的切换无需中断打印机的打印过程,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具有流量可控的功能并且可根据实际打印的需要调整挤出口的单位时间挤出量。一种双口径、变流量式3D打印机挤出口,其包括导料机构、驱动机构、加热机构、贮料机构,贮料机构设置有内腔并且内腔储存有用于打印工件的耗材,贮料机构底部的排料端与导料机构上部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的导料机构用于将耗材由贮料机构挤压至位于导料机构排料端下方的打印工作面,导料机构的中部设置有提供耗材熔融所需热源的加热机构,导料机构还包括控制机构、引导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安装于导料机构的底部并且可用于控制耗材的挤出口径、挤出流量,所述的引导机构设置于导料机构的中部,引导机构的引导端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并且通过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可驱动引导机构的引导端在导料方向上发生位移。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料机构包括挤出口外壁、排料管,挤出口外壁呈锥状并且设置有与挤出口外壁同轴线的内腔,排料管与贮料机构底部的排料端连通,排料管下端侧壁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排料孔并且相邻排料孔呈均匀间隔分布,排料孔上方设置有环形密封块并且环形密封块与排料管同轴,环形密封块与挤出口外壁内腔上部匹配并密封并且环形密封块可沿挤出口外壁的轴线移动,排料管下端连接有控制机构并且控制机构收纳于环形密封块与挤出口外壁形成的空腔,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限料块,限料块同轴连接于排料管的下端并且限料块呈同轴双圆台状,限料块由顶部至底部圆台半径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并且限料块下部的圆台母线与挤出口外壁的母线平行,限料块上设置有若干导料孔,所述的导料孔包括若干第一导料孔、第二导料孔,第一导料孔设置于限料块上部的圆台,第一导料孔可通过环形密封块与挤出口外壁形成的空腔与设置于排料管下端部的排料孔相接通,第二导料孔同轴设置于限料块下部圆台的底部并且第二导料孔与第一导料孔连通,挤出口外壁的底部设置有挤出口并且挤出口与挤出口外壁的内腔连通,挤出口与第二导料孔同轴并且挤出口半径与限料块下部圆台半径匹配且第二导料孔的直径小于挤出口直径,排料管中部设置有引导机构,引导机构的引导端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可驱动排料管沿自身轴线方向运动,引导机构可用于引导排料管并牵引限料块沿挤出口外壁的中心轴线方向运动,可实现挤出口外壁开口尺寸的调整。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引导机构包括设置于排料管壁部的拨块,拨块沿排料管轴线对称设置并且拨块的轴线沿排料管的径向分布,拨块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部连接;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部可推动拨块并牵引排料管沿自身轴线运动,可使限料块下部圆台与挤出口外壁由匹配状态转换为脱离状态,或使限料块下部圆台与挤出口外壁由脱离状态转换为匹配状态。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引导块,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引导块并可驱动引导块沿垂直于排列管中心轴线的方向运动,引导块上设置有与安装于排列管壁部的拨块相匹配的导轨,引导块的平移过程中可推动拨块并牵引排列管沿其中心轴线运动,排料管运动过程中驱动与其连接限料块沿排料管的轴线方向运动并调整限料块与挤出口外壁之间的间隙。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引导块上还开设有用于排料管穿过的第一避让槽,并且第一避让槽深度方向中心线垂直引导块的大面,第一避让槽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与排料管的轴线垂直,第一避让槽两侧设置有导轨并且导轨深度方向中心线垂直于排料管轴线,导轨呈倾斜设置并与拨块相匹配,且引导块沿第一避让槽长度方向移动时,导轨可推动拨块并牵引排料管沿其轴线方向运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引导块连接并且电机可提供旋转力驱动引导块平移且引导块的平移方向垂直导轨深度方向中心线。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引导块上还开设有第二避让槽,第二避让槽深度方向中心线分别垂直引导块的大面,第一避让槽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与第二避让槽长度方向中心线共线/平行,连接于电机输出轴并且与其共轴线的丝杆延伸至第二避让槽内,并且丝杆的中心轴线方向与第二避让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丝杆与设置于引导块的丝母配合,丝杆接收电机提供的旋转力并将旋转力传递至引导块,并推动引导块沿垂直于排料管的轴线方向运动。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加热机构外套接于排料管并且可对排料管内的耗材进行加热,所述的加热机构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可收纳排料管、引导块的内腔并且壳体内腔沿排料管轴线方向设置有热源。一种双口径、变流量式3D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其步骤包括:S1.限料块与挤出口外壁内壁处于匹配密封状态并且挤出半径为第二导料孔半径,接通电源,加热机构内的热源将位于排料管内的耗材加热至熔融态,熔融态的耗材由贮料机构排料端排出沿排料管的轴线向排料管的底部流动并由排料管下端部的排料孔排入挤出口外壁、环形密封块以及限料块形成的空腔内;S2.由于限料块同轴连接于排料管的下端并且限料块呈同轴双圆台状,限料块由顶部至底部圆台半径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并且限料块下部的圆台母线与挤出口外壁的母线平行,限料块上设置有若干导料孔,所述的导料孔包括若干第一导料孔、第二导料孔,第一导料孔设置于限料块上部的圆台,第一导料孔可通过环形密封块与挤出口外壁形成的空腔与设置于排料管下端部的排料孔相接通,第二导料孔同轴设置于限料块下部圆台的底部并且第二导料孔与第一导料孔连通;使得位于挤出口外壁、环形密封块以及限料块形成空腔内的熔融态耗材由第二导料孔挤压出挤出口外壁;S3.当打印精度要求降低或者挤出半径需要增大时,电机工作,电机的输出轴驱动与其连接的引导块沿垂直于排料管的中心轴线方向运动,引导块上设置有与安装于排列管壁部的拨块相匹配的导轨,引导块的平移过程中可推动拨块并牵引排列管沿其中心轴线向上运动,排料管运动过程中驱动与其连接限料块沿排料管的轴线向远离挤出口外壁的方向运动并使限料块与挤出口外壁之间产生间隙,挤出半径为挤出口外壁的挤出口半径;位于挤出口外壁、环形密封块以及限料块形成空腔内的熔融态耗材分别通过限料块与挤出口外壁之间的间隙、限料块的第二导料孔挤压至挤出口并由挤出口挤压至打印工作面。更优的,在上述步骤S1中,贮料腔外壁的环形散热片可对贮料腔内耗材进行散热,防止贮料腔内耗材受排料管的热传导并导致温度过高引起贮料腔内耗材的损坏、软化。更为完善的,在上述步骤S3中,当导轨驱动拨块向引导块底部运动并驱动排料管向挤出口外壁运动时,由于挤出口外壁通过螺纹连接件与加热机构壳体连接,并且螺纹连接件同轴套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5/201710625822.html" title="用于陶瓷堆积成型的变流量式立体成型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用于陶瓷堆积成型的变流量式立体成型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口径、变流量式3D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其步骤包括:S1.限料块与挤出口外壁内壁处于匹配密封状态并且挤出半径为第二导料孔半径,接通电源,加热机构内的热源将位于排料管内的耗材加热至熔融态,熔融态的耗材由贮料机构排料端排出沿排料管的轴线向排料管的底部流动并由排料管下端部的排料孔排入挤出口外壁、环形密封块以及限料块形成的空腔内;S2.由于限料块同轴连接于排料管的下端并且限料块呈同轴双圆台状,限料块由顶部至底部圆台半径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并且限料块下部的圆台母线与挤出口外壁的母线平行,限料块上设置有若干导料孔,所述的导料孔包括若干第一导料孔、第二导料孔,第一导料孔设置于限料块上部的圆台,第一导料孔可通过环形密封块与挤出口外壁形成的空腔与设置于排料管下端部的排料孔相接通,第二导料孔同轴设置于限料块下部圆台的底部并且第二导料孔与第一导料孔连通;使得位于挤出口外壁、环形密封块以及限料块形成空腔内的熔融态耗材由第二导料孔挤压出挤出口外壁;S3.当打印精度要求降低或者挤出半径需要增大时,电机工作,电机的输出轴驱动与其连接的引导块沿垂直于排料管的中心轴线方向运动,引导块上设置有与安装于排列管壁部的拨块相匹配的导轨,引导块的平移过程中可推动拨块并牵引排列管沿其中心轴线向上运动,排料管运动过程中驱动与其连接限料块沿排料管的轴线向远离挤出口外壁的方向运动并使限料块与挤出口外壁之间产生间隙,挤出半径为挤出口外壁的挤出口半径;位于挤出口外壁、环形密封块以及限料块形成空腔内的熔融态耗材分别通过限料块与挤出口外壁之间的间隙、限料块的第二导料孔挤压至挤出口并由挤出口挤压至打印工作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口径、变流量式3D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其步骤包括:S1.限料块与挤出口外壁内壁处于匹配密封状态并且挤出半径为第二导料孔半径,接通电源,加热机构内的热源将位于排料管内的耗材加热至熔融态,熔融态的耗材由贮料机构排料端排出沿排料管的轴线向排料管的底部流动并由排料管下端部的排料孔排入挤出口外壁、环形密封块以及限料块形成的空腔内;S2.由于限料块同轴连接于排料管的下端并且限料块呈同轴双圆台状,限料块由顶部至底部圆台半径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并且限料块下部的圆台母线与挤出口外壁的母线平行,限料块上设置有若干导料孔,所述的导料孔包括若干第一导料孔、第二导料孔,第一导料孔设置于限料块上部的圆台,第一导料孔可通过环形密封块与挤出口外壁形成的空腔与设置于排料管下端部的排料孔相接通,第二导料孔同轴设置于限料块下部圆台的底部并且第二导料孔与第一导料孔连通;使得位于挤出口外壁、环形密封块以及限料块形成空腔内的熔融态耗材由第二导料孔挤压出挤出口外壁;S3.当打印精度要求降低或者挤出半径需要增大时,电机工作,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张玲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